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阴病(里阴证)类方证

 半癫大师 2016-10-25
  一.怎样判定太阴病

  前已论述,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谓为阳明者,即是里阳证;而谓为太阴者,即是里阴证。 主提纲: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病在里,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肠之里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临床见此特征者,即可判定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辅助提纲: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其所以不渴,即因胃中、内脏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一类温中逐寒药。又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这里提出自利不渴,以示与阳明区别。

  这里要注意,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病位同在里的阴阳相对的证。

  二.太阴病治则

  仲景对太阴病的治则论述很简明,即“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宜用温中祛寒的方法,并指出忌用下法。 这里应特别注意,经方所示,一般邪在表,病情轻而易解,病入里则病情重而病难疗,不论是阳证(阳明病)或阴证(太阴病),都易现危重症(当然也有一般的轻症)。如里阳证阳明病多见“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第212条)、“谵语、有潮热”(第215条),为大承气汤方证。又如“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第219条),为白虎汤方证,皆是里阳证已波及神志的重证,不及时治疗当危及生命。里阴证原本正气虚衰,如邪盛入里,正不胜邪,则危在旦夕。试看四逆辈皆在回阳救逆就可明了。如《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者,四逆汤主之”;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这些方证都是人体正气、阳气虚衰而邪气强盛入里,势已危及生命,治疗已不能迟疑,必须大剂回阳救逆、方可有一线生机。当然临床也常见并非危重的太阴病,而呈现慢性的、一般的里虚寒证,如小半夏汤方证、大半夏汤方证、旋覆代赭汤方证、茯苓饮方证、吴茱萸汤方证、理中汤方证、大建中汤方证、干姜附子汤方证、附子汤方证、四逆汤方证等,这些易于治疗的较轻的太阴病。而从经方的归类分证来看,太阴病多属危重,病之死多在太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亦多现太阴病。总之,仲景在太阴病所论述的方证多是急救、危重证。

  三.太阴病类方证

  1.四逆汤方证 四逆汤方: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方解〗本方主用生附子温中回阳,振兴沉衰。复用甘草缓急养液,佐以干姜温中逐饮。故治疗里寒甚见四逆、脉微弱者。此即甘草干姜汤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两方的合并证。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解读〗伤寒脉浮,法当发汗,但今见自汗出,是津液虚于外;小便数,为津液亏于内:心烦者,已显示阳明内结,脚挛急,已是津液虚渴的明征。这时虽有脉浮、心烦、微恶寒,表还未解,亦不可与桂枝汤再攻其表,若与之则重亡津液,故出现厥逆、咽中干。如激动里饮更必烦躁而吐逆,宜用甘草干姜汤治之,缓急逐饮以止烦逆。所谓以复其阳者,是指调理胃气恢复津液。若厥愈足温后,再给予芍药甘草汤,脚即当伸。若胃气不和而谵语者,可少与调胃承气汤,胃和即愈。若重发汗,又加烧针迫使大汗出者,势必虚极而陷于阴寒重证,此时必见四肢厥逆等症,但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则须用四逆汤大剂回阳。〖按〗自汗出、小便数、脚挛急,一派津液虚竭之候,即所谓此无阳也,虽表未解,亦宜桂枝加人参新加汤类,益气生津治之,不可与桂枝汤专攻其表也。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主方。〖解读〗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体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解读〗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解读〗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

  《伤寒论》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解读〗温温同愠愠,可作恶心馈闷状解。病实于胸中,气机受阻,故手足寒,而脉弦迟,现少阴病外观。上实则拒纳,故饮食入口则吐,即不饮食,其人也有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的情况。此为胸中实,宜顺其势,用瓜蒂散吐之,不可误为食入即吐的大黄甘草汤证而下之。若上证,其人只干呕而无物,亦无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的情况者,此为里有寒饮,则不可误为胸中实而吐之,宜用四逆汤以温之。〖按〗本条四逆汤温之一段,亦为少阴与太阴并病,不过本条主要是就呕之一证,为示瓜蒂散证、大黄甘草汤证和四逆汤证的鉴别法:即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虽有似瓜蒂散证,饮食入口则吐,但大黄甘草汤证并没有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的情况;至于四逆汤虽亦治呕,但不是饮食入口则吐、亦不是食已即吐,而只是干呕,亦不难分辨。

  《伤寒论》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解读〗大汗出,为精气亡于外。热不去,为邪反留于内。腹内拘急,津液虚损并兼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则宜四逆汤主之。〖按〗大汗出而热不去,已是精却邪胜之象,又复下利以至厥逆,胃气已极沉衰。此时虽有表候亦急宜救里,若误与桂枝汤以攻表,则祸变立至。

  《伤寒论》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解读〗大汗、大下利均足以亡津液、亡血液,若至血气不充于四末而厥冷者,已虚极陷于阴证,宜以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解读〗见桂枝汤方。

  《伤寒论》第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解读〗胃虚有寒则呕而脉弱,上虚不能以制下故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而见厥,更属阴寒内盛、虚阳外浮的恶候,故为难治,亦只宜四逆汤主之。〖按〗本条所述,乍看似无关于生死大证,实际不然,其关键就在身有微热见厥的“见”字上面,里阴证以至于厥,反有微热见于外,多属残阳欲息的凶候。以是可知,呕和小便利,亦非一般痰饮水气为患,大有上越下泄的虚脱情况。此时惟有以本方温中救里的一策,振起一分胃气,即有一分生机,舍此别无他法。

  《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解读〗既吐且利,又复汗出,津液亡失至速,组织枯燥,故四肢拘急,虚极转阴,故四肢厥冷,虽发热恶寒则宜舍表而救里,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解读〗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则津液亡失于上下内外。下利清谷则寒已甚于里,寒甚于内者,热常浮于外,故内寒外热。胃阳不振、津液虚竭,故脉微而欲绝,此种情况只有急于温中以滋液,以四逆汤主之。〖按〗以上两条,均述霍乱的虚脱重证,皆属津液外脱、虚寒内甚的危笃证候,乘其生机未至断灭,急以本方温中救里,胃气一振,则谷气布,津液复,还可望其得生。

  【讨论归经】本方证是典型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者。本方常用于霍乱、吐泻等急性传染病、瘟疫出现的津液虚里寒甚证,也用于一般急性病,因津液大伤出现里虚寒甚四肢厥逆,而呈现心力衰竭、循环衰竭,在古代是常用的急救方药,在现代仍有其在急救上的优越性。1926,前后,霍乱在上海大流行,章太炎用四逆汤、理中汤治疗26人,均得愈,而未亡1人,说明本方用于急性病其功不可没。

  本方也用于慢性病,如治验:孙某,男性,38岁,病历号134809,1964年4月6日初诊。1961年患无黄疸型肝炎,以后肝功能正常,但长期四肢冰冷,时有腹胀,右胁及胃脘痛。先找西医治疗无效,后求中医多方治疗,效果也不明显,审其方药多为疏肝理气之类。近来症状为腹胀,餐后明显,时胃脘及胁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热水袋焐足,但半夜常因冷而醒。查体,肝大一指,质中硬,轻微压痛,心下有振水音。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属里虚寒甚,为四逆汤方证:炙甘草10克,干姜8克,制附片15克。结果:上药服3剂,四肢冷大减,已不用热水袋焐足,仍腹胀,上方加枳壳、陈皮、党参随证加减,服3个月腹胀消。

  本方还可适证治疗疑难病,如治验:刘某,女性,50岁,1976年4月23日初诊。近1个月来食则昏冒,甚至休克,下肢瘦弱不能站立,静卧少许时可复常。自觉胃中冷,脉沉细,苔薄白。此属里虚寒甚,治以温中祛寒,予以四逆汤: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制附片15克。结果:服3剂,诸症已,迄今未复发。

  2.通脉四逆汤方证

  通脉四逆汤方:甘草(炙)二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方解〗本方是四逆汤增加姜、附的用量,故治四逆汤证虚寒更剧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解读〗本条所述亦是少阴与太阴并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证属里寒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证属外热,脉微欲绝为极虚欲脱之证,可知里寒为真寒,外热为虚热,即所谓无根之火、虚浮上泛者是也。或以下均属或有或无的客证,不问其有无,宜以通脉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6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解读〗下利清谷而厥,为阴寒盛于里,外反有热而汗出,其为虚阳欲脱甚明,故宜通脉四逆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四逆汤证虚寒更甚者。本方证可见于休克、心力衰竭、急慢性肾衰竭、风湿病等,亦见于慢性便秘,如戴鉴周医案:王某,女,56岁,1965年9月4日初诊。二便随不通,腹痛绵绵,胀闷不堪,经用泻药未见效,而痛愈重,喜热饮而恶寒,四肢厥冷,六脉沉细,治以通脉四逆汤:附子30克,干姜18克,炙甘草12克。予4剂,日2剂,水煎分4次服。结果:溺长便利,身温脉和,腹痛除,闷胀减,饮食增,再服2剂而愈。

  3.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证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甘草(炙)二两,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猪胆汁半合。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方解〗猪胆汁为一有力的苦味亢奋药,苦入心,当更有作用于心力衰竭。加于通脉四逆汤,故治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而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解读〗此承前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而言,其意是说,服四逆汤后,虽吐利均止,但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则津液未复,仍有持续脱汗,且脉微欲绝,心力大衰,故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主之。

  《伤寒论》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解读〗白通加猪胆汁汤应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参见白通加猪胆汁汤方证解读。

  【讨论归经】从条文述证看,本方证里虚寒甚,不见热象,故属里虚寒无疑,但以药测证,猪胆汁清里热,虽都谓其在方中强心、反佐等,亦必其有上热方能用之,故本方证宜称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用于各种疾病处于病重、病危时,心力衰竭严重,甚至脉微欲绝者。如姬元璋医案:史某,男,43岁,1975年8月2日初诊。昨夜突然大吐大泻3次,及黎明而大汗淋漓,四肢厥冷,两腿抽筋,面色灰暗,目眶内陷,语言微细,嗓子干哑,脉微欲绝,乃吐泻亡阳之暴脱证,以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6克灌之。结果:1剂尽而呕止,仍以前方进之,1日连进2剂,至夜诸证大减,次日又服1剂而愈。

  4.四逆加人参汤方证

  四逆加人参汤方: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人参一两。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方解〗人参补中益津血,加于四逆汤而治四逆汤证胃气虚衰而津血不足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解读〗恶寒、脉微而复利,是说霍乱差后,仍恶寒、脉微而又下利也。利止,指先病霉乱的下利止。亡血者,是指霍乱、吐利期中,津液耗损过甚,吐利虽止,胃气未复,津血大虚,因此出现恶寒、脉微又下利,应以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按〗霍乱吐利剧烈,虚人至甚,吐利虽止,胃气未复,津液、血液亡失过多,因而又出现本方证,即论中所谓“昔是霍乱,今是伤寒者是也”。《医宗金鉴》谓:“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其不但未识透文义,且不知温中滋液之理。试看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各条证治,亦多属胃气沉衰、津血欲竭重证,舍大热补药如四逆汤辈,又何足以振兴其沉衰,而能生津液益血?亡阳即由亡津液所致,不能一见“阳”字,一律简单作热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吐利后,胃气虚衰,脉微弱者。本方证见于吐利后的里虚寒证,也见于慢性病的里虚寒证,如权依经医案:王某,男,14岁,1977年11月4日初诊。自幼尿床,多方治疗无效,别无不适,尿床时无梦,脉平。予以四逆加人参汤:附片3克,干姜5克,炙甘草2克,党参9克。结果:患者服3剂,尿床已。

