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昵称2074006 2016-10-26

依附理論是近年來探索愛情關係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這個理論最早來自於嬰兒和母親的互動關係,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漸漸地被帶到了成人伴侶世界當中。我將以一系列的文章介紹這個理論,從它最初的樣貌到近期的研究結果,並提出一些可能可以應用在生活中幫助自己找回安全感的方式。

mother-kissing-baby-87129433012057t

依附理論最早來自於母親與嬰兒的關係研究,近年來則拓展到成人伴侶關係之中。圖/Public Domain Picture

關於愛情的研究,有一個長期被重視的理論,就是所謂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關於依附理論近年來的研究,海苔熊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重新擁抱安全感:近年成人依戀的研究趨勢,可以給大家做為參考。而本文作為此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將帶領讀者簡單了解依附理論的起源,以及近年來的研究發展方向。

鮑比:依附理論的始祖

依附理論最早是由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來的。根據鮑比的看法,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來的產物:小孩子一出生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通常是媽媽),藉此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並發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動的方式,用來探索這個世界,並學習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參與社會關係[1]。這就好像小鴨子在出生之後,就會跟著第一眼看到的東西走一樣(所謂的銘印現象,imprinting),就是為了要讓小鴨子能夠追隨母親,讓牠們能夠獲得保護[2]。

根據鮑比的理論,依附並不只是影響小孩子和母親互動的關係,而是終其一生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當人們有需求,需要尋求幫助時,我們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例如家人、朋友、伴侶)[3],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和伴侶的互動──我們期望伴侶在需要時是可得到的(available)對自己的需求是敏感的(sensitive)對自己是支持的(supportive);如此一來,讓人們能夠應付壓力情境、維持自尊(self-esteem)、維持情緒穩定(emotional stability)、建立相互滿意的關係[1, 3-6],舉個例子來說,當今天你遇到挫折時,無論是打球打輸了、考試成績考不好、社團開會遇到一大堆麻煩,或是在公司裡面被老闆罵到臭頭,你一定很想找你的伴侶聽你抱怨一番,告訴你一聲「寶貝辛苦了」,因為我們都希望我們的伴侶是能夠在我們有需要時,給予我們正向的支持。

而鮑比把所謂的依附系統稱為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6]──我們會從我們和他人的互動過程中學習,漸漸地形成對自我和對他人的知識(心理學家稱之為基模,schema,一個與社會互動的準則),來做為未來和外界環境互動時的參考。當我們和對我們而言重要的對象互動時,對方總是可獲得的、敏感的、支持的時候,我們就會充滿安全感,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他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如此發展出來的內在運作模式就是對自我和對他人的正向運作模式;但是當安全感未被滿足時,我們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是值得被愛的,以及他人是否會愛我們,此時我們就會採取不安全的依附策略(後代學者稱為次級依附策略,secondary attachment strategy),也就是所謂的焦慮型依附策略逃避型依附策略

安斯沃斯:嬰兒與母親的依附關係

關於鮑比的依附理論,發展心理學家瑪莉.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進一步設計實驗來進行驗證,安斯沃斯與她的同事編製了所謂的「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來測試嬰兒與母親的互動關係。

陌生情境測驗:幼兒會被帶進一個不熟悉的房間當中,房間中擺滿了玩具。當母親在場時,幼兒會被鼓勵去探索周遭環境;但在幾分鐘後,一位陌生人會進來,接著母親會離開。在經過這次短暫分離之後,母親又會回到現場。研究人員要觀察的是,母親離開房間以及重回房間時,幼兒的反應如何?根據她們的觀察結果,幼兒的反應主要可以分成三種,分別稱為: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不安全依附─迴避型(Anxious-Avoidant Insecure Attachment)安全依附─焦慮/矛盾型(Anxious-Resistant Insecure Attachment)

