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术】谈谈髋关节内手术!

 送玫瑰的手 2016-10-26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2014年第12期

导读:髋关节的关节囊近端附着于髋臼缘,远端附着于股骨颈基底,关节内结构除髋臼与股骨头之外,还包括全部股骨颈。在髋关节手术中,我们需要充分显露髋关节所有结构方得以观察和处理髋关节内的畸形和病变,例如:股骨头骨折、股骨髋臼撞击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股骨头骨骺滑脱(slipped capital femoral epiphysis,SCFE)、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关节内畸形与疾病,但是髋关节脱位后引发股骨头血运损伤和股骨头坏死很常见,是关节外科医生最担心的手术并发症。自2001年Ganz等首先报道外科脱位技术作为髋关节良好视野和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以来,该技术在髋关节内手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该手术入路,我们可以全方位显露髋关节内和股骨头颈区域的各种骨性和软组织结构,安全有效地开展股骨头颈和髋臼内的矫形手术与病灶清除,完成许多以往望而却步的手术。目前在我国能够掌握这种手术技术的医生较少。本期重点号围绕髋关节外科脱位这一主题,介绍了该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希望有更多的医生学习和掌握。



股骨头的主要血管解剖


既往股骨头主要血供被认为是来自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发出的环绕在股骨头颈交界处的基底动脉环并以此发出数条侧骨骺动脉以及圆韧带动脉。1965年Sevitt和Thompson为研究股骨头的血供来源,对57侧新鲜尸体的股骨头颈以及圆韧带进行不同组合不同深度的切断之后做股动脉灌注造影,证实圆韧带动脉对股骨头血运供应微弱,没有临床意义。同时发现当股骨头颈交界处从下向上切断90%,仅保留股骨头颈在上端的连续时股骨头动脉灌注良好;当股骨头颈交界处上端被切断时股骨头血运完全丧失。说明股骨头颈交界上端血管对股骨头血运的重要性。Gautier等[6]通过对24例新鲜尸体做动脉彩色硅胶灌注发现起于股动脉的旋股内侧动脉(medial femoral circumflex artery,MFCA)于髂腰肌与耻骨肌间,经闭孔外肌与短收肌之间到达髋关节后面,其终支在股方肌深侧沿闭孔外肌下缘向外上至转子窝,最后跨过闭孔外肌腱浅面或深面直接延续为MFCA的深支。MFCA深支通过股骨颈外上方在股骨头颈交界处进入股骨头(图1)。MFCA深支是股骨头血供的命脉,仅靠MFCA深支即可保证股骨头的血供,而如果任何原因伤及股骨头颈交界处外侧MFCA深支进入股骨头的穿支,股骨头的血供基本丧失[6]。这一结论在Sevitt和Thompson[5]的研究中得以佐证。因此,保护好该血管进入股骨头的穿支是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的核心。



手术技术


基于股骨头的血管解剖原理,Ganz等[4]提出了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1)股骨头的血供主要来自MFCA深支,并从股骨头颈交界处外上方进入股骨头。(2)应用大转子截骨并向前翻转,保持大转子后方外旋肌群的完整性,使在其中穿行的MFCA得以保护。(3)髋关节前外侧切开关节囊并脱位,避免损伤该血管进入股骨头的穿支。(4)如果需要显露股骨颈等更广泛的区域,可切除大转子基底面后上方1/3的松质骨并做骨膜下剥离,保持骨膜的完整性以保护外旋肌群在大转子后方附丽点和穿行其中的MFCA深支不受干扰,形成软组织血管瓣。该软组织血管瓣由于从骨组织上被完整剥离出来,使穿行其中的血管既受到软组织的保护而安全无忧,又因为软组织血管瓣脱离骨性附丽而游韧有加,这样在股骨头和髋臼之间,特别是股骨颈区域可产生至少11 cm的安全操作空间,提供大约360°的股骨头、颈以及完全的髋臼视野。该手术技术被称之为“软组织血管瓣延长”技术[4,6-7],是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的扩充,也是股骨头骺滑脱复位术,股骨颈截骨术以及股骨缩头手术等关节内手术的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