  5.茯苓四逆汤方证

  茯苓四逆汤方: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方解〗本方是四逆加人参汤又加茯苓,故治四逆加人参汤证,心下悸、烦躁而小便不利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解读〗由于汗下误施,病仍不解,若陷于里阴证而烦躁者,宜以茯苓四逆汤主之。〖按〗本条述证殊不详备,临证应依照四逆加人参汤证和茯苓所主而活用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四逆加人参汤证又见心下悸、烦躁及小便不利者。一些慢性病亦可见本方证,如治验:赵某,男性,45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于1963年发现十二指肠壶腹溃疡。现症:时胃脘痛,泛酸,腹胀,欲呕,吐涎沫,心烦,口中和不思饮,小便少,时心悸,苔白根腻,脉沉细弦。证为中寒停饮,属茯苓四逆汤证:茯苓12克,党参10克,制附片10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1剂,胃脘痛减,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继随证调理月余,自感无所苦。

  6.干姜附子汤方证

  干姜附子汤方:干姜一两,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方解〗干姜、附子均属温中祛寒药,但干姜偏主寒饮上逆,而附子偏主寒饮下迫,两药合用则温彻上下,因成温中逐寒的重剂。本方即四逆汤去甘草,但顿服量较重,故治四逆汤证不急迫而阴寒较甚者。这里注意附子生用,不是里虚寒甚是不能用的。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解读〗下之则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今其人昼日烦躁,夜而安静;不是虚烦不得眠的栀子豉汤证甚明。不呕则无关于少阳证,不渴则无关于阳明证。又无表证,当亦无关于表不解的发烦躁,而脉沉微、身无大热,故肯定为阴寒极虚的烦躁,故用干姜附子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考】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用于太阴里虚寒、里阴证。里阴证而烦躁不宁,多属极虚寒的险恶证候,若待至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则往往不治。三阳证亦均有烦躁,一一详审给以除外,此从侧面辨证的方法。证候反映较少,不易从正面判定者,常用此法,学者当仔细体会。

  本方具有镇呕、强心、抗休克等作用,常用于心力衰竭、休克、急慢性胃肠炎,或错误的汗下吐治疗后,如姬元璋医案:蒋某,男,38岁,农民,1982年9月18日初诊。前天发热、怕冷、无汗,不想吃饭,某医认为有积,先予泻药,大便2次,尚发热38℃,后打退热针,当晚大汗如雨,烦躁一夜未眠。来诊时,体温36℃,四肢发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乃阳虚烦躁证,急宜回阳,予以干姜12克,炮附子12克,水煎服。9月12日二诊:服药后当晚已不烦躁,脉已转缓,但自觉无力,头目虚眩,血压85/40毫米汞柱,为阳气初回,但元气未复,予四君子汤连服2剂痊愈。

  7.甘草干姜汤方证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方解〗本方主用甘草缓急养液,佐以干姜温中逐饮,故治胃虚有寒饮,或呕逆吐涎沬,或遗尿、小便数而急迫者。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解读〗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虽形似桂枝汤证,但无热而恶寒,则病已有从阳入阴之象,尤其小便数为胃虚不能以制水,脚挛急为津少不足以养筋。这种情况如错用桂枝汤攻表以发汗,则更使人体津液伤损,引起四肢厥而咽中干,如因激动里饮则进一步引起烦躁而吐逆,这时的治疗应用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以复其阳者,是说振兴其胃气,以恢复津液(已多次讲经方的“阳”指津液)。若厥愈足温,而脚挛急不已,再与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挛,其脚即伸。若由于津液亡失,胃中不和而谵语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假如重发汗或复加烧针,迫使大汗出,必致虚极的阴虚寒重证,虽亦出现四肢厥逆,但并非本方所治之证,须用四逆汤主之。〖按〗用甘草干姜汤治烦躁吐逆称谓,临床常见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病(郑钦安用此方以复上焦之阳,即此之证也。肺实与虚,均可导致鼻窍不利,故此方可治肺气虚寒之流清涕、鼻塞等证),如治以复其阳,这是经方理论概念,与麻黄汤(第46条)治疗阳气重类属,宜注意。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软上气病》第5条: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解读〗肺痿的概念,《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1条说:“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本条所述,为形似肺痿,吐涎沫但不咳者,此非有热的肺痿,而为肺中冷。胃虚有饮,故其人不渴。胃虚于上,则不能制水于下,故遗尿、小便数。至于头眩、多涎唾,皆水气上犯的证候,亦即肺中冷之所由来也,故宜甘草干姜汤温中以逐饮,服后诸证已,若发渴者,此又转为消渴病,当于消渴门中求之,而非本方所能治了。〖按〗本条很显然是讲肺痿与肺中冷的鉴别,也就是说甘草干姜汤用于胃虚寒的肺中冷,不能用于有热的肺痿。临证主要依据里虚寒,而不是依据病名。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胃虚寒,吐涎沬呕逆者。临床常见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胃肠炎等病,如治验:宋某,男性,35岁,病历号124743,1968年3月24日初诊。头晕、呕逆,吐涎沫1个月余,伴嗳气,右偏头痛,口干不思饮,大便溏,苔白滑,脉沉弦细,右寸浮,证为胃虚寒,饮邪上犯。治应温中化饮,予以甘草干姜汤加味:炙甘草18克,干姜10克,陈皮30克,半夏15克。结果:上药服3剂,诸症均已。

  8.理中汤或丸方证

  理中汤或丸方: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本方是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而成,故治甘草干姜汤证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治心下痞、胃虚主用人参,故本方又名人参汤(丸)。

  【歌诀】理中汤方用人参,甘草干姜白术追。太阴里证心下痞,小便不利治认真。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解读〗太阳伤寒,治应汗解,如果误服攻下的汤药,则造成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泻心汤证。服泻心汤则证已,但又误用其他攻下的药,则可造成下利不止,此时医者用理中汤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下利更甚,这是由于理中汤专理中焦的胃,今之下利不止,是因反复误下,使下焦肠虚失权而滑下不止,宜以收摄止泻的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若服后利还不止,则当利其小便,使水谷别,而下利自止。

  《伤寒论》第386条:藿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解读〗霍乱初起,亦常见头痛、发热、身疼痛的表证。如果兼见口渴欲饮者,为外邪里饮证,宜用五苓散解表利水。如果口中和不思饮,为里寒,宜用理中汤先救其里,而后解表。见五苓散条。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解读〗伤寒病愈后,其人喜唾久久不已,此为胃中有寒饮,宜以理中丸温以和之。〖按〗喜唾为胃虚有饮,此证多有,不必限于大病差后,本方有良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解读〗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气不畅通之意。气结在胸,是说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胁下逆抢心,是说自觉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枳实薤白桂枝汤,功能降逆行气以消胀满,故可用其治疗。而又说人参汤(即本方)亦主之者,是因中气大虚,饮自下乘,亦可引起气结胸满的类似证候。前者是实证,后者是虚证,要根据证的虚实选方。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痞,大便溏泻,小便少者。本方在临床应用较广,可见于慢性肝炎、胃肠炎、肠功能紊乱等病,主要证候是心下痞。如治验:李某,男性,58岁,病历号155413,1965年4月6日初诊。受凉后腹泻3个月,每日3~4行,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益甚,时有嗳气、头晕,苔白润,脉细缓。证属里虚胃寒,治以温中益气,予以理中汤加减: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苍术10克,炒白扁豆10克,陈皮15克。结果:上药服6剂,腹泻基本已止,腹胀亦明显减轻,继服6剂症已。

  9.大建中汤方证

  大建中汤方:蜀椒(炒,去汗)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胶饴一升。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方解〗大建中汤是针对小建中汤而言。小建中汤用桂枝、大枣、甘草缓中祛寒。大建中汤用大量干姜、蜀椒,并用人参补胃,比小建中汤温中作用大,故名大建中汤。方中蜀椒、干姜驱寒止呕,人参、胶饴补中缓痛,故此治胃虚有寒,腹痛呃逆不能食者。肠道蛔虫多者,常见本方证,蜀椒不但温中祛寒,而且有驱蛔作用。

  【歌诀】大建中汤用干姜,人参蜀椒加饴糖。里虚寒重腹痛甚,更使蛔虫无处藏。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4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解读〗寒气自里迫于上,则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迫于下,则腹中寒,肠被寒激,蠕动不宁,上冲腹皮起伏无常,出见有头足上下,痛剧不可触近,肠道蛔虫病常有类似发作,宜大建中汤主之。

  【讨论归经】蜀椒有发汗解表作用,但于本方证中主起温中作用,故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属虚寒者。本方应用于腹痛比较重证,小建中汤侧重于腹肌拘挛,大建中汤则重在温里驱寒凝。凡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确知其里之虚寒者,即可用之。又因蜀椒有杀虫作用,若虫积而心腹痛剧者,本方亦有验。如治验:李某,男性,32岁,病历号478529,1965年3月16日初诊。2年来常胃腹串痛,胃脘喜温喜按,但痛甚时不能按,痛作时恶心,不能食,稍吃生冷胃亦痛,常畏寒,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里虚寒凝,治以温中驱寒,予以大建中汤:蜀椒12克,干姜15克,党参10克,饴糖45克,细辛6克。结果:上药服3剂,腹痛发作次数大减,连续2天大便中下蛔虫,共5条,继服3剂诸症已。

  10.吴茱萸汤方证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洗)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切)六两,大枣(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方解〗吴茱萸辛温,《神农本草经》谓“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瘦”。伍以生姜、人参、大枣健胃止呕之品,故治胃虚寒饮冲逆、因食谷欲呕者,或呕而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或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或呕而胸满者。

  【歌诀】吴茱萸汤治太阴,生姜大枣更人参。胸闷烦躁甚欲死,头痛吐涎皆寒饮。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解读〗属阳明,这里是指胃,不是指阳明病。胃中有寒饮,故食谷欲呕,宜吴茱萸汤主之。若服吴茱萸汤而呕反增剧者,是误犯上焦有热的呕,不当用本方治之。〖按〗属上焦是暗示小柴胡汤证,由于欲呕为两方的共有证,故特提出教人临证时要细心辨别,读者宜与小柴胡汤方证条互参。论中阳明病提纲已明确指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吴茱萸汤治胃虚寒,也即太阴病,因此“属阳明也”,有错简之疑,有待商讨。

  《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解读〗少阴病转属太阴病而吐利,若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寒饮暴迫所致,故宜汤主之。〖按〗文中虽谓吐利,应以吐为主,即是说吐而不利,利亦微不足道。这里吐应是以吐涎沫为主。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可能说是寒饮逆迫的急剧情况,否则与另条“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证无所差别,又何以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解读〗干呕或吐诞沬而头痛者,为寒饮冲逆的证候,吴茱萸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8条: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解读〗寒饮自里以上迫,故呕而胸满,吴茱萸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胃虚寒干呕吐涎沫、胸闷或头痛者。本方主治寒饮冲逆,如以上所述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沬、头痛者;呕而胸满者,均属其证,亦即运用本方的要点。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症,均有惊人的疗效,今略举数端以供参考。

