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诲人不倦的“礼乐”传承实践

 刘军的菩提树常 2016-10-27

——国学共读《论语》第二十六课梳理

第二十六节 述而:传承礼乐的人生命运

2016.10.26

续接上一讲内容,人生要在社会生活中砥砺磨练,掌握入世方法,学习时代经典,使自己更加智慧,在不断的自我提升中寻找自己的幸福,实现自己的幸福。(17~19章)与此同时,还要承担起对文明全面、整体的传承重任,力所能及地将文明的形式及内容,通过最佳的实践路径、以“礼”的原则传授给别人,实现一辈子无憾的“礼乐”人生。(20~38章)(参考《王阳明心学传承文献精编》第150~151页)

【名句摘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二、历史担当——自我修德路上孜孜不倦的文明传承(04~19章)

(七)顺应时代增智慧(17~18章)

(读解)入世就是运用各类合理的方式方法磨练自己的过程,就是对智慧不断追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掌握时代社会交流的基本手段(学习经典文献),增大实现“礼乐”人生的可能性。

(7.17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的時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析:按“礼乐”进步的过程修养智慧人生。)

(7.18原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析:在学习中精细化自己的语言,掌握时代的社会交流基本手段。

(八)快乐人生永自追(19章)

(读解)总结个人入世,快乐进步的一生,就是每个人不断追求、永不放弃文明的一生,可以赶走忧愁、幸福如愿。

(7.19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三、传承有道——继往开来的文明实践道路(20~38章)

(一)个人成长与文明传承息息相关(20~23章)

(读解)君子在入世寻求人生幸福的同时,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做利于文明传承的事,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理性去除各种糟粕(除魅),认识到传承文明的相互性、规律性,顺应历史车轮,促使文明延续。

(7.20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追求知识的人。”(??析: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充实自己。)

(7.21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析:文明有内在的“理性去魅”规律,应当把握理性的继承道路。)

(7.22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析:文明的传承是相互的,学习善者的长处,反省不善者的不足以改正自己,才是正确的文明之路。)

(7.23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析:文明继承的规律性虽体现在个人身上,但根本是历史车轮的推动。)

(二)文明的传承是全面的,有形式有内容(24~25章)

(读解)文明的传承应当是全面的,包括了形态层的才能(文)、形态层的能力应用(行)、内在层的仁爱良心(忠)和内在层的普惠之义(信)。

(7.24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的为人。”(??析:传承文明是无保留的、全面的。)

(7.25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实践,忠诚老实,讲信用。(??析:文明传承有具体的形态——文、行,也有实在的内在——忠、信。)

【拓展】“文、行、忠、信”是孔子用来教育学生的具体内容。这四者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文是指古代文献,这是知识的学习。行、忠、信三者则是道德内容。行指德行,忠信指忠诚信实,这都是指人之道德修养的。行与忠信也有差别。行是外在的道德实践,范围很广,个人的道德行为以及修、齐、治、平的社会实践都包含在内。而忠与信则是内在德性的内容。因此,行、忠、信三者便是包含了“修己以安百姓”、“内圣外王”的儒家为学宗旨。

(三)传承文明的实践路径与方法(26~30章)

(读解)传承文明有具体的实践路径和方法,要脚踏实地、谦虚好学,也要尽己能教导别人。

(7.26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不能看见他们了,能见君子,就可以了。”又说:“善人,我不能看见了,能见有一定操守的人,就可以了。本来没有,却装做有;本来空虚,却装做充足;本来穷困,却要豪华,这样的人便难保持一定的操守。”(??析:要对自己真诚,先学会“照着讲”,再慢慢学会“自己讲”,继承文明需脚踏实地。)

(7.27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钓鱼而不用网捕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却不射归巢的鸟。(??析:文明的能力不能滥用,要在行动中守本分。)

(7.28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孔子说:“大概有一种人不懂装懂凭空造作,我没有这毛病。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多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析:具体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臆想。)

(7.29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交谈,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疑惑。孔子说:“我们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别人把自己的污点洗刷得干干净净要求进步,我们应该赞成他的干净,不要记住别人的过去不放。(??析:不管传承文明时对方是什么状态,都应尽力去教导他、影响他。)

【拓展】本章首先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互乡这地方的人不讲理,而其地一个童子去见孔子,孔子见了他,弟子们不满。孔子之所以见他,是因为他认为人人都有具有善性这个前提的,因此任何人都可教育而使其向善,越是不讲理的人更应该教导他们。这符合孔子的“有教无类”的原则,只要依礼相见,没有不教导他的理由。此外,还表现了孔子不计人前过的品德,对于别人的过错,作为仁者圣人不能耿耿于怀,而应该宽大为怀,去教导他们改正过错。

(7.30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仁,仁就来到了。”(??析:只要按照以上实践路径,就会走在文明的“仁”的道路上。)

(四)传承文明的过程(31~35章)

1.自己对文明的传承(31~33章)

(读解)个人应以“礼”为原则,努力学习“礼乐”,提升自己的文化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尽自己所能传承文明,寻求幸福快乐的人生。

(7.31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不懂礼,孔子说:“懂礼。”孔子走了出来,陈司败便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说道:“我听说君子无所偏袒,难道孔子竟偏袒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个夫人,吴和鲁为同姓国家,所以叫她吴孟子。鲁君若是懂得礼,谁不懂礼?”巫马期把这话转告了孔子。孔子道:“我真幸运,假若有错误,人家一定给指出来。”(??析:对“礼”的实践是文明传承的核心,确保自己不能失礼。)

【拓展】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表面上看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事实上,孔子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既然无法解决尊“礼”与尊国君的矛盾,那还是以自己不失礼为首要吧。

(7.32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唱和他。(??析:生活中实践礼乐,旨在追求自己内在的幸福。)

(7.33原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大约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析:传承文明要努力学习“礼乐”,增强自己的各种文化能力,支持自己的人生追求。)

【拓展】 孔子从事教育、传承文化,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意思是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2.诲人不倦地教导别人(34~35章)

(读解)教导别人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形式,要诲人不倦地讲学,要顺着“礼乐”不断精进,顺从自己的命运领悟人生。

(7.34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孔子说道:“若说我是圣人与仁人,我怎么敢当?不过是学习总不厌倦,教导别人总不疲劳,如此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析:孔子的一生都在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人,不愧为传承文明的典范。)

【拓展】本篇第2章里,孔子已经谈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章又说到“为之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题,其实是一致。孔子感到说起圣与仁,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会不厌其烦地去做,而同时,他也不感疲倦地教诲别人。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本一致的。

(7.35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孔子病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答道:“有的,《诔》说过:‘为你向上下神祗祈祷。’”孔子道:“我早就祈祷过了。”(??析:儒家顺自己命的典范,顺从自己的命运,求神是没有用的。)

四、全篇总结——“礼乐”人生的幸福状态可遇可求(36~38章)

(读解)最后三章为“述而”篇的总结,描述了“礼“的状态、“乐”的状态,告知我们“礼乐”人生是丰富的,只要去实践,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7.36原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孔子说:“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节俭朴素就显得寒伧。与其奢侈骄傲,宁可寒伧。”(??析:谈人生的“礼”的状态)

【拓展】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7.37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襟怀宽广,小人却经常忧愁不安。”(??析:谈人生的“乐”的状态。)

【拓展】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7.38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析:“礼乐”人生是丰富的。)

【拓展】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

闺女的妈咪

评论

  • 菩提树

    1分钟前

    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你是我的榜样!

  • 名字

    9小时前

  • 静秋

    10小时前

    收,转

  • 高山流水

    15小时前

  • 书笺

    15小时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