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对这句话不敢苟同,成年人面对过大的压力,都会产生焦虑、抑郁,更何况是心理承受能力更为脆弱的孩子们呢。现在的家长又常常给孩子赋予沉重的学习负担,导致他们内心愈发愁苦。 作为家长,别说你没有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只要孩子稍微玩一会儿你就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你有没有这么想过?孩子成绩一下滑,你就非打即骂,你有没有这么做过?“××家孩子又考第一了,你看看你!”“爸妈的清华北大梦可就指望你了”诸如此类的话,你有没有说过? 你们在这么想、这么说、这么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有没有想过他们的年纪和阅历是否足以承受这么大的心理负担?有没有想过这些日积月累的负担所带来的压抑感,是否会令他们自暴自弃? 我有一个学生,她的成绩一直很好,经常考第一名,她的父母也自然而然地把对她的要求定为了“第一名”。直到有一天,当她再一次拿到第一名时,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欣慰的是,她选择了求助于我。 “老师,我觉得好累。爸爸妈妈给我的要求是第一名,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可是班里学习好的同学好多,我每天都很害怕他们超过我,考试的时候也生怕发挥失常,每天都活在恐惧中,我该怎么办?” 就是这样一个父母看来很正常的要求,却在孩子心里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我连忙安慰她:“这样好不好,我负责跟他们沟通,把对你的要求改为班里的前五名,你负责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们都相信你绝对有考第一的实力,但是如果没有考第一也没关系,你只需要跟老师保证,这次错的题以后再也不会出错就行,好不好?” 她一下子就笑了:“谢谢老师,我感觉压力一下子就小了很多,您放心,我不会因为要求低了就不好好学习的。” 那以后,她依旧每次都得第一名,笑容越来越多。她还抽出时间参加演讲比赛,还得了奖,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我非常开心,这个决定看来我是做对了。适当给她降低目标,减轻了她的心理负担,让她每天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成绩反而越来越稳定,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全面发展。 这样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不是很好吗?很多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反复强调孩子的成绩一定要好,成绩好了就会众星捧月爹疼娘爱,成绩不好就得被骂被打一无是处。久而久之,在孩子心里就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学习成绩就是我的天,成绩不好,天就塌了,爸爸、妈妈、老师、同学就都不爱我了,我就完了。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能不崩溃吗?成绩一旦不理想或稍有下滑,很有可能击垮孩子脆弱的内心,毁掉一个未来的人才。 其实说到底,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单要教会孩子乐观地看待成绩,家长更要摆正心态。可以说,家长甚至比孩子更需要有乐观的精神!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学习的重要性可以说,但不可以夸张。家长要主动适当降低孩子的学习目标,增加他们的课余活动,比如鼓励他们和小伙伴出去玩,或是和他们一起进行体育运动等。有适当的玩耍,才能有好心情;有充足的锻炼,才能有好身体;两者皆有,才能更好地学习,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才。 (王金战的新浪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