  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汤证),本方俱有捷验。西医所称的梅尼埃综合征亦多见本方证,宜注意。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痛,呕而不欲食者,宜本方。若更腹鸣、大便溏频者,可于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治之,即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合方,无论胃肠炎、胃溃疡依证用之,均有良验。剧痛的青光眼而呕恶者,也多有应用本方的机会。如治验:李某,女性,43岁,东北锦州人,头痛呕吐已六七年,近2年来视物模糊,到处求医,诊断为青光眼,服用中西药罔效。左眼失明近1个月,专程来京求治,自觉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血虚饮盛,治以补血除饮,予以汤合柴胡桂姜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干姜6克,大枣4枚,柴胡12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天花粉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泽泻18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方服3剂,诸症即见好转,连服21剂,视物渐清,治疗2个月未易一药,左眼视物清晰,头痛等症也消失。

  11.附子汤方证

  附子汤方: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主用附子温中祛寒,佐以人参健胃补虚,苓、术利小便以逐留饮,伍以附子并解痹痛。芍药缓挛急之痛,故此治胃虚有寒饮、小便不利、身疼痛、骨节痛或腹挛痛者。

  【歌诀】附子汤方苓术附,腹痛痹疼芍药主。人参补胃扶正气,风湿痹痛常可服。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解读〗里有寒则口中和,胃中有饮则背恶寒。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即见此候,急宜温中逐饮,缓则必并于太阴而吐利,故当灸之,并以附子汤主之。〖按〗《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8条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少阴病虽得之一二日,但口中和而背恶寒,可知为里虚饮聚的证候已显,宜舍表而救里。本方温中逐饮,可止吐利于未萌,此即良工治未病的手段。又白虎汤证的背恶寒与本方证很相似,但白虎汤证以热、口舌燥,而本方证以寒、口中和,不难分辨。至于当灸何穴,书中无明文,注家有谓鬲关(第七椎下两侧3寸陷中)及关元(腹中线任脉脐下3寸)各穴,待考。

  《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解读〗里虚寒甚,则手足寒。因有水气,则脉沉,故知身体、骨节疼痛,当为湿痹为主而非外邪,故以附子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里虚寒饮、骨节疼痛、下肢拘急痛而脉沉者。以上2条说明,有虚寒痹痛者,多有用本方的机会。依据经验,下肢拘急痛、屈伸不利而脉沉者,更有良效。如治验:郭某,男性,38岁,病历号178894,1965年11月1日初诊。40余日来腹痛腹泻,大便日2~3行,胃脘自觉有冷气,腰痛,下肢酸痛怕冷。苔薄白润,脉沉细。证属里虚寒饮痹阻,治以温中化饮、驱寒行痹,予以附子汤加味:制附片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苍术10克,白芍12克,炮姜6克。结果:上方服12剂,诸症痊愈。

  12.附子粳米汤方证

  附子粳米汤方:附子一枚(炮),粳米半升,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附子温中祛寒,半夏逐饮止呕,粳米、大枣、甘草安中止痛,故此治里有寒饮、呕吐、胸胁逆满而腹中痛甚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0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解读〗腹中寒气,是说腹中寒,并有水气。雷鸣,是说水声如雷,言其声之大。切痛,是说痛如切,言其痛之剧。寒气自下以上迫,故胸胁逆满而且呕吐,宜以附子粳米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腹痛肠鸣、恶心、里虚寒者。本方用于里虚寒明显的腹痛,如治验:周某,男性,20岁,病历号6319,1965年4月9日初诊。2年腹痛,多因受凉而激发,此次已痛作3天,左腹痛明显,呈持续性,上下移动,肠鸣时作,每见腹痛则大便秘结,手足常凉,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迟。证属沉寒在里,治以温里安中,予附子粳米汤:半夏12克,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0克,结果:上药服3剂,腹痛大减,便秘已改善,两手已转温,仍怕冷,继服6剂,腹痛已无发作,纳也增。

  本方证的腹痛、呕吐有似大建中汤方证,不过大建中汤证痛在上腹而上及于心胸,本方证痛在下腹,则不及于心胸。若寒痛痛剧上及心胸者,以此两方合用有奇效。

  13.赤丸方证

  赤丸方:茯苓四两,半夏(洗,一方用桂)四两,乌头(炮)二两,细辛一两。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方解〗茯苓、半夏逐饮,乌头(中药正名为草乌)、细辛驱寒,故此亦寒气在里的治剂。当治寒疝腹中痛、四肢厥、呕而心下悸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6条:寒气厥逆,赤丸主之。〖解读〗本条述证简略,但由于“寒气”二字当与附子粳米汤条的腹中寒气同,自然亦有里饮、寒疝腹痛一类证而且手足厥冷者。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因述证简略,以药测证,寒性腹痛停饮明显者,可试用之。

  14.大乌头煎方证

  大乌头煎方:乌头(熬,去皮,不?咀)大者五枚。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差,明日更服,不可日再服。〖方解〗乌头(中药正名为草乌)治同附子,而力更猛峻,合以蜜煎缓痛而且解毒,故此治寒疝、腹中痛、自汗出而手足厥冷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7条: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自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解读〗正虚则卫气不行,故恶寒,脉因应之弦。寒盛则食不消,故不欲食,脉因应之紧。正虚邪盛乃为寒如。若寒疝绕脐痛、发作冷汗出、手足厥冷而脉沉紧者,以大乌头煎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寒疝腹痛、手足厥逆、脉沉弦者。乌头(中药正名为草乌),是有大毒的一味药,如腹痛确属里寒,可用本方,煎服法也要照上说明。

  15.乌头赤石脂丸方证

  乌头赤石脂丸方:蜀椒一两,附子(炮)半两(会通本、白云阁本同此,桂林本作“附子五钱”),干姜一两,赤石脂一两,乌头(炮)一分(会通本作“一两”)。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方解〗乌头(中药正名为草乌)、干姜、附子、蜀椒温中祛寒而止痛。赤石脂敛气血而养心,故本方治心痛剧甚而陷于阴寒虚证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9条: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解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说时而心痛通于背,时而背痛通于心,比桂枝生姜枳实汤证的心悬痛严重得多,这种心痛用乌头赤石脂丸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口痛甚且虚寒甚者。可见于胃、胆、胰、心等病而呈明显寒证者,急性心肌梗死更为多见,但有实热和虚寒不同表现,本方证是很明显的虚寒证。

  16.薏苡附子散方证

  薏苡附子散方: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有利尿排脓、消炎、止痛、解痹、解疼等作用,今与附子为伍,以治湿痹痛,与白术、附子配伍同法,不过薏苡仁有解疑作用,治顽固湿痹胜于术。本方附子用量大,故重在祛寒驱湿,适用于湿痹兼标热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7条: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解读〗胸痹缓急者,是说胸痹痛时缓时急,而久不愈的证候,主因湿郁不去,属于顽痹之类,用薏苡附子散主之。(“缓急者”,会通本作“时缓时急者”。)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寒辨痛,胸痹疼痛,时缓时急者。可单独用于治疗胸痹,也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痛,还可用于湿疹、疮疡,或与其他方合用。

  17.瓜蒌瞿麦丸方证

  瓜蒌瞿麦丸方:瓜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炮)一枚,瞿麦一两。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方解〗天花粉、山药(薯蓣)补虚润燥,茯苓、瞿麦利小便,附子振其沉衰。本方是肾气丸的变剂,故治小便不利、渴而有水气且陷于阴证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第11条: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瓜蒌瞿麦丸主之。〖解读〗这里的小便不利,是由于水蓄而不化,有用之水不能上承、布津,故其人苦渴。这种水饮停蓄出现的口渴证,主因里虚寒停饮,宜用瓜蒌瞿麦丸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体虚寒见小便不利、腹水或下肢肿者。本方证的口渴与五苓散证的口渴同,不过五苓散证为阳证的外邪内饮,故脉浮有微热;本方证为阴证的里饮停蓄,则脉当沉有寒,方后说“腹中温为知”,服药前必是腹中寒甚明。

  18.头风摩散方证

  头风摩散方:大附子(炮)一枚,盐等份。上二味,为散。沭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令药力行。〖按〗此方亦林亿等所附。出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方后无说明。从临床来看,偏头风(偏头痛)有用本方的机会,然与中风病无关。

  19.赤石脂禹余粮方证

  赤石脂禹余粮方:赤石脂(碎)一斤,禹余粮(碎)一斤。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方解〗本方的赤石脂、禹余粮均有收敛、止血、止利的作用,合以为方,故治大便滑泻而从不止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解读〗伤寒误以汤药下之,因胃虚邪陷,致使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是说服甘草泻心汤后,上证已也。医又与他药误下,重虚其里,遂致下利不止,此时医者投以理中剂,不但未愈,则下利益甚。因为理中剂是调理中焦虚寒的汤药,然此利是一再误下所致,因下焦虚衰导致不能自禁,故非理中所宜,宜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久利虚寒者。本方证可见于慢性肠炎、痢疾,消化不良性下利滑脱等证,如姬元璋医案:陈某,女,66岁,家庭妇女,1988年12月11日初诊。半年来泄泻,屡治无效,现症:大便稀薄,消化不好,泻下物多宿食,时有黏液,厌食,面色黄瘦,舌质淡,苔少,脉沉细(必津液满口)。治用:赤石脂30克,禹余粮30克,炒莲肉10克,炒白扁豆20克,鸡内金10克,党参30克,焦白术10克,生甘草3克。结果:服药2剂,腹泻次数减少,大便成形,继服3剂,诸证悉减,饮食亦增,再服3剂而愈。

  20.桃花汤方证

  桃花汤方: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方解〗赤石脂固脱止利,佐干姜以温中,粳米治腹痛,故治虚寒下利、便脓血而腹痛者。

  【解读仲景原文】

  《伤寒论》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解读〗少阴病转属太阴而下利,以至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伤寒论》第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解读〗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即常传里并发太阴病。腹痛为里有寒。小便不利,又复有水,大肠失收因而下利不止,终于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按〗以上两条所述的下利,都属虚寒阴证,故以温中固脱的本方主之。不过一般便脓血的痢疾,多见于里急后重的阳热证,宜早期以适证下之,用本方的机会反少,宜注意。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虚寒久痢,或见脓血者。本方证常见者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等,如冉雪峰医案:张某,女,27岁,工人,患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年,大便下脓血,日7~10次,便时里急后重,腹痛不爽,曾在京某医院进行肠镜查:结肠部充血水肿,有出血点和溃疡灶,用多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无效,面色?白,形体消瘦,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黄腻,脉沉滑。治用:赤石脂30克(锉2/3入煎,1/3分2次冲服),干姜6克,生薏苡仁30克,冬瓜子9克。结果:服5剂,脓血便锐减,大便次数亦减为日2~3次,腹痛、里急后重亦随之减轻。原方再进5剂,脓血便消失,大便色、量正常成形,日1次,继以四君子汤调理。

