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解惑|仝小林:苦酸制甜的理论

 binbinbinsong 2016-10-31
大师讲经典名师解惑
此文摘自仝小林教授在第四期大师讲经典所接受的课后提问环节。



 
第四期大师讲经典学员
仝教授您好, 我们给病人开中药的时候,黄连3到5g,病人就说口苦的不行,他不能坚持服药。假设说我们开到15g的话,让他坚持吃一个月到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制剂有什么不同?还是有其他的药物来佐制它的苦味?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院—仝小林 
 
 
仝小林:

这个问题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人人都会遇到这个开黄连病人叫苦的问题
糖尿病病人有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很多病人不怕苦,还喜欢苦。

中医讲的五味,
它和人体的状态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不知道大家在临床上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没有。

所以我早年就提出来一个苦酸制甜的理论,制就是控制的这个制。

因为苦的天然对立就是甜,
糖尿病是个甜病,尿糖也高,血糖也高,
这是个甜病,
这个病他有很多病人就是喜欢苦,
他对苦有很强的耐受力,
所以我们这个门诊的病人跟着我们几年十几年的病人多的是。

但是我们用药的时候可不只是用汤药,
汤药只是我们应用的一种形式,
我们在血糖稳定以后,
比如说病人血糖很高,
经过一两个月、控制的很好之后,
我们都改成丸散膏丹,特别是水丸。

我们用水丸非常多,
就是把这个制成水丸,
早上几粒,晚上几粒,这就不苦了吧

你说这种情况特殊病人,
如果3g黄连都觉得很苦的话,
那你就最好别用黄连,
因为能够代替黄连的药物还有很多,
中药里一类的药物有好多都能够可以降糖。

再一个就是苦寒这类药物,
因为一般糖尿病病人的胃火比较盛,
胃火、肠火、肝火、胆火比较盛,尽量冷服。
冷服之后呢,他就会好很多,
还有一个就是尽可能的去浓缩一下,
我们如果自己煎药的病人,
或者用我们的颗粒剂来冲服的病人,
尽量让他泡的少一点,两三口就喝完了,
你别让他一喝喝一大碗,那他肯定苦的要死。 
 

注解:苦酸制甜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结合六气淫胜理论论述了气味的配伍,其中对火、热淫内的气味配伍论述为:
“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则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苦酸属阴,故苦酸能平火热。
又因苦为甜之对立,酸为甜之中和,
道法自然,苦酸结合可中和体内过剩之糖分,
因此说,苦酸可以制甜。

一、苦可调胃

经日:“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马時注解为“盖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
如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
气味之温,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而生旺而益壮矣,如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

长期过食肥甘而生胃热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
 由于胃热熏蒸而消谷善饥,
治疗上应矫枉过亢的胃气,
应用“壮火”之苦味药调治偏亢的胃气以达阴阳平衡。
孙思邈日: “精顺五气以灵,形受五味以成一…气味温补以成精形。”
至后期虚证阶段, 
应用酸味之品可使受损的气阴得以恢复, 
人之气阴可以利用 “少火”酸平微温之剂生长升发而平衡。

二、苦能泄热

苦可通过两种方式泄热, 
一从汗排, 一从便排。
经日:“味厚则泄,薄则通”,
味薄者属阴中之阳, 
所以麻黄虽味苦, 但升上而发汗, 汗出热散。

味厚者为阴中之阳, 
所以大黄味苦,泻下而通便,便通热泄。
且苦味药因其气不同·,
故有寒热温凉之不同,泄热亦有所偏宜。
如苦寒泄湿热,苦甘寒泄血热。 
                     
三、苦可坚阴

苦通过、泄热使阴液免于灼铄,
 如大承气汤中苦寒之大黄配咸寒之芒硝即是急下存阴之法,以防阳明燥热伤阴。
此外,苦能燥湿,亦是通过泄热,使湿无所附。

正因苦味药能调胃、、泄热、坚阴、燥湿,使热消、津存、气坚、湿去,所以甜得以制, 血糖得以调整。

四、酸能收敛

内热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
表现为肝热、肠热、胆热、胃热等一派火热之象,
虽苦寒可以、泄热存阴,但热者耗气散气,
即“壮火之气衰”,酸能收敛,敛气敛阴, 
既助苦以坚阴,又防气之耗散太过。 

 代表方剂:连梅汤加减。黄连、鸟梅、黄芩、黄柏等。

运用要点:火毒内炽,有伤阴之势。口干大渴,烦躁易怒,面赤舌红,甚口舌生疮,苔略干,糖偏高,.可超过16mmol/L (空腹)。

五、酸以生津

热邪伤阴灼津,酸能敛阴,亦能生津。
如暑邪人少阴、厥阴者,均以连梅汤主之, 
取乌梅之酸以生津, 合黄连酸苦为阴 。
苦酸合用,清热泻火,敛气坚阴,故能降糖。
苦酸制甜主要包括两方面:
清气敛阴和清火坚阴 。

1.   清气救明法

重在苦寒清火降糖,多用于火热盛极,嚣张肆虐阶段,重用苦寒清热泻火,兼用酸涩敛气敛阴,
防火毒耗伤。
代表方剂:连梅汤加减。黄连、鸟梅、黄芩、黄柏等。
运用要点:火毒内炽,有伤阴之势。口干大渴,烦躁易怒,面赤舌红,甚口舌生疮,苔略干,査血
糖偏高,.可超过16mmol/L (空腹)。

2.清火坚阴

重在收敛,多用于火热内盛,耗伤正气阶段,酸以收敛生津,苦以清火。

代表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
知母、黄柏、山萸肉等。

山萸肉酸涩益阴,是方中起收敛作用的主药,
具有敛尿、敛汗、敛气等功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山茱萸, 大能收敛元气, 振作精神, 固涩滑脱。”
 临床可根据火热耗伤正气的不同表现随证用药。如失眠,加酸枣仁敛神;多尿,合水陆二仙丹缩泉;多汗,加般龙牡敛汗。

运用要点:火热耗伤证。烘热、燥热,口干口渴,乏力,或多汗,失眠,夜尿频, 舌红,舌苔干,脉弦细数。

总之,苦酸合用,苦以制约,酸以中和,无论病程阶段如何,均可直接制糖,血糖下降, 病之标得治, 再论治病之本 。

 但临证时仍需根据病情及病程斟酌苦酸配伍之比, 或以苦为主, 或以酸为主, 恰宜配伍, 可用于糖尿病不同类型的各个发展阶段, 为贯穿全程之法则 。

PS:此文摘自仝小林教授在第四期大师讲经典的授课内容,小师妹在此感谢仝教授。

学习更多“大师讲经典”现场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