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名都千年古县——温县简史

 矛盾道一 2016-10-29

天下名都 千年古县——温县简史

今日温县2016-10-28阅读原文3评

温县,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清乾隆《怀庆府志》记载:温县有温泉,在县西五里源(今五里远村南),以此得名,今涸。夏代有温国(今温县西南26里古城村),《竹书纪年》载“帝癸二十六年,商灭温”,温成为商的畿内邑。周克商后,封苏国(安阳邺西苏城)之后苏忿生为司寇,封于温。《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武王灭商后,因封司寇苏公于温,故温与苏在周时合为一国,故温城又称苏城。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0),温被少数民族狄所灭,国君苏氏逃至卫国,周襄王趁机占有温地。襄王十七年(前635),因晋文公平叛有功,周王将温及附近原、阳樊等地赐于晋国。晋国在温城设邑,此为温称县之始。晋国多次在温邑开展朝见周王、会盟诸侯等政治活动,温成为其争霸中原的重要城邑,实际已具有晋国别都的地位。二百余年后,韩赵魏三家分晋,温属魏国。战国时期温的农业、手工业都很发达,尤其商业,因交通便利,《史记》称温“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商业经济发达,与临淄、涿等并称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详情

后秦国攻魏,魏割温于秦,温始为秦地。秦置郡县,废温县,属三川郡。西汉时,设温、平皋二县,属河内郡。三国时,司马昭封为晋王,在故乡温县孝敬里营建晋王城。晋王城分内外二城,周长20余里,包括今东西招贤、辛庄、古城、禅房、梨园等自然村。经过1700多年,古晋城在安乐寨村北仍保留一段城墙,高七米多,厚三米,由此可知城墙之坚固。西晋建立之后,温县县城便移到这里。

北魏时期,温县属武德郡,因处于东、西魏长期混战地区,县治向东北迁70里,侨驻在今武陟县大虹桥温村,后废温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温县,属河内郡,县城迁回原温城。炀帝大业十三年(617),温县城东徙至李城(今温县城)。李城历史源自战国李同,时秦围赵国邯郸,楚、魏援兵未到,赵国平原君听从传舍吏子赵同建议,组织敢死队三千人拒秦,遂解邯郸之围。李同战死,赵封其父为李侯,并将温地赐予李侯,并筑城名李城。《后汉书·郡国志》平皋县(今属温县)下有李诚,说明至迟在汉代李城已成为温县有一定声望的城邑。唐武德四年(621),改温县为李城县,重筑李城,城墙周长五里十三步,高一丈五尺,宽十步,有东、西、南三座城门。四年后复改回温县,属怀州。宋属孟州河阳节度使,金、元属孟州。明、清属怀庆府。明清多次修缮温县城,明景泰元年(1450),重筑温县城,周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广一丈,池深一丈,阔一丈二尺,崇祯时,易以砖。康熙、乾隆时又修复,咸丰三年(1853)城被太平军毁坏,同治重修,城垣周长八里三十步。民国初属河南省豫北道。建国后曾属河南省新乡地区,今属焦作市管辖。

综上所述,温县历史悠久,仅从建县算起就有2600多年历史,迁至今天的治所也有近1400年,并且是为数不多的自建县以后不曾改名沿用至今的县,说它是千年古县一点也不为过。隋唐以前温县在历史舞台比较活跃,号为“天下名都”。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古时经济中心在关中、河洛一带,东周、东汉等均以洛阳为都,温县处于王畿之区,政治地位较高。西晋时,又为开国帝王司马氏老家,所受政府重视非同一般。二、温县处于“三河”地区(河东、河南、河内),很早就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发达。司马迁说“夫三河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国各数百年,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三、温县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古时黄河自今濮阳一带入海,在黄河与太行山东麓有一狭长平原,北至燕,东南过河到洛阳,向西北通过太行孔道可达上党,温县正处于这个四通八达线路的枢纽,故而发展极快。隋唐以后,由于黄河河道的南徙,交通条件的转变以及全国经济中心南移,温县失去往日优越地位,故而从战国秦汉的“天下名都”降为一北方普通的小县城,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作者:赵阳阳


点击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