(一)常规外科脱位技术


患者取侧卧位,选择Kocher-Langenbeck切口[8],切开阔筋膜。然后将大腿内旋,找到臀中肌后缘和大转子的后上方转子窝。用摆锯做一个厚度约为1.5 cm左右大转子截骨,注意保持大转子窝旁骨组织的完整性,避免损伤其下方走行的MFCA深支(图2)。将分离的大转子连同臀中肌推向髋关节前方(图3)。从关节囊后下方向前上方剥离臀小肌,注意保护或小心切断梨状肌腱,因为其下方即有支配股骨头的MFCA深支穿行。显露关节囊的前部、上部和后上部。为了避免损伤MFCA在股骨头的穿支,需要沿着股骨颈长轴在大转子的前方纵形切开关节囊,之后呈“Z”形在关节囊在股骨颈内侧的附丽处切开并延长,在髋臼交界处转向后方切开股骨头上后方的关节囊(图4)。切开关节囊时应注意保护切口下方的股骨头软骨和关节盂唇结构。极度屈曲外旋股骨,剪断圆韧带,股骨头即可脱出(图5)。由于圆韧带动脉并非股骨头血供的主要来源[5,9],圆韧带在股骨头的残留部应被切除而不会影响股骨头血运。在髋臼前方和下方横韧带处放置骨撬,此时全部髋臼和股骨头颈结构完全显露清楚,能够行髋关节内病灶清除,盂唇修整以及股骨头凸轮的修整等手术操作。



为了证明股骨头的血供是否存在可以在脱位的股骨头上钻一个小孔。修整完股骨头颈交界的骨赘或凸轮后,松质骨表面的渗血,也能提示股骨头血供良好。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多普勒血流测量仪可以了解股骨头血液灌注的动态分布图[9]。为防止关节软骨干燥,可以持续使用林格乳酸盐溶液冲洗关节软骨[10]。髋关节内手术操作完成后,牵引下肢,屈膝、内旋即可使髋关节复位。缝合关节囊不能过紧,否则会可以增加支持带血管的张力,从而导致股骨头血流灌注下降[9]。可用2~3枚35或45 mm皮质骨螺钉固定大转子截骨块。


(二)髋关节外科脱位、软组织血管瓣延长技术


对于髋关节内的复杂操作,例如:扁平髋的缩头术、股骨头骺滑脱的复位术、股骨颈截骨术等复杂手术,上述的显露方法由于小旋转肌完全附丽于大转子的骨质上,穿行在其中的血管被骨和肌肉组织束缚,这种状态下显然给术者的操作空间有限。如何在充分保护股骨头血运的条件下使软组织血管瓣能够进一步游离,给术者更大的操作空间?解决方法是在大转子截骨后,继续在截骨面的后上1/3斜行切骨,行外旋肌在大转子后方附丽点的骨膜下剥离,保持骨膜组织和外旋肌附丽的完整性,骨膜的完整保护了穿行血管的完整,外旋肌脱离骨性附丽使其移动幅度大大增加(图6)[6]。由于穿行在外旋肌中的MFCA深支的松弛度明显升高,在股骨颈和周围结构的手术操作的空间增大,安全度异随之增加。


髋关节外科脱位的适应证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对于髋关节囊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尽管目前髋关节镜技术在不断发展及普及,但髋关节镜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只能处理盂唇损伤、FAI、关节内游离体、滑膜病变等,不能在动态情况下观察股骨髋臼的撞击,而且操作技术较为复杂,神经牵拉损伤[11-13]、关节软骨损伤[14]的并发症时有报告。以往,我们通过外科脱位技术可以处理包括髋关节表面置换、髋关节滑膜切除、FAI、盂唇撕裂、股骨头骨折等关节内病变。现如今,外科脱位联合股骨颈软组织血管瓣延长技术可以处理SCFE、扁平髋等股骨头畸形的矫形(缩头术)、股骨颈截骨手术等复杂畸形矫形手术。未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软骨移植等[4]。


近年来髋关节外科脱位的临床应用


(一)FAI


20世纪90年代Ganz和其他研究者系统、全面地研究、总结了FAI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明确指出FAI是造成髋关节骨关节炎的重要原因[4,15-17]。对于关节畸形明确,骨关节炎早期的患者可以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充分显露髋关节的结构,手术时可判定病灶严重程度、范围、部位,还可以动态观察髋关节活动与FAI之间的联系。对于凸轮型撞击的患者来说,脱位后能够充分修整髋臼盂唇和切除股骨头颈处骨突,消除撞击因素,而钳型撞击征的患者可以通过切除部分骨性髋臼缘,修整并重新固定盂唇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术中还可随时活动髋关节,观察撞击是否解除彻底[4,18-19]。文献中提到使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处理FAI,中、短期随访70%~80%效果优良[20-25]。Tannast和Siebenrock[26]报道使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处理FAI,中、短期随访结果91%效果优良。


