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日养生以肺为先 美容院秋季养生项目

 凌寒留香之腊梅 2016-10-31

秋季养肺,首先要顺应秋季的阴阳变化。秋季养肺,应以“收养”为原则。秋天晚上较凉,人们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习惯了炎热天气,尚不能完全适应秋季天气的早晚变化,所以早睡觉,既顺应了阳气之收,又避免凉气伤肺。早起,不仅可使肺气得意舒展,而且可防收之太过。

秋燥所伤,导致人体出现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所伤的情况。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需穿棉。特别是重病、痼疾之人更应适时增衣,以防寒邪内侵、着凉感冒或腹泻。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突然降温后往往会诱发中风或心肌梗塞;风湿病人、慢性支气管炎、喘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都要倍加注意,谨防秋季气温骤降时旧病复发。 

秋季(秋收),养生者思想意识要清静、安宁,最好在天微明时起身、活动、健身,锻炼效果甚佳。 秋季要少用椒、葱、蒜、姜等辛辣之品,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食物。下面介绍几种养生方法:

运动养生

入秋坚持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也要注意几点:一防运动损伤,二防受凉防寒,三防秋燥,多饮水。四防运动过度,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饮食养生


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减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涩的水果、蔬菜。秋季的养生准则是以养人体阴气为本。饮食以滋阴润肺,回收阳气为主。多食性温之食,少食寒凉之物,以固摄人体正气。由于天气燥凉变化不同,饮食原则可依据节气的变化相应调节。

睡眠养生


宜再睡早起,秋季养生之所以强调保证睡眠时间,是因为睡眠有很好的养生作用。没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睡眠时,人提的精气神皆内守于五脏,若五脏安舒,则气血和调,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脑细胞能量的储存,帮助恢复精力,提高脑力效率;睡眠不但是智力、体力的再创造过程,还是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情志养生

秋季养肺,还要注意调节情绪,因为秋内应于肺,悲忧易伤肺。此时我们应调摄情志,培养乐观情绪,已达养生之目的。秋季摄神,应使神志安宁,以避萧杀之气。

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而人们也应该顺应生,长,收,藏的特点,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四季养生”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要养生原则。春夏阳气盛,应顺应其生长之气养阳;秋冬阴气盛,应顺其收藏之气以养阴。而春夏所保养的阳气,又为秋冬的收藏作准备;秋冬所保养的阴气,又为第二年的春夏的生长作准备,如此阴阳平衡,保持了自然界和人体的自然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