  21.大黄附子汤方证

  大黄附子汤方:大黄三两,附子(炮)三枚,细辛二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方解〗大黄伍以附子、细辛等热药,且附子用量大,此即所谓温下法而治寒于里而宜下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5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解读〗胁下偏痛,指偏于一侧的胁下痛。紧弦为寒实的脉应。今虽发热而脉紧弦,故知为寒实夹瘀血,宜大黄附子汤以下其寒瘀。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寒湿偏注而见身体某侧、某处疼痛者。本方不仅治胁下偏痛,无论哪一体部,凡偏于一侧痛者,大多属于久寒夹瘀所致,用之均验。寒疝腹痛,有宜下者,本方亦有效。如治验:刘某,男性,36岁,某厂门诊病历号3683,1966年5月6日初诊。左小腿踹部疼痛,腰亦强急不适,或痛,经中西药治疗1年多无效,口中和,不思饮,苔白润,脉弦迟。证属寒饮阻滞、经筋失养,治以温通化滞,兼养筋和血,予以大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大黄6克,赤芍、白芍各10克,细辛6克,炙甘草10克。结果:上药服6剂,腰强急减,遇劳则踹痛,上方加苍术12克,服6剂,腰强急基本治愈,踹部痛亦减,继服1个月诸症不复作。

  22.外合走马汤方证

  外台走马汤方:杏仁二枚,巴豆二枚(去皮心,熬)。上二味,以绵缠捶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方解〗巴豆为一温性峻下药,合以杏仁尤能开通闭塞而得快下,此为卒病暴疾胀满闭塞的急救方,而适用于里阴证。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三):《外台》走马汤,治中恶腹胀,大便不通。〖解读〗中恶、飞尸、鬼击,都不外是卒然发作的暴病。其实凡剧烈的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无热候者即可用之,不必眩惑于此等病名也。〖按〗中恶之证,俗称绞肠痧,或称干霍乱,为臭秽恶毒之气,直从口鼻入于心胸,肠胃脏腑壅塞,正气不行,故心腹胀痛。大便不通为实证,非似六淫侵入而有表里虚实清浊之分,故用巴豆极大毒猛峻之剂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与大肠之气,使邪从后阴一扫而尽除,则病得尽解,若缓须臾,正气不通,营卫阴阳机息则死,是取通则不痛之义也。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胃腹剧烈疼痛、大便不通呈里寒实者。本方是简而行的急救方,适用于中毒性痢疾等急性传染病、疫病。但要注意病情属寒证,大便不通者。

  23.三物备急丸方证

  三物备急丸方:大黄一两,干姜一两,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一两。上药各须精新,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合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泄气。〖方解〗大黄、巴豆合用攻下至猛,伍以干姜更利驱寒,故治里实满无热而有寒者。〖按〗《千金》云:张仲景三物备急圆司空裴秀为散用,治心腹诸卒暴百病方,即用散灌服亦可。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杂疗方》第3条:(三物备急丸方)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解读〗大意是说,凡突然发作的暴病,若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或呼吸迫促,或口噤不开,甚至假假死者,本方均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腹诸暴百病、心腹胀满卒痛、里寒实者。巴豆为吐下快药,古人于卒暴诸病多利用之。以上两方药味虽有出入,但主治很相似。凡中风、急惊风,脚气冲心,痘疮内陷、癣疥内攻、干霍乱、痢疾以及一般杂病,若病势险恶迫于胸咽不得息者,均可用之。《千金方》于走马汤更加代赭石、赤石脂米糊为丸命名紫圆,虽下之不至虚人,更属用广良方。

  24.桔梗白散方证

  桔梗白散方: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上二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冷水亦可)。为细末,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人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稀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方解〗桔梗、贝母排脓,伍以温下的巴豆,故治痰饮凝结的寒食结胸,如肺痈、白喉以及其他咽喉肿痛、痰阻胸咽,或有痈脓之变,以至呼吸困难、饮食不下而无热证者。〖按〗桔梗白散,出自《外台》第十卷肺痈门引仲景《伤寒论》第十八卷,故有的书方名为外台桔梗白散。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解读〗寒实结胸,即指寒饮聚结成实的结胸证,若确审其无热证者,宜与桔梗白散温下其寒饮。〖按〗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之误,因小陷胸汤治热不治寒,其中必有错简,不少注家如章太炎等已考证无误,宜改之。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五):《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解读〗咳而胸满即因咳而致胸满之意。振寒脉数为有痈脓之候,多咳唾故咽干,但无热故不渴。时吐浊痰腥臭,以至吐脓如米粥,故宜本方祛其痰和脓。〖按〗本条文与桔梗汤条文同,都有排脓作用,但证有虚实,本方证以实为主宜攻,桔梗汤方证以虚为主则不可攻,临证须细辨。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满、胸痛、咽痛、咳唾脓浊而属寒实证者。本方证可见于肺痈、支气管扩张症、白喉、流行性出血热、痫狂等证,属寒痰证者。如姬元璋医案:吴某,男,64岁,老干部,1984年6月就诊。素有喘痰,且嗜饮酒,前日赴婚筵饮酒,回家即睡,次日酒仍未醒,家人请至家诊治,证见咳嗽痰证涎涌盛,胸腹胀满,呼之不应,问亦不答,舌苔白厚腻,脉滑,体温正常。证为寒痰结胸,为桔梗白散证,予以桔梗白散1.5克,温开水调3次分服。嘱此药乃峻剂,服药后慎察之。次日其妻来诉,服药2次,吐出黏痰约半碗许,服3次后,泻下2次,诸证大减,尚有口渴,胸膈满痛,继服小陷胸汤1剂而愈。

  25.小半夏汤方证

  小半夏汤方: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方解〗半夏下气逐饮,生姜温中降逆,并有发汗解表作用,故治太阴太阳合病胃中有水饮而呕逆不渴者。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8条: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解读〗呕吐丧失胃液,故呕家本来应渴。渴者乃饮去胃中干的证候,按道理讲呕应当自止,故谓渴者为欲解。今仍呕吐而反不渴,则说明胃中有水饮,故以小半夏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20条: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解读〗欲自利,指小便不多而有欲自利,即现太阴证之情。黄疸病多属湿热,一般宜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等祛湿除热的治法为常。今小便不红赤,而且有欲自利之情,乃湿盛少热、为太阴太阳合病,即外邪内饮之证,腹满而喘显系多饮逆迫的证候,故治疗宜解表的同时利其小便,慎勿以苦寒药下之除其热,除热则必使胃虚饮逆而哕,哕者宜以小半夏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2条: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解读〗有声有物则谓呕,无声有物则谓吐。凡诸呕吐而饮食不得下咽者,小半夏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太阳合病证。

  【临证思考】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呕逆或头痛,口不渴者。本方为治呕吐的主剂,乃医家所周知,不过本方所治应以胃有水饮为主,呕而不渴,饮食不得下咽,皆胃有饮的证候,为应用本方的标的。又本方虽能治哕,但亦限于水饮冲逆之证,否则非其所主也。胡老认为:眉棱骨痛不可忍,世所谓痰厥者,其实亦饮气逆迫所使然,故用本方亦验。眉棱骨痛亦头痛之属太阳之证,由此可知,本方是治太阳太阴合病证者。

  26.生姜半夏汤方证

  生姜半夏汤方: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呕哕一服得止者,停后服。〖方解〗此于小半夏汤大增生姜的用量,故治小半夏汤证而饮剧甚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1条: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解读〗水饮逆迫胸中,因致其人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而心中闷乱无奈何者,宜生姜半夏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小半夏汤证而饮剧者。本方与小半夏汤药味同,只是增量生姜,当小半夏汤证因痰饮盛、呕逆重时重用生姜,重立方名,也是强调方证对应的重要。

  27.小半夏加茯苓汤方证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方解〗此于小半夏汤再加茯苓,故治小半夏汤证而有头眩心悸的茯苓证者。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0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解读〗卒呕吐,是说突然呕吐。心下痞,为有水饮所致,故以膈间有水饮明之。头眩心悸亦皆水饮的证候,因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41条: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解读〗先渴饮而后呕吐者,为水停胃中不清,此属饮家而非消渴,治宜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小半夏汤证又见心悸头晕者。本方治渴呕,有似五苓散,不过五苓散证渴甚,而呕急;本方证则渴轻,而呕缓。

  28.半夏干姜散方证

  半夏干姜散方:半夏、干姜各等份。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方解〗此于小半夏汤以干姜易生姜,半夏下气止呕,干姜温散寒饮,煎之以浆水为调中益气之意,故此治胃中寒有微饮而呕吐涎沫者。本方虽亦治呕逆,但更偏于治寒。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0条: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解读〗干呕无物,只吐涎沬,此胃中有寒饮,半夏干姜散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干呕,吐涎沬而属胃虚寒者。本方证只有一条条文,述证简单,不似小半夏汤证较详,但从临床来看,小半夏汤证多是新病近病、寒较轻,本方多是慢性病,久病寒较重。如治验:赵某,男性,22岁,首都机场医院病历471,初诊日期1965年5月27日。反胃呕吐已2~3个月,食后胃脘胀满,恶心,口干多饮,有时脘腹痛,胸闷或痛,腹部常怕冷,大便溏。服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6剂,诸症不减,反见吐酸水,苔薄白,脉浮弦。此为寒饮停胃,胃气失降,服温药和胃,正邪相争,邪即上越,因见吞酸。应专于温胃,予以半夏干姜散:半夏30克,干姜30克。结果:上药共研细面,每服2克,1日3次,服1日即未见呕吐,服1周,诸症已。

  29.大半夏汤方证

  大半夏汤方:半夏(洗)二升,人参三升,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搅匀,内二味,煎取一杯,顿服。〖方解〗半夏下气逐饮,人参补中益气,复用白蜜助人参以安中。同时又解半夏之毒,故此治胃虚有饮、宿食不化而呕吐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6条: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解读〗胃反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病症而言。若胃反的呕吐证,大半夏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胃虚之心下痞,呕吐者。小半夏汤证不食亦吐,甚至食不得下。而大半夏汤证,食后则吐,不食则不吐。两方主要鉴别点,在于本方证有心下痞,《外台秘要》谓“本方治呕,心下痞硬者”,就是对药物主治的说明。

  30.干姜半夏人参丸方证

  干姜半夏人参丸方:干姜一两,人参一两,半夏二两。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方解〗此合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为一方,逐饮止呕俱较有力,复加人参则更含有理中汤意,故治呕吐而心下痞硬者。丸药效缓。但施于妇人妊娠恶阻,反较稳妥。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第6条:妊娠呕吐不止,干姜半夏人参丸主之。〖解读〗妇人妊娠恶阻剧甚,服其他治呕药而呕吐还不止者,宜干姜半夏人参丸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泥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呕吐甚而心下痞硬者。后世方家多谓半夏害胎,干姜为热药、妊娠尤当禁用,但常以本方治此证屡验,并无一失。但本方并不只限于妊娠恶阻,凡有此证即使男人亦宜用之。

