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好了明理 2016-10-27

1974年,在当地农民的锄头下,人们偶然的发现了深藏地下的秦兵马俑。在对其中兵器进行研究时,专家们惊讶的发现秦俑中的弩机、箭簇、矛、铍、戈、戟、殳等具有统一的规格要求,比如经由王学理测量的100个青铜三棱箭簇,其簇首(即箭头)底边宽误差仅0.83mm。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秦俑出土铜簇

作为秦俑兵器标准化最为代表性的弩机,在最初的发掘测量后发现,发掘出的青铜弩机各个部件间咬合误差仅在1.9192mm~1.7608mm之间,并发现其中有些可以做到部件互换。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弩机安置在弩臂的后部,由望山、钩牙、悬刀等组成,如同枪械上由扳机在内的枪机结构,作用是固定/击发拉紧的弩弓弦,通过望山也能起到瞄准作用。

由这些武器规格的统一,当时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秦军在武器生产方面已经实现了标准化生产!这其后也有许多其他学者们参与进来,从服装、建筑、车马甚至农具等等方面来进一步延伸和扩展了这一古代标准化的观点。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但近现代的标准化生产并不仅仅是部件尺寸的统一,还需配合一整套岗位职能专一化,不同岗位分工合作的生产模式。秦俑兵器上具有信息丰富的铭文,比如发现的四件戟(矛与戈的组合兵器)上,其铭文表明了兵器的制造时间、制造部门、督造人和制造工匠。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上图为秦俑出土其中一件带铭文戟,其正背面铭文分别为“七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周丞义工竞”、“寺工壬”。四件戟中有两件七年吕不韦青铜戟,一件铭文“七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周丞义工同”;另一件“七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周丞义工竞”。从铭文可以看出,除了“工”的岗位,其他岗位都没变化,“相邦吕不韦”当然是最高管理人,而寺工(官署名)也都统一,说明都是“周”当头子的寺工这作坊所生产,在督造这一环,则是“丞”,这个职位相当于作坊的小头目,而具体制造工匠上,才有“同”、“竞”两人不同。也就是说,这两把戟都是由一个工匠自己从头到尾造出来,没有多个人分工合作制造。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一种规格统一的铸造青铜兵器的制造,大约流程是这样——首先确定标准形制(选定作为标准的一件武器);第二步根据标准制范(范即用于铸造的模具),第三步量产范并分配给工场;第四步,冶炼青铜,并将其浇注在范中;第五步,磨砺、铭刻,组装完成。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国家博物馆藏 战国 齐刀币范

前三个步骤都不是在具体制造环节进行的,而是作为统一规格的准备工作,当然,古代武器制造复杂度不比近现代,本身生产工艺并不足以支持太多步骤,但若要符合标准化生产方式,至少在进行浇铸、取坯件(浇铸成形后尚未打磨的粗糙半成品)、打磨、铭刻、组装这几个环节上可以特化出专门的岗位来进行。但兵马俑出土武器铭文上的工匠只有一个人,也就说明,这些武器的制造并没有实现像惠特尼的枪厂那样分工合作多工序同时进行的生产方法。

秦军是否标准化?武器说了不算

没有近现代标准化生产中关键的生产组织模式,我们至少可以断定,所谓的秦军标准化距离真正的标准化尚远,绝非那些不负责任的网络历史文章所吹嘘的超越时代2000年。

对刀剑有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微信:LQWLDJ

获取更多兵器知识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yanwutang8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