(二)SCFE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青少年SCFE越来越受到小儿骨科及髋关节外科的关注,其早期诊断以及及时治疗对预后十分重要。文献报道以往的股骨头骺滑脱复位手术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0%~100% [27],因为惧怕切开复位后股骨头坏死,有些医生往往采取原位固定,把希望寄托于股骨头颈潜在的塑形能力[28-31]。然而,SCFE所致头颈部畸形导致FAI,可致关节软骨损伤,可过早出现骨关节炎[32-33]。由于股骨头骺滑脱能够在滑脱的交界面形成骨痂而严重影响头骺的复位,因此在保证股骨头血运的情况下切除骨痂和股骨颈短缩是纠正头骺畸形,达到滑脱头骺的解剖复位的关键所在。Leunig和Ganz[34]将髋关节外科脱位及软组织血管瓣延长技术和Dunn头骺滑脱复位术相结合,他的40例SCFE患者接受了这种改良的Dunn复位术,切除骨痂、修整头骺界面、短缩股骨颈、复位头骺并予以稳定的内固定。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其中30例患者平均随访5.4年,10例患者平均随访2.2年。结果优异,无一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我们在Ganz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5例严重头骺滑脱患者的复位手术,均达到满意的解剖复位,近期效果良好。


(三)股骨颈截骨术


股骨粗隆间和股骨粗隆下内翻、外翻或旋转截骨术是治疗股骨近端畸形的常用手术方法。但是,对于髋关节内畸形,例如股骨头骺反向滑脱等关节内畸形的患者,在股骨颈或股骨头基底做截骨会更准确和简单。在软组织血管瓣延长技术的保障下,这种手术成为可能。通过做股骨头下截骨,使外侧滑移的头骺复位,股骨头颈力线恢复正常。


对于部分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坏死范围局限在股骨头负重区以及头的前侧,而股骨头后方的骨质正常。Sugioka 1978年提出转子间股骨头向前旋转截骨术将正常的股骨头后侧旋转至负重区,坏死区域从负重区旋出。由于该手术截骨部位在转子间,手术中旋转并不容易。在软组织血管瓣延长技术的保障下,在股骨颈基底做旋转接骨使整个手术过程更加简单,旋转的准确性更高。


(四)股骨头缩头术


股骨头大头畸形、扁平髋畸形等先天或继发畸形造成股骨头变大或变扁,有些股骨头呈蘑菇头样改变,伴有/不伴有髋关节的覆盖不全。即使能够纠正髋臼的覆盖不良,超大或扁平的股骨头很难被相对小的髋臼容纳,获得满意的覆盖。基于对股骨头血供的理解,股骨头外侧半由MFCA深支支配,股骨头内侧半由MFCA内侧支提供。因此,在内外侧血管完整的条件下将股骨头劈开后再闭合到一起是安全可行的[34]。该技术常与髋关节周围截骨术及股骨大转子下移术(又称股骨颈相对延长术)联合实施。在Ganz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已完成了股骨头缩头手术9例。


(五)8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髋脱位的切开复位关节囊成形术。


8岁以上儿童与青少年髋单侧关节完全脱位患者由于手术复位的效果不佳,长期以来的治疗选择是等待未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在20世纪初,Colonna[35]通过髋关节术前牵引,手术切开复位,将关节囊包绕缝合到股骨头,髋臼加深使股骨头复位对髋脱位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是由于股骨头坏死率较高,一旦出现坏死手术即告失败。Ganz等[36]通过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改良Colonna关节囊成形术,完全避免股骨头坏死的术后并发症,髋臼的修整使用髋臼锉,使髋臼成形更加完美,并获得了最长20余年良好的手术效果。自2012年始,我们在Ganz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已完成40余例手术,并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第髋关节外科脱位并发症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髋关节脱位最主要的并发症[4]。2009年,Rebello等[37]报道:57例接受通过髋关节外科脱位、软组织血管瓣延长进行髋关节矫形手术的患者中,4例(7%)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其中3例为稳定型SCFE的关节内矫形手术,1例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他考虑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能与关节畸形严重、手术及脱位时间长,稳定型SCFE后方瘢痕组织的牵拉增加血管瓣张力有关,但他仍然肯定了外科脱位技术的效果及安全性。Ganz等[4]还报道了大转子截骨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异位骨化、坐骨神经损伤等术后并发症。我们认为掌握髋关节的解剖,熟悉手术操作过程及要点,熟练、轻柔的手术操作是保证避免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基础和前提。


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及软组织血管瓣延长技术的优异效果及可靠的安全性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可以设计并完成在以往无法想象的手术。这些手术延长了患者髋关节使用寿命,推迟了人工关节置换时间,大大提高成人髋关节畸形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病痛和社会负担,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掌握了该技术,就像得到了一把通向髋关节矫形外科更高领域的钥匙。希望通过介绍这一手术入路,让国内更多的髋关节矫形医生更进一步认识、了解保髋理念及这项技术,进而掌握并应用到临床,提高国内保髋领域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略)


转自:医学界骨科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