  31.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证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炙,去皮)半斤,生姜(切)半斤,半夏(洗)半升,甘草(炙)二两,人参一两。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此于生姜半夏汤加大量厚朴以消胀满,加甘草、人参以补中虚,故治生姜半夏汤证腹胀满而中气虚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解读〗发汗不得法,伤及中气而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中气虚之腹胀满者。胡老讲述:1972年曾治中年妇女,体丰腹大、形似腹水,而详查无腹水,因胀满不能食,已多年不愈,其脉沉细,苔薄白润。乃与本方,连服10余剂即愈,为效之速,出乎意料,因附此以供参考。

  32.旋覆代赭汤方证

  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甘草(炙)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旋覆花温中健胃而下结气,代赭石镇虚逆,半夏、生姜降饮逆,人参、甘草、大枣安中养正,故此治胃虚有饮而有诸呕逆证者。

  【歌诀】旋覆代赭枣生姜,半夏人参甘草藏。安中降逆除噫气,呕哕噎膈用无妨。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赫汤主之。〖解读〗伤寒经过发汗或攻下等法治疗,伤寒证虽解,但胃气大虚,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是说服其他药而噫气还不除,宜以旋覆代赭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痞、噫气呕逆者。胃虚极,客气结于心下,大便不通,气逆不降者,不限于噫气一症,呕哕噎膈诸症本方亦有良效。但心下不痞硬者,用之则不验。常以本方加乌贼骨,治十二指肠溃疡心下痞硬、疼痛、噫气而大便秘者亦验,如治验案:白某,男性,48岁,病历号17044,1965年1月17日初诊。胃脘痛胀、心下堵闷已3年,经检查诊为“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多日诊治无效。现症有噫气、呕吐、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沉弦细,知为胃虚有饮,故以益胃化饮治之,予以旋覆代赭汤加味:旋覆花10克(包),生赭石10克,党参10克,生姜15克,炙甘草6克,半夏15克,大枣4枚,乌贼骨15克,川贝母10克。结果:服3剂知,6剂诸症减轻。

  33.橘皮汤方证

  橘皮汤方: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方解〗橘皮温中理气,利水谷,止呕咳。生姜温中祛寒。两者为伍,治胃中冷、干呕哕甚而手足厥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2条: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解读〗有声无物为干呕,哕即呕逆。干呕哕甚,气逆而不下,因致手足厥冷者,橘皮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干呕,纳差者。本方是治呕逆、噫气的常用药剂,凡病程短、病轻用之多有效,如病久、胃虚明显见心下痞者,要加用人参,或选茯苓饮、橘皮竹茹汤等适证用之。

  34.橘皮枳实生姜汤方证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睡燥沫。〖方解〗此于橘皮汤增量橘皮,更加消胀破结的枳实,故治橘皮汤证逆满剧甚而心胸痞塞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解读〗胸痹为病名,《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1条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大意是说:心阳上虚,寒邪下乘,因致胸痹痛,故脉亦应之寸微而尺弦。胸痹病,若其人胸中气塞,呼吸困难而短气者,此为气壅饮逆所致,可适证选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或橘枳姜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痹、短气、堵闷者。短气胸闷不明显,属茯苓杏仁甘草汤;气塞胸闷明显,宜橘枳姜汤。临证宜审主客,择一而用之。本方证可见于由胃引起胸闷气短,也可用于由心肺疾病引起的胸闷气短。

  35.橘皮竹茹汤方证

  橘皮竹茹汤方: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甘草五两,人参一两,生姜半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方解〗于橘皮汤重用橘皮,复加治咳逆上气的竹茹,和甘草、人参、大枣安中缓急,故治橘皮汤证哕逆剧烈而急迫者。

  【歌诀】橘皮竹茹汤大枣,人参生姜和甘草。重用橘皮治哕逆,健胃降气咳逆好。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23条: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解读〗胃气虚则客邪乘之,故哕,橘皮竹茹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胃虚呃逆,呕哕咳逆者。本方加半夏治呕哕诸逆尤妙,百日咳哕逆者用之亦验。

  36.外台茯苓饮方证

  外台茯苓饮方: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方解〗本方是橘皮枳实生姜汤加健胃的人参,利尿的茯苓、白术,故治橘枳姜汤证心下宿硬、小便不利或有停饮者。

  【歌诀】外台茯苓饮白术,橘枳姜加人参服。中寒停饮心下痞,嗳气纳差咳逆除。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解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即指胃中有水饮。胃中有宿饮,因常自吐水,但吐出水后,心胸间仍有气胀而不能食,本方有驱水饮消胀、进食的作用,故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满、腹胀、心下痞、纳差、小便不利者。本方加半夏则效尤捷,不问其吐水与否,若以心胸满不能食为目的活用于胃炎、胃下垂以及溃疡诸病,均有良验。此与旋覆代赭汤均属常用的治胃良方。本方证亦常有噫气,但患者以噫气为快,且大便多溏,与旋覆代赭汤证苦于噫气不除、大便虚秘者显异。心胸满甚,可酌增橘(陈皮)枳用量,痛剧可加延胡索。如治验:宋某,女性,44岁,病历号71969,1965年10月29日初诊。腹胀、纳差已多年,经针灸、中药理气等法治疗,症或有减,但停药,腹胀、纳差如前。近状:腹胀、纳差、乏力、短气、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苔薄少,脉沉细弦。证属胃虚饮停,治以温胃化饮,予以茯苓饮加味:党参10克,陈皮30克,枳实10克,茯苓15克,苍术10克,生姜10克,半夏12克。结果:上方服1个月余,腹胀消,纳如常。1966年3月11日随访,如常人。

  37.苦酒汤方证

  苦酒汤方: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做三剂。〖方解〗《本经》谓:“半夏,辛平,主喉咽肿痛”。《本草图经》谓:“主胃冷,呕哕”。后世多认为是温中化饮药。本方用其主治咽喉肿痛,是因寒痰所致。复以苦酒之酸以敛疮疡、蛋清之润以利音声,少少咽之。不但易下,而且使渍患处,实治咽中生疮的妙法。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12条: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解读〗咽中伤、生疮,以至不能语言、声不出者,此是痰饮阻滞咽喉,故以苦酒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咽干痛,声哑表证不明显者。这里所称的少阴病,并非真是少阴病,而所以冠之以少阴病者,与半夏散及汤方证的取意同,可互参。本方常用于治疗外感或多语而致声音嘶哑者。煎药可改用搪瓷勺、沙锅(更好),先用米醋适量煎半夏15克约5分钟,然后加入等量鸡蛋清,看变白浊即离火,放瓷碗中,放凉,频频呡服,治愈尤多,不再举例。

  38.芍药甘草汤方证

  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甘草(炙)各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方解〗此于甘草汤加芍药,故治甘草汤证腹挛痛,或其他体部挛急者。甘草,《本经》谓:“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别录》称“甘草温中下气……通经脉,利血气,解百毒”。《药性论》谓:“主腹中冷痛”。可见是补中益气、温中、解毒之药,与芍药伍用更能温中养血,缓急止痛。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做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做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解读〗发汗过多,伤人体津液,亦即伤及血液,血不养肌则腹痛、脚挛急,这种情况可用芍药甘草汤补中益气、生津养血治之。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讨论归经】芍药微寒,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四肢、胃腹等处挛急疼痛者。本方不只治脚挛急,脚弱无力、行步困难者,用之亦验,古人名为去杖汤即由于此。如治验:刘某,男性,50岁,初诊日期1968年9月21日。前阴抽痛,伴经常胃脘痛半年,经补肾养肝等法治疗无效,经友人介绍来会诊,舌苔薄白,脉沉细弦。证属津血虚而筋脉失养,为芍药甘草汤的适运证:白芍18克,炙甘草18克。结果:服3剂前阴抽痛好转,服6剂诸症已。

  3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证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方解〗此于芍药甘草汤更加附子,故治芍药甘草汤证而更里虚寒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解读〗发汗表解,则不恶寒,今反恶寒者,是因发汗不合法,亡失津液,使其陷于阴虚寒证,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芍药甘草汤证更见里虚寒证者。本宜桂枝汤以解肌,而反用麻黄汤以发汗,或本宜小发汗,而反大发其汗等,均属发汗不合法,因使津液大量亡失而陷于阴证,现芍药甘草汤证而更恶寒者,宜本方主之。论中只言反恶寒,亦简文,不可不知。

  40.甘草小麦大枣汤方证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方解〗三药皆味甘缓急之品,主在温中养胃以生津血,故治津血虚的精神失常而急迫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6条: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解读〗喜悲伤欲哭,即屡有悲伤欲哭的意思,像如神灵所作,是说其言行动作,像有神灵凭依的样子。欠伸即呵欠,数欠伸,是说呵欠频频不断。此宜甘草小麦大枣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无故哭笑、呵欠难以自控而偏虚者。脏躁所指不明,多认为是津血虚脏腑失养,通过实践,凡无故哭笑、情难自已的精神病,不论男女用之多验。虚证小儿夜哭用之也效。

  41.甘草粉蜜汤方证

  甘草粉蜜汤方: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按〗原书只谓粉,为治蛔虫,当是铅粉,不过铅粉有毒,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方解〗铅粉杀虫,甘草、蜂蜜既能止痛,又以甘草而诱杀之,实治虫痛的妙法。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第6条: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解读〗吐涎、心腹痛发作有时,为有蛔虫,用其他毒药而痛不止者,以甘草粉蜜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胃脘疼痛急迫而胀满不甚者。甘草蜂蜜治心腹痛有奇效,临床应用常去铅粉,而加白及10克,治溃疡病剧痛者,屡用皆验。如治验:夏某,女性,52岁,病历号35866,1980年4月17日初诊。反复发作胃脘疼痛已10多年,经钡剂造影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近1周来痛如刀割,夜晚尤甚,用中西药多治无效,苔白微腻,脉弦细沉,证属中寒急迫,急以温中缓急,予以甘草粉蜜汤加减:甘草18克,白蜜45克,白及10克。结果:当日服1煎痛未作,夜得安眠,第2天服第2煎尽,自觉如常人,又继服小建中汤3剂,疗效巩固,停药1周也未见不适。

  42.生姜甘草汤方证

  生姜甘草汤方: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解〗生姜温中健胃治呕,余皆温中健胃养正之品,此亦胃虚饮逆的治剂。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三):《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解读〗里虚胃寒饮逆,故咳唾涎沬不止,以是则伤津损液,因致咽燥而渴者,本方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咳吐白痰而呕,胃虚纳差者。此咽燥而渴,只是咽中干、思水润,与白虎汤证烦渴引饮者大异,宜注意。

  43.枳术汤方证

  枳术汤方:枳实七枚,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方解〗枳实行气、破结而消胀满,伍以温中逐饮利尿的白术,故治里寒有水饮,心下坚满而小便不利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水气病》第30条: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解读〗旋盘为何物不明,但谓边如旋盘明明是边缘界限分明。心下坚满,其大如盘,按之边缘分明,此为水饮所作,宜以枳术汤主之。

