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二人转,理想的合写模式应该是这样的(朱琺)

 圆角望 2016-10-30



我们很容易就把一个故事的作者当作讲故事的人,而把讲故事的叙述者当成作者。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就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当一个人说起某个古老的民间故事,他就成了这个故事临时的主宰,任何增删歪曲、画蛇添足、中途而废甚至戛然而止,或者循规守旧、亦步亦趋甚至无一字无来处、聚珍和百衲,皆是合法事实。我以为,这揭示了:故事之所以能绵延长存,背后是叙述者接力赛跑的手,以及不同的手势。 


(伊塔洛·卡尔维诺 Italo Calvino)


不过,我还有更多想法:一部小说未必只有一个叙述者和一个作者。美国作家品钦就曾赞成过这样的说法:“小说中至少可以允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存在。”小说中两种或以上不同声音间的绞结纠缠,有时是线索的分合,有时是视角的交替,有时是腔调的转换种种……这当然还不算得是新把戏。


但我愿将“接力”或“轮值”的状况引入特定的单次叙述,让两个叙述者变成两个作者:两个人轮流着把一个故事讲下去。这看起来有点像戏剧,但文本中不会反覆出现角色和紧随其后的冒号。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


看上去,这样一部作品难成杰作,因为:一个人业已使了一半的花招,另一个人并没有意识到,或恍若未觉、置若罔闻;一个人意欲交代完成的线索,另一个人却横生枝桠,信笔由缰;一个人牵引着角色向东从善如流,另一个人却出自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误读所致的偏见,执拗地要迎着太阳的方向,把那个家伙写成腹黑的伪君子……但棋出险招,战有奇兵,越是困难重重,越容易出现佳构的曙光。所以,我还添上了以下三项细则: 

(1)我找到的这两位作者,平素声腔、气力、风格、兴趣、学养、专业、长短和优缺点上均差异明显,因此写作时有误读有较量,一张一弛,一阴一阳。事实上他们是一男一女,我并没有去计较,他们在文本之外不违背规则的互动,也许会背后有一个关于男作者与女作者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了卡尔维诺的名著,那篇写男读者与女读者生成情愫的《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 

(2)这两位作者预先都不知道情节会往何处发展,他们虽然相互认识,但先前不曾见过面。我和他们约定,两个人自始至终不能交流有关这个故事的计划、意图、设计及其他任何相关内容;他们所能做的,只是一遍遍地重新阅读已经写出来的文字和句子,接着写下去; 

(3)为了让这两位作者的文字充分混合、更加细密地彼此相间,而近乎编织在一起的经线与纬线:他们每次写下不超过两个句子,即须交予对方。而为了避免轻率,两位叙述者的轮岗严格说来,宜称值日——他们每天写作一次,一次不超过两个句子。也就是说,一日一手,一手一句。 

第三点仿照2008年美国宇航员格雷格·查米托夫(Greg Chamitoff)发起的“天地大战”——在国际空间站与地面人员下国际象棋的速率。对弈大概是这次写作更加合适的隐喻:有攻防,有先后手,小心应付,黑白分明,未来不可预期,同时这个隐喻使它远离那种太多人玩弄过的简单游戏:小说接龙。


在更高处俯瞰,一副围棋盘乃由黑白两种色彩共同组成;一局名棋,乃是两位高手配合而下就的。所以,这个作品也许更像是双人围棋或乒球双打。但是我同时保障了写作的慎重、舒畅和缓慢,使之与乒球与下棋都有天壤之别。这还避免了小说变成“哏”,两位作者变成两个供人取乐的相声演员或者小丑,站在舞台上抖包袱,捧和逗都那么迫不急待。 

这部作品的两位实践者,十年如一日般匀速蜗行。我知道其间他们各自做了太多别的事情,包括写其他的作品,但这一部成了他们日常中微小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前所述:他们一直在为下一个句子思考,并且不断地回溯到以往共同搭建、不断生长的那片经纬相间的文本上。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一切合作都带有神秘性。”最终,他们是藉由这部小说变成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使这部小说的叙述者成了一个分裂的人?敬请拭目以判。 


载于《艺术世界》“空想”栏目

原题为“小说二人转”

2013年1,2月合刊

   

(朱琺,学者、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