文/文人小哥 ——泰卦: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姤卦: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这里的“后”是什么意思?有的人看易经,可能会说,这不是很简单吗?“后”就是后来的意思。比如姤卦的大象“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意思就是“天下有风,后来发号命令,传告四方”。 虽然还算通顺,可是有没有发现,这样翻译缺少主语有没有? 于是我们再去查查“后”字。 后,hòu,司的镜像,君后也,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夏启的史官在公元前2000年根据既有汉字“司”创造的,方法就是把后者反转写,并赋予新的读音。这是因为夏王室出身于“司空”家族,是“群司”(司空、司徒、司马、司稷等)之一,为了表示子孙后代不敢与皇祖大禹比肩等列,故以“司”的镜像“后”作为自贬一级的称号。“司”有“子承父业”的意思,“后”也有同样意思,符合夏后氏“家天下”的统治理念。——百科 这样就明白了,原来,后是指后来的君主。而且放在句子中,“天下有风,后来的君主发号命令,传告四方”,这样不但通顺,而且合理的多。所以应该是正确的意思。 事实上,易经中的后,正是和易经中的先王相对应的。 —— 比卦: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 观卦: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先王,就是先代君王;后,是后代君主。 这两者一是有时间上的区别。这点可以从百科上看出,以夏启为分界,早于启的多称先王,后代的君主称为后;二是含义略有区别。仔细阅读关于先王和后的语句,以为民治国角度出发,多说先王;以维护统治角度出发,多说后。这点也可以看出象辞作者的细微之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