  【讨论归经】枳实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坚满而边界清楚又见小便不利者。

  44.瓜蒌薤白白酒汤方证

  瓜蒌薤白白酒汤方:瓜蒌实(一枚捣),薤白半升,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按〗不能饮白酒者,可以黄酒代之。〖方解〗瓜蒌开胸逐痰止嗽。薤白味辛温,散结止痛。合以为方,故治胸痹痛而喘息咳唾者。煎以白酒,更使药力畅行无阻也。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3条:胸痹之病,喘息咳睡,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解读〗寸口以候胸中,今关脉沉而迟,知为胸中的气虚。关上以候心下,今关上小紧弦,知为心下寒饮盛,寒饮乘虚逆迫于胸中,因致喘息咳唾、胸背痛而短气,此胸痹之病,宜以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按〗心一动则三部脉皆动,寸关尺可有形象的不同,但绝无至数的互异。若寸脉迟,关上亦不可能数,数当是弦之误,宜改之。

  【讨论归经】瓜蒌主治在阳明,薤白、白酒主治在太阴,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闷、胸背痛、短气或喘息者。本方证多见于哮喘、胸膜炎、冠心病而属痰饮阻滞者。

  45.瓜蒌薤白半夏汤方证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瓜蒌实(捣)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按〗不能饮白酒者,可以黄酒代之。〖方解〗此于瓜蒌薤白白酒汤减少薤白量,而加大量温中下气逐饮的半夏,故治瓜蒌薤白白酒汤证,饮逆较甚而喘息咳唾更剧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4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解读〗不得卧,是说胸闷心痛,或喘息咳唾剧甚而致不得卧。心痛彻背,即从心到背俱痛的意思,此为寒饮阻胸,宜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胸闷心痛、咳逆短气甚者。本方证多见于冠心病心绞痛、胸膜炎等病。如治验:安某,女性,74岁,病历号162346,1965年6月14日初诊。患心绞痛1年多,常胸前剧痛,每发作则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大汗出,经常服用硝酸甘油、氨茶碱,大便干,口干不思饮,苔白厚,脉弦细。证属痰阻胸阳,瘀血阻络,治以化痰通阳,祛瘀通脉,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瓜蒌45克,薤白27克,半夏70克,白酒60毫升,桂枝10克,枳实10克,桃仁10克,陈皮30克,白芍12克。结果:上药服3剂痛减,但小有疲劳则发心区痛,上方加茯苓12克,继服6剂,胸痛时作时休,仍以上方稍加减服1个月后,胸痛不再发作。

  46.枳实薤白桂枝汤方证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瓜蒌实(捣)一枚。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三升I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方解〗本方是瓜蒌薤白白酒汤加行气消胀的枳实、厚朴,降冲气的桂枝,故治瓜蒌薤白白酒汤证而胸腹逆满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解读〗心中痞气,指心中有痞塞感;气结在胸,指气充塞于胸中而不去;胸满胁下逆抢心,为气自胁下逆抢于心而胸胀满。胸痹见此证时,为痰阻气逆,宜以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如里虚寒心下痞硬明显者,可用人参汤主之。

  【讨论归经】由桂枝降冲可知,本方证有太阳之表未解,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太阳合病证。

  【临证思考】本方证的辨证要点:瓜蒌薤白白酒汤证胸腹逆满明显者。本方重于理气降冲,凡胸痹胃脘胀满者可适证应用。

  47.当归芍药散方证

  当归芍药散方:当归三两,川芎?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方解〗芍药缓挛急而治腹痛,当归、川芎(芎?)调经血并兼补虚,茯苓、白术、泽泻利小便而逐水气,故治血虚血瘀及水湿停滞的腹中急痛症,其人或冒眩,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而有血虚水盛的表现者。

  【歌诀】当归芍药散茯苓,白术泽泻和川芎。血虚水盛腹中痛,养血利水此为宗。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第5条: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解读〗妇人妊娠而腹中急痛,当亦血虚水盛的胞阻为患,但不下血,故不与芎归胶艾汤而以本方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7条: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解读〗妇人腹中诸疾痛,多属虚寒痰饮瘀血所致,宜本方主之。

  【讨论归经】芍药微寒,主在养血,泽泻甘寒,主在利饮,众药主在温中养血利饮,故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腹痛拘急、头晕心悸、小便不利者。以上两条所述证治很不完备。本方主用芍药,伍以当归、芎,其治瘀血性和腹中急痛当无问题。因本方有大量苍术、泽泻等利尿药,应有头冒眩、心下悸和小便不利等痰饮证候,不可不知。如治验:刘某,女性,50岁,病历号14938,1965年10月27日初诊。47岁时行子宫手术摘除,术后时腹胀汗出,或腹痛,屡经中西医治疗未愈。近感头晕、心悸、失眠明显,大便色黑不畅,全身不适,血压200/110毫米汞柱,苔白润,脉沉细。证属瘀血内阻,痰饮上犯,拟以活血祛饮,予以当归芍药散加减:白芍24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茯苓30克,泽泻5克,白术10克,桂枝12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结果:上药服5剂,诸症均减,血压亦下降为180/102毫米汞柱。继加减服用,11个月后自感无不适,血压为128/85毫米汞柱。

  48.肢艾汤方证

  胶艾汤方:川芎?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芍药四两,干地黄。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日三服,不差,更作。〖按〗干地黄原无剂量(会通本为“六两”),可能其意为据证而定,一般以六至八两为宜。〖方解〗生地黄、阿胶、艾叶协力以止血,当归、川芎、芍药、甘草调血脉而治腹痛,故本方用于里虚血虚,或失血证腹中痛而有脱血的虚候者。

  【歌诀】胶艾汤本四物汤,甘草加入治血忙。腹痛脱血心中烦,补血祛瘀体可康。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第4条: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解读〗妇人漏下即子宫出血,半产即流产。妇人有漏下者,有因半产续下血不绝者,亦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是子官有瘀血的阻碍,故谓为胞阻,此均宜芎归胶艾汤主之。

  【讨论归经】芍药、地黄、阿胶主治在阳明,川芎、甘草、当归、清酒、艾叶主治在太阴,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诸失血症属虚证而见腹中痛者。本方的应用并不限于以上所述妇人诸病,凡诸失血,属虚而腹中痛者,不问男女均可用之。又川芎、当归、地黄、芍药四味,后世名之为四物汤,认为是补血的要药。芍药除血痹而主腹痛,已屡言之,至于当归、川芎、生地,均不外是强壮性的祛瘀药。不过川芎、当归性温宜虚于寒,生地黄性寒宜于虚热。补虚定痛则川芎较逊于当归,行瘀开郁则当归稍次于川芎。生地黄除烦热,并有止血的特能。此三药的性能概要区分,于具体的应用可详参以下诸方。

  亲历本方止血其效如神,此亦是胡老最后一次会诊病例:宋某,女性,17岁,学生,某医脘会诊病例,病历号114533,1982年10月11日会诊。患者出生时即有唇、腭裂,2岁时将唇裂缝合。因有“先天性肝糖原累积症”,GPT经常高,一直未进行腭裂缝合,直至上月经内科多方检查,认为可以手术,方于9月25日全麻下进行了腭裂修复术(兰氏+咽后壁瓣),术中输少量血,手术顺利。术后第一二天除低热(37.5℃)外无不良反应,但于第三天伤口开始渗血,用碘条填塞无效。继用止血敏、维生素C、维生素K、6-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等皆无效。又服益气止血中药数剂也无效。因失血过多,不得不输新鲜血液维持生命。第一二天尚能维持24小时,但自第3天起,仅能维持12小时,因此每天输血,至今输血已逾3000毫升,故请胡老紧急会诊。会诊时实验室检查所见:GPT 111U,血红蛋白9.4克,白细胞总数10400,血小板126000,血钾4.1,血钠140,血氨100,出血时间1分钟,凝血时间1分钟,凝血象检查:复钙时间2分钟(对照2分30秒),凝血酶原时间15秒(对照14.5秒),第Ⅴ因子19秒(对照21秒),第Ⅶ因子19.5秒(对照20.5秒),凝血酶凝固试验21秒(对照18秒),血清剩余凝血3小时22秒,第Ⅷ因子不少。会诊时症状:神志尚清,但目喜闭合而不愿看人,烦躁汗出,面色苍白,双鼻孔见黑紫血块,口干思饮,常有饥饿感而思食(因伤口渗血未敢让其进食),大便溏稀而色黑,1日1行,舌质红无苔而见血染,脉细滑数。证属血虚热扰,急补血清热,方用胶艾汤加减:生地黄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阿胶10克,艾叶10克,党参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50克,白术6克。结果:服药1剂血即止,第2天进流食,停止输血。第3天因感食欲较差,而改生地黄为15克,加生地黄炭15克,继服3剂,食欲如常,停止输液。至10月18日复诊时,面色红润,两眼有神,除稍有汗出外,别无不适,继服2剂痊愈出院。患者住和平里,3个月后曾来东直门医院致谢,体健上学。

  49.当归生姜羊肉汤方证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当归二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方解〗当归活血定痛,生姜、羊肉温中养正补虚,故治血虚津枯而腹中痛者。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3条: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解读〗产后由于亡血而里虚寒,致腹中绞痛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以其有养正补虚作用,故亦治虚劳不足。又因能温中养血活血,故也治寒疝腹痛。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8条: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解读〗此里急与小建中汤证的里急同,为里虚寒血虚津枯的适应证,故此腹中痛及胁痛,主要是血虚津枯所致,与草乌所主之沉寒疝痛不同,故以本方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里虚寒血虚腹痛里急者。本方实是食补方,但用于虚寒腹痛,实热腹痛不能用之。

  50.赤小豆当归散方证

  赤小豆当归散方:赤小豆(浸令发芽,曝干)三升,当归。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按〗当归原无剂量,《千金》、《外台》为三两。〖方解〗赤小豆,《本经》谓:“甘酸,平”。《养生要集》谓:“味苦,温”。主为排痈肿脓血。当归,《本经》谓:“味甘,温”。主以养血祛瘀,此治诸疮有痈脓恶血者。

  【解读仲景原文】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3条: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解读〗病者脉数,谓患狐惑病人的脉数。脉数主热,但热不在表,故外无热,内有虚热,故只微烦而汗出,默默但欲卧,即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的简词。初得三四日,炎热初起,故目赤如鸠眼,七八日则已化脓,故目四眦黑。狐惑病本不欲饮食、恶闻食臭,若能食者,即脓已成之候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按〗此述狐惑病,亦有蚀疮在目者。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6条: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解读〗下血,若先见血而大便后下者,此血来自肛门近处,故谓近血,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诸疮有痈脓恶血者。近血在肛门属痔,以本方治其疮,故能治愈。本方利湿活血排脓排毒,不但能治肛门病,也能治泌尿系病,还用于皮肤病。

  51.酸枣仁汤方证

  酸枣仁汤方: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方解〗酸枣仁为一收敛性的强壮药,尤其有强壮神经安神作用,本方用为主要药,取其补虚敛神以安眠,复以川芎(芎蒡)、甘草、茯苓补中和血缓急,知母、茯苓解烦安悸,故治里虚而致血亏的虚烦不得眠而心悸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7条: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解读〗虚劳虚烦,暗示血虚而致的心烦悸,因致不得眠,这种失眠症宜用酸枣仁汤治疗。