其中,安全型依附的幼兒,會在母親在場時,將母親做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心理學家稱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當母親離去之後,幼兒會變得很沮喪,但是當母親返回時,幼兒會去接近母親並感到很快樂。不安全依附─迴避型則會和母親顯得疏遠,母親在場時無視母親,母親離開時也不會產生明顯失望的情緒,母親再次回來時也不會去尋求母親支持。不安全依附─焦慮/矛盾型的小孩,則會在母親離去時顯得相當不安與焦慮,但在母親回來時,也不會變得特別開心,他們無法輕易的被安撫,同時對母親抱持著憤怒及抗拒;但在此同時,他們又很渴望和母親接觸[7]。除此之外,讀者或許也曾聽過有第四種類型,這種類型的學術名稱稱為紊亂型依附(Disoriented Attachment),這個類型是由瑪莉.安斯沃斯的同事瑪麗?緬(Mary Main)所提出,此類型的小孩沒有特定的反應模式,而是會根據環境來表現出迴避型依附策略或焦慮型依附策略[8]。

哈洛:比物質滿足更深層的需求──依附關係

除了安斯沃斯的幼兒研究之外,研究靈長類的心理學家哈利.哈洛(Harry Harlow)也做了相關的實驗來驗證依附的重要性。哈洛以猴子為實驗對象,他將幼猴關在一個籠子裡,裡面擺放著兩個人造的猴媽媽,一個是由鐵絲做成的,上面綁著奶瓶,另一個則是由布偶做成的,裡面擺著會散發溫暖的設施。

依照當時流行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猴子應當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待在鐵絲媽媽身上,因為鐵絲媽媽提供了奶水,食物是有助於孩子生長下去的關鍵,因此猴子應當會被制約在鐵絲媽媽身上。然而猴子卻將大多的時間都花在布媽媽身上,每天只花三個小時待在鐵絲媽媽身上,甚至猴子在吸允鐵絲媽媽身上的奶瓶時,仍然緊緊抱著布媽媽。這個實驗證實了依附的重要性,即使我們需要食物來餵飽我們,但除了食物之外,我們更需要愛與溫暖的感覺。

哈洛又進一步設計了一個實驗,他將奇形怪狀的玩具丟進籠子裡嚇猴子,這些猴子毫不猶豫地立刻衝回布媽媽身上尋求保護,很顯然的,這些猴子將布媽媽做為他們的安全堡壘(secure base),做為他們探索外界環境的安全基地[9](關於哈洛的故事,可以參考〈恆河猴寶寶和他的絨布媽媽〉這篇文章)。

318109667

即使是在吸吮奶水的時候,恆河猴依然緊緊抱著布娃娃媽媽不放。圖/Deborah Blum(2004)。愛在暴力公園。鄭谷苑譯,遠流出版。

哈珊與薛佛:將依附理論帶到成人愛情世界的心理學家

辛蒂.哈珊(Cindy Hazan)飛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兩位心理學家,則將依附理論拓展到了成人的世界當中[10],他們認為,大人世界中我們和他人互動的方式,就是嬰幼兒時期和父母互動關係的延伸。隨著關係的發展,小時候和父母互動關係中的那些關鍵因素──小孩和父母維持著一定程度的接近性(proximity maintenance)將父母視為提供自己安全感的安全天堂(safe haven),以及將母親做為探索未知世界的安全堡壘(secure base)等,會逐漸演變成為維持和同儕之間的接近性以良好的同儕關係做為保存安全感的安全天堂好的人際關係成了他們願意去探索世界的基礎。而其中約會關係就是成年依附關係的一種展現方式,我們維持著和我們伴侶的接近性,將伴侶的陪伴做為我們安全感的天堂,並依附著伴侶,讓彼此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因此,其實成年時期和同儕及伴侶的關係,就是幼兒依附理論的轉變,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當我們有需求時,我們的好友與伴侶是否能夠在我們身邊(available)、對我們的需求敏感(sensitive)而支持(supportive)?

