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泽中:理清事,认清人,获得双赢的有效途径

 送钱是二 2016-10-26





马泽中: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北大燕园博思北京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事项上,我付出的很多,可同事付出很少;我帮助同事做了一件他工作范畴内的事情,可是对方并没有对我表示感谢,还觉得很正常。这会让我觉得自己心里很不平衡。



这种心理失衡常常存在于一些小事上,但长此以往会影响到自己整体的情绪,也会导致自己的工作越来越被动。那么如何处理这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呢?


首先,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无论别人和你本人在这个工作中做多做少,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都要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在做事的过程中,也能看到一个人对事情的认知程度。而追责、分好坏,是要排在第二位的。



其次,通过理清事、认清人获得双赢。


作为员工,都希望领导把自己的工作内容划分得越细化、越明确越好。但实际上很多事情的归属和划分是无法很具体很明确的。这时,我们就需要自己来理清事。


 如何理清事呢?


第一,先想想这个事情是什么?这个事情做了,我会不会从中获益——所谓“功不唐捐”,有时候,这个“益处”并不是一个直接可见的结果,却可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第二,我是否在替对方做事?如果这是对方工作范围的事情,你替对方做了,对方有没有表示对你的认同和理解?如果对方没有表示,你要学会主动向对方表达,告诉对方我替你做了某事。就此事双方可以进行沟通,对方是否真的需要你的帮助,帮助的方式,以及双方的责任边界。


第三,如果这个事情没有负责人,看起来可做可不做。但你看到了,它就在那里,那么谁首先来做这件事,实际上体现了是其对团队及自己工作的认同和认可。


那么认清人又指什么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通过事与事的存在而发生和存续的。所以通过理清事就能认清人。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断地认知事件中的相关当事人。


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认清自我,提升自我。事实上,当你做过的事越来越多,你会发现,无形中自己的能力也在一点点地积累,自己在一天天地进步,日复一日,就会从量变上升到质变——优秀的事,一定是优秀的人所做的。而这种优秀,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去积累。



在理清事、认清人的过程当中,我们完成了对事件的处理,完成了认知他人和认知自我的过程。


不必过于计较我多做了什么,别人少做了些什么,因为在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增进了识人的能力,提升着自己的能力、拓展着自己的格局、在成事的过程中获得尊重和认可,实现自我价值感。这就是我所说的,理清事、认清人,会让我们最终达到双赢的状态。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