  【讨论归经】知母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因血虚见心悸虚烦不得眠者。失眠的原因有多种,猪苓汤证的失眠因水郁化热上扰而致神不安,利水则安。本方证是血虚,故养血则已。又本方证的虚烦不得眠,与栀子豉汤证形似而实非。本方证的虚烦,虽烦而无热或少热,而栀子鼓汤证的虚烦,则烦而多热。又本方证确属虚证,而栀子豉汤证只是胃中不实而其人并非真虚也,临证时须细辨之。本方常用于虚衰性失眠,如治验:张某,女性,65岁,病历号16248,1965年12月13日初诊。多年失眠,久治无效。现症:头晕、口干、心悸、心烦,汗出,轻时虽得暂时入睡,但梦扰连绵,重时则连续一二日不得暂时入眠,苔白,舌质红而少津,脉象虚数,左手为甚。证属血虚,阳不得入于阴。治以养血安神,予以酸枣仁汤加减:酸枣仁30克,知母12克,茯苓15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生牡蛎24克,生龙骨12克。结果:上药服3剂后,睡眠已稍安,但心悸烦,自汗出,头晕口干不欲饮等仍明显,上方加当归10克,白芍12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继服3剂,一切症状均消,为巩固疗效,继服3剂。

  52.麦门冬汤方证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洗)一升,人参三两,甘草(炙)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方解〗麦冬为一补虚润燥药,而有健胃镇咳等作用,本方用为主药,佐以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补中益气,伍以半夏下气逐饮,故此治里虚津虚、虚火夹痰因而咳逆上气、咽中枯燥、痰涎黏着不去者。

  【歌诀】麦门冬汤热伤气,草人半夏麦枣米。健胃生津化痰饮,咳逆上气咽喉利。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10条: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解读〗上气,是指咳逆喘息而言。火逆上气,是说此喘咳由于火逆所致。咽喉不利,指咽喉枯燥,痰涎胶着不去,若止此火逆而下其气,则宜以麦冬汤主之。

  【讨论归经】麦冬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咳逆上气、咽干口燥者。慢性咳喘、结核病多有因咳喘久吐出大量痰液,同时痰饮阻滞胃纳欠佳,致使津液大伤,可见咳喘连绵、咽喉不利。这种情况健胃生津是关键,而佐以降气化痰和清润。因此本方证常用于咳喘的后期或恢复期而有咽喉不利者。

  53.猪苓散方证

  猪苓散方:猪苓、茯苓、白术各等份。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方解〗三物均为利水药,但茯苓、白术均主水在胃,而猪苓则主渴,合而为方,温中利水,故治胃中有水饮、渴而小便不利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3条: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解读〗饮上于膈则呕吐,故谓呕吐而病在膈上。吐后胃中干则思水,此时则呕亦必解,应急给少量水喝以和其胃。如果思水喝少量水仍不愈者,用猪苓散治疗。

  【讨论归经】猪等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呕渴而小便不利者。呕吐后,饮去胃中干则思水而呕止,如果饮多水聚则呕易反复发作,以是呕渴往复,无有已时。猪苓散止渴逐饮,为此证最理想的治疗手段,此即所谓治属饮家者是也。

  54.泽泻汤方证

  泽泻汤方: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方解〗泽泻与白术虽均属利尿健胃药,但泽泻性寒,宜于热证,而白术性温,宜于寒证。泽泻较白术尤长于治水毒性的头冒眩,今取二药合用,故治里虚胃中有水饮,小便不利而冒眩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5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解读〗心下有支饮,即胃中有水饮,谓为支饮者,以头冒眩,为水上迫的证候也,泽泻汤主之。

  【讨论归经】泽泻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心下停饮见眩晕、小便不利者。头目眩晕是常见证,本方证常见于内分泌功能失调、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伴有心下停饮和小便不利者。

  55.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证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方解〗本方是由甘草干姜汤加味而成。茯苓、白术并用,温中祛寒,故反治便自利。干姜重用,伍茯苓、白术更治湿痹,因此本方治肾着而腰以下冷痛,故又称肾着汤。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第16条: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解读〗古人以腰属肾,湿痹在腰,故名为肾着。腰背寒湿,故其人身体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肿状,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与一般的水气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饮食如故。病在下焦,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此病多由于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而久久得之者,宜以甘姜苓术汤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腰冷重小便自利者。以腰冷重为本方的主证,用于腰痛水肿以及遗尿等证均有验。本方尤善治遗尿,如治验:刘某,女性,16岁,文化大革命时外地串联学生,初诊日期1966年10月19日。自8岁遗尿,经中西医久治无效,串联至此,特来求医。自感无特殊不适,惟腰稍酸沉,苔白润,脉细缓。证属寒湿下注,治以温化寒湿,予以甘姜苓术汤:茯苓12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炙甘草6克。结果:上药服2剂症已,12月1日特来索处方以备后患。

  56.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证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方解〗茯苓利尿驱饮,杏仁下气定喘,甘草缓急,故此治心下有水气、痰饮而短气喘急、小便不利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6条: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解读〗由于里虚寒致气逆满于胸中则胸中气塞,里寒水阻于上心下则短气,这种情况可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亦可用橘枳姜汤治疗。前者着重利水偏于治短气,后者着重抗偏于治气塞,临证据主从择一而用之。这里要明白,胸中气塞,当亦必短气,而短气亦必有胸中气塞,故临床须审其主从,即气塞而短气者,宜橘枳姜汤以行气,气平则短气亦自已;短气而胸中气塞者,宜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利水,水去短气止,而胸中气塞亦自消。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短气胸闷、小便不利者。

  57.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证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茯苓四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细辛三两,五味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半升,日三。〖方解〗本方由苓桂五味甘草汤去桂枝加干姜、细辛而成。细辛、干姜温中逐饮,五味子性酸温,益气止咳,并敛细辛、干姜的辛散,这三味常在一起配伍治寒饮咳逆。茯苓、甘草亦益气化痰祛饮,故五味配合,共治病属太阴里寒的痰饮咳而胸满

  【歌诀】苓甘五味姜辛汤,病属太阴里寒方。冲气不显胸满甚,温中逐饮祛寒凉。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痰饮咳嫌病》第37条: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治其咳满。〖解读〗本条是接前第36条而说,服苓桂五味甘草汤后,则冲气即低,但因里寒饮盛未去,故咳逆不减反更感胸满,因此去治冲气的桂枝,加驱寒饮的姜辛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里虚寒絲证咳而胸满、口不渴者。本方证常见于慢性咳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无表证,而属太阴里寒证者。

  58.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证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茯苓四两,甘草(炙)二两,细辛二两,干姜二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方解〗本方是由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而成。半夏逐饮止呕,降逆治咳,加于苓甘五味姜辛汤中,故治疗该方证见饮多而呕逆者。

  【歌诀】苓甘五味姜辛夏,咳满暂止冲气发。痰饮在里无表证,治疗支饮效可夸。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8条: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解读〗本条是接前苓甘五味姜辛汤方证而说,服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则咳满即止,但患者又感口渴、气上冲,这是因为细辛、干姜为驱寒逐饮的热药,服后痰饮去,同时胃中燥,故感到口渴。但没多久口渴又消失了,这是心下有支饮的缘故。支饮容易出现饮逆上冲而见眩冒,眩冒和呕的成因都是饮逆上冲,两者多同时并见,故谓冒者亦必呕,这种证是因水饮重,所以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半夏,以去水饮。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咳而胸满、吐稀白痰、头晕呕逆者。本方与苓甘五味姜辛汤方义相同,凡遇前方证痰饮重者即可用本方。

  59.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茯苓四两,甘草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杏仁(去皮尖)半升。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方解〗本方是由苓甘五味姜辛夏汤加杏仁而成。杏仁温化寒饮、降逆止咳,这里主要用其逐水气,故本方的适应证是芩甘五味姜辛夏汤证而有浮肿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9条:水去阻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解读〗本条是接前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方证而说,服该汤后,则水饮去而呕即止,因患者身体浮肿,故加杏仁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本证是水饮外溢的浮肿,一般多用麻黄发表行水,但患者有手足痹、血虚证,故不用麻黄而用杏仁。如果误用麻黄发汗,则加重血虚,使患者出现厥逆,这是因为麻黄损伤了人体津液的缘故。〖按〗这里又出现“发其阳”,从文义上看,就是发其津液。夺汗则亡血,故血虚者不可发汗(发其阳、津液),麻黄尤当严禁。由本条说明,可知杏仁有代麻黄以驱水气、治浮肿作用。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兼见头面、四肢浮肿者。本方应用与苓甘五味姜辛夏汤相似,而以见头面、四肢浮肿为辨证要点。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咳喘,如治验:黄某,女,38岁,1966年2月12日初诊。咳嗽已半个月不愈,咳吐白痰,咽痒胸闷,口干不思饮,鼻流清涕,颜面浮肿,大便溏稀,日行1~2次,舌苔白腻,脉滑右寸浮。此属寒饮内盛,外溢于表之证,治以温中化饮,稍佐解表,予以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细辛6克,干姜6克,五味子10克,清半夏12克,杏仁15克。结果:上药服1剂咳即止,3剂后浮肿消,他症也渐好转。

  60.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方证

  苓甘五味姜辛夏仁黄汤方: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三两。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半升,日三服。〖方解〗本方即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再加大黄而成。大黄苦寒清热、泻下攻实,有通便作用,这里主要用其通便作用,来治疗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证兼见大便难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40条:若面热如醉状,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解读〗本条是接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而说,若兼见面色如醉状,这是因为里有寒饮又见胃热上冲熏蒸颜面的原因,故治疗在前方中加大黄以下其热。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垔杏汤证兼见上热而大便难者。本方证为太阴阳明合病,慢性支气管炎出现本方证的机会颇多,尤以老年患者更多见,也见于青壮年,如治验:王某,男,43岁,1966年1月31日初诊。自幼咳喘,反复发作,今咳喘月余,吐白痰多,晚上喘重,不能平卧,胸闷心烦,口干不思饮,大便干结,小便如常,舌苔白腻,脉弦细。证属寒饮内停,郁久化热,呈太阴阳明合病,治以温中化饮,佐清阳明,予以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6克,细辛6克,半夏12克,杏仁12克,大黄6克。结果:上药服1剂自感喘已,继服2剂咳痰大减。二诊改半夏厚朴汤加味3剂,自感无不适。

  61.葵子茯苓散方证

  葵子茯苓散方: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方解〗葵子,即冬葵子,味甘,寒,《本经》谓:“主五脏六腑寒热五癃,利小便”。可知有强壮作用,与茯苓为伍,用治里虚水停的妊娠有水气、小便不利者最为稳妥。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第8条: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解读〗妊娠由于里虚小便不利,往往水气外溢而浮肿,组织中有水气,故身重。身如被水,则卫气不利而洒淅恶寒,里亦有饮,故起则头眩,宜以葵子茯苓散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妊娠浮肿、小便不利者。本方不只用于妊娠浮肿,男性、女性非妊娠者有是证者皆可用之。又据小便不利,用于泌尿系疾病皆可。