近代的依附理論:從類別區分到向度區分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的成人依附研究,已經和安斯沃斯當時有所不同:根據心理學家凱莉.布倫南(Kelly Brennan)等人的研究發現[11],依附傾向其實可以分成 2 x 2 的四個向度,其中一軸是焦慮向度,另一軸則是逃避向度,並依此可以分成四個依附類型低焦慮低逃避的安全型低焦慮高逃避的逃避型高焦慮低逃避的焦慮型,以及高焦慮高逃避的紊亂型(後續文章會繼續介紹)。

除此之外,依附風格也會因為不同的依附對象而有差異,我們可能和父母是焦慮型依附,但是和伴侶卻是安全型依附[12],而依附風格也並非不能改變的,例如有一篇從新生嬰兒到新婚的縱貫研究就發現了,雖然有 96% 幼時的安全依附者,長大後仍然維持安全依附,但只有 76% 的不安全依附者,長大之後仍然維持著不安全依附,有大約三成的不安全依附者,能夠在成長過程中轉為安全依附[13]。我也會在後面的文章當中討論,諮商與心理學如何幫助人們找回愛情裡的安全感。

關於依附風格的改變,由於牽涉到許多學術的探討,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孫頌賢老師的《是鴛鴦還是冤家?愛情伴侶中依附風格配對之人際行為對關係品質的影響》這篇論文,裡面會有很詳細的學術研討。

依戀風格

圖/作者繪製

除了布倫南等人的劃分方式之外,金.巴塞洛繆(Kim Bartholomew)與倫納德.霍洛維茨(Leonard  Horowitz)兩位心理學家[14],則將依附理論分成內在自我意象(Model of self)內在他人意象(Trust in others)兩軸,組合成 2 x 2 的四個向度,分別為:對自我與對他人都有正向期待的安全依附型態(secure attachment)對他人有正向期待,但對自己有負向看法的焦慮依附型態(preoccupied attachment)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看法都是負面的逃避依附型態(fearful attachment),以及對他人的看法負向,但對自己有正向看法的排除依附型態(dismissing attachment),相關內容也將一併在下一篇進行介紹。

 

參考文獻:

  • [1]Bowlby,J.(1982).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2nd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Original ed.1969)
  • [2] Lorenz, Konrad (1937).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stinct'. Natural Sciences 25 (19): 289–300.
  • [3 ]Bowlby,J.(1988). A SECURE BAS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4]Bowlby,J.(1979).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London: Tavistock.
  • [5]Bowlby,J.(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3.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 [6]Bowlby,J.(1973). Attachment and loss: Vol.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New York: Basic Books.
  • [7] Ainsworth, M.D.,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 167.
  • [8] Main, Mary; Solomon, Judith (1990).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In Greenberg, Mark T.; Cicchetti, Dante; Cummings, E. Mark.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 121–60.
  • [9] Deborah Blum(2004)。愛在暴力公園。鄭谷苑譯,遠流出版。
  • [10] Hazan, C., & Shaver, P. R. (1994).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Close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Inquiry, Vol. 5, No. 1. (1994), pp. 1-22.
  • [11]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46-76).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 [12]孫頌賢、修慧蘭(2007)。成人依附的測量:成人世界中不同依附對象的測量差異與關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31-51。
  • [13] Crowell, J.A & Waters, E. (2005).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 secure base behavior, and the evolution of adult relationships: The Stony Brook Adult Relationship Project. In K. E. Grossmann, K. Grossmann & E. Waters (Eds.), Attachment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The major longitudinal studies, pp. 223-244.
  • [14]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26-244.

【活動推薦】

1013 活動通-食藥署講座-01 (2)
泛科學食安系列講座第五彈!Pan Sci Talk:食品充滿致癌物?食安新聞讓你心驚驚嗎?
不管打開電視、雜誌、報紙、網路媒體、內容農場,少不了的新聞總是這一條:「xxxx恐致癌。」
我們的身邊真的充滿這麼多致癌物質嗎?油炸、黑糖、烤吐司甚至咖啡,致癌物幾乎無孔不入
想知道這些新聞的正確性嗎?想解開美食暗藏的危機嗎?馬上報名 講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