  62.皂荚丸方证

  皂荚丸方:皂荚(刮去皮,酥炙)八两。上一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以枣糕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方解〗皂荚辛温,下水利窍,佐用枣糕以缓其峻猛,故治里虚寒饮阻滞而咳逆上气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7条: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解读〗里有痰饮故时时吐浊痰,坐位时饮气能舒,卧则饮逆气迫,故呈但坐不得眠状态。此咳逆上气为痰饮所引起,宜用皂荚丸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里寒咳逆上气吐痰者。急、慢性咳喘病吐痰多者。

  63.蜀漆散方证

  蜀漆散方: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份。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方解〗蜀漆,味辛,平。为常山的嫩枝叶,即常山苗。其功能为引吐除饮,为截疟要药。云母,《本经》谓:“味甘,平。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为补中镇静之药。龙骨,味甘,平。《本经》谓:“主咳逆,…小儿热气惊痫”。《别录》谓:“疗心腹烦满,…养精神,定魂魄,安五脏”。可知亦为补中镇静之药,故本方治里虚寒饮的牝疟胸腹动悸或烦惊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疟病》第5条: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解读〗心为牝脏,心为痰阻,则多寒少热,因称之为牝疟,宜以蜀漆散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腿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疟寒多、热少者。本方与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都治牝疟、疟多寒或但寒不热,但三方主治功能各不相同:本方主在逐饮化痰;牡蛎汤主在解表化饮;而柴胡桂枝干姜汤主在和解半表半里而祛寒饮。可见症病的治疗,因表现的病位不同而用不同的方药。

  64.柏叶汤方证

  柏叶汤方:柏叶、干姜各三两,艾叶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按〗《外台》引张仲景《伤寒论》作:“青柏叶三两,干姜二两切,艾三把,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别绞取新马通汁一升,相合煎,取一升,绵滤之,温分再服”。马通是马尿汁也,一方有阿胶,无艾。〖方解〗柏叶为一凉血止血药。马通汁即马粪取水化开,以布滤汁澄清,此物亦善治吐衄,故本方实一强有力的止血药,但性偏温,宜于寒证,而不宜于热证。又马通汁秽臭难服,可以黄土汁代之,或加阿胶更佳。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6条: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解读〗服诸止血药而还吐血不止者,宜以本方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吐衄下血、烦热腹痛而脉无力者。

  65.红蓝花酒方证

  红蓝花酒方:红蓝花一两。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去再服。〖方解〗红蓝花即红花,有西红花(又称藏红花)、草红花之分。为辛温活血药,用酒煎则活血作用更强,因此本方有活血通经止痛作用。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16条:妇人六十二种风,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解读〗六十二种风不详。魏念庭谓:“此六十二种之风名,不过风之致证多端,为百病之长耳!不必拘于其文而凿求之”。腹中血气刺痛是其主症,红蓝花有活血止痛作用,用治血气腹中痛当有验。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腹痛、身痛属刺疼痛有定处者。

  66.雄黄熏方证

  雄黄熏方:雄黄。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方解〗雄黄,为含硫化砷的矿物药,《本经》谓:“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可见有杀虫、解毒作用,外用烧烟熏患处,即起解毒、消炎作用,宜于湿热甚烂于下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第12条:蚀于肛者,雄黄熏之。〖解读〗蚀于肛者,是指溃疡、糜烂一类的疮疡在肛门部位,可用雄黄熏之的外治法。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肛门溃烂、湿疹皆可用之。

  67.蛇床子散方证

  蛇床子散方:蛇床子仁。上一末之,以白粉(即铅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方解〗蛇床子苦平,有温子脏、逐寒湿、疗阴中肿痛等作用。铅粉杀虫、杀菌,合为坐药,当治阴中寒湿下白物或阴中痒,今所知滴虫、真菌等引起的阴道炎有验。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20条: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解读〗阴寒,即阴中寒,暗示有白物或湿痒诸症,宜温中坐药,本方主之。〖按〗仲景对外用药亦注意辨证,苦参属阳明,本方属太阴,对比研究可自明。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妇人阴部寒湿肿痛,或瘙痒下白浊者。阴道滴虫、真菌性阴道炎本方有效。改用蛇床子煎汤坐浴也佳。

  68.肘后獭肝散方证

  肘后獭肝散方:獭肝一具。炙干,末之,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方解〗獭肉皆寒,惟肝独温,故尤宜冷劳,又主鬼疰一门相染,总属阴邪,须以正阳化之耳。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附方(二):肘后方獭肝散:治冷劳。又主鬼疰,一门相染。〖解读〗冷劳所指何证不明,由一门相染来看,似指肺结核之类病,昔某老中医曾制为丸药治疗是病,但疗效并不理想。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可试于肺结核等虚寒性疾病。

  69.诃梨勒散方证

  诃梨勒散方:诃梨勒(煨)十枚。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方解〗诃梨勒,又名诃子,为一温性收敛药,有止下利、除冷气的作用,故宜于里虚寒胃肠气虚、消化不良而下利气者。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47条:气利,诃梨勒散主之。〖解读〗气利是指下利、矢气并作,也即水与气并下,是胃肠虚寒的原因,故用性温收敛的诃梨勒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从本条可知诃子常用于虚寒性腹泻,是为人皆知的。而藏医广用诃子治许多病,如感冒、咳嗽等都离不开诃子。临床常用于虚寒性的咳嗽、咽痛等疗效确佳。

  70.鸡尿白散方证

  鸡尿白散方:鸡尿白。上为散,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温服。〖按〗关于本方的服法,仲景未曾提及煎煮,可能是生用,而《肘后方》云:“以水六合,煮三沸,顿服之”。《外台》同。可供参考。〖方解〗鸡屎白,《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消渴、伤寒、寒热”。可见为一滋润性解热药。由于本方之用,更知有治转筋的特能。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第3条: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解读〗其人臂脚直,是形容转筋症状表现;脉上下行,微弦,是转筋的脉象表现;转筋入腹者,是说转筋甚者则自脚上入于腹。这种转筋可用鸡屎白散治疗。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乍冷乍热的刺激、或汗出多、或腹泻、或缺钙等原因,而使局部筋脉失调均可致转筋发作,轻者不久自已,剧者上入腹、急痛不已者,可服本方治疗。惜鸡屎白城市药房多不备,因而本方用之甚少。农村即有自喂食高粱米于鸡、收集鸡屎白用之者,不但治疗转筋,还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等(鸡屎醴、各类胆汁均有良效,详见《黄河医话》),后世仿《素问》鸡屎醴治鼓胀,与此相类,其药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71.蜜煎导方证

  蜜煎导方:蜜七合。上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之,当须凝如饴状,拨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方解〗原方后说明有:“凝非仲景意,已试甚良”。以蜜做栓剂,可润滑大肠、肛门,用于非热结,不可苦寒攻下的大便难者。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233条: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解读〗阳明病,本自汗出,即便微恶寒而表未解,亦宜桂枝汤微汗解之。若复以麻黄汤发其汗,则益使津液亡失。汗出多者,小便当少,今反自利,此为津液内竭,胃中干,故令大便硬,此与热盛于里的燥结不同,大便虽硬亦不可攻之,当须使其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如热明显者,可用土瓜根或大猪胆汁导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适宜里虚寒大便硬结者。本方可见于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体虚便秘,亦宜用于小儿便秘,如孙溥泉医案:孙某,男,3岁。经常三四天不大便,排出困难,欲便不能时,患儿急躁,头汗出,蹦跳哭闹不止。1971年秋,先服少量牛黄解毒丸,能通一次干屎,但不服药仍三四日不大便。据《伤寒论》蜜煎导法,作蜜挺大如指长2寸许,当温时,纳谷道中,5分钟后放屁不断,然后大便小半碗,用此方后,大便半月未干,又大便干时复用蜜煎导法,其3次而愈。

  72.烧裈散方证

  烧裈散方: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方解〗以证测药,本方当有强壮利湿作用。有人推理,烧灰中含有激素样物质,当否,待一步研究。

  【解读仲景原文】《伤寒论》第392条: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解读〗伤寒病新愈,里虚而多停饮,余热未尽,若男女相交,则男病可传之女,女病可传之男,谓之阴阳易。其人身重为有湿,少气、少腹里急为有水;或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为津血虚于下。热上冲胸,为水和热伴气上冲之故;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为水热冲逆、冒眩之征象。此证可用烧裈散治之。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獅辨】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身重、乏力、少腹拘急者。伤寒新愈,身犹带菌、病毒,男女亲密接触或可传染,古代用烧裈散治疗,1973年长沙出土的《汉墓帛书》也有记载,近代亦有报道,如何复东医案:张某,女,24岁,1996,6月3日初诊:10天前房事后出现头晕,颈项困重无力,身疲体乏,少腹拘急,四肢麻木不适,严重时自感有一股热气从腹部上冲至胸,同时伴心慌、气短、四肢拘挛不能舒展。曾做B超、胃电图、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服中西药无效。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血钾、钠、氯、钙、镁,心电图均正常。西医诊断为癔症。先后用中药桂枝加桂汤、百合地黄汤没西药治疗1周,患者病情如故。遂请何复东主任医师会诊。经仔细询问病人,参会四诊后指出,患者发病于房事之后,根据临床症状,符合《伤寒论》阴阳易之病机,可用烧裈散治疗,即嘱患者丈夫剪下房事后的内裤前裆处,烧灰,开水冲服,日服1次,并停服其他中药。用药2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精神振作天后诸证消失。半年后偶遇,言出院后病情未复发。

  类似治验历代皆有撤,其科学性有待考证。

  四.太阴病方证小结

  以上72方证,是仲景论广《汤液经法》等古代方证,而归类为里阴证亦即太阴病。这些方药皆为补中祛寒为主,但其中有兼祛饮、祛瘀,或益津养血者,应治疗中虚寒饮、或瘀血、或津血虚证,以是可知,仲景所述的六经的太阴病概念,当是里虚寒、或夹瘀、或夹饮、或兼津越证,总之,为里阴证。 值得注意的是,传世各版本的《伤寒论》,太阴病篇只有8条文,而且大多不是论述真正太阴病证治,而是论述合并证证治者。本属太阴病的证治,多出于少阴篇中,仲景当另有深意,即少阴病极易传太阴,出现呕吐下利虚寒证,胃气复则生,胃气绝则死,故人之病死,大都在太阴病这个时期。为治之道,只有四逆辈温之大法。篇中论治,只出此原则一条。而多数具体证治散在于各篇及《金匮要略》各篇中。古人认病,先是八纲,不是在表即是在里,病在表为轻,在里为重。因此,仲景论述表证和里证的方证为最多,不但有救急四逆辈,而且还有善后调理众多补益祛邪方。从方以类聚看,这些方药皆是治疗里阴证者。也就是说,仲景太阴病的实质即为里阴证。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72方证是我们的归类,其中是单纯太阴者,亦有太阳太阴合病者,亦有太阴阳明合病者,亦有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者,及与少阳等合病者,归类方法主要依据论中条文及方药组成,但有不少条文过于简单或缺如,无奈只得以药测证,故有的方证不一定归类确切,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