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让结核病偷偷“溜”进青春校园

 红花绿叶园 2016-11-01
别让结核病偷偷“溜”进青春校园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劳逸结合,了解症状,及早预防;体检筛查,健康教育,早诊早治

  学生是相对易感染结核病的人群,这主要是由于其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生活环境、规律发生变化,免疫力受影响所致。有关专家建议,新学期开学后,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学生尽量调整作息规律,劳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一旦出现咳嗽、咳痰、消瘦、盗汗等症状超过两周时,应及时诊治。学校也应通过体检、筛查、追踪管理、健康教育等,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保护师生身体健康。

  指导专家 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 郭付爱

  □本报记者 梁蕾

  学校为什么要防结核病

  结核病尤其是肺结核,这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由于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如有传染源存在,周围人很容易被感染,尤其是在集体生活的人群中很容易引起传播。

  学校正是一个人群集聚的地方,学生都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一旦有传染源存在,如不及时发现,就容易在学生中造成传播和流行。学校一旦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病例,不仅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因此,学生及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校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及时发现结核病并规范治疗;学校也应重视结核病防控,除了健康教育到位、落实日常传染病防控管理措施等,还要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及时报告疫情等。

  防结核,学生要做什么

  提高防病意识:学生是结核病的好发人群。这主要是因为开学后大批新生从不同的地方到新的学校就读、生活,随着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学生的免疫力就必然受到影响;而且学生都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各种营养需求量大,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加之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诸多原因,都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使之易感染结核病。

  了解疾病症状:肺结核病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临床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气急等;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需提醒的是,这些症状并非结核病所特有,其它肺部疾病也会产生这些症状。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状大都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多数病人早期可能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常被误认为

  是“感冒”,“气管炎”而耽误诊治。因此,如有上述症状,持续时间又超过2周,就应该想到有结核病的可能,应立即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及早诊断,规则治疗,早日痊愈。

  患结核,该怎么治怎么调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和信心:结核并非不治之症,只要采用合理的化疗方案、并坚持规律、全程用药,其治愈率达90%以上,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即使得了结核病也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坚持服药,完成疗程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不遵从医嘱、不按时服药或不能坚持全疗程治疗、过早停药等,都会使病情时好时坏,并因不能彻底治疗变为慢性传染源。此外定期复查能使医生掌握药物疗效、病变修复等情况,并帮助督促规则服药、全疗程治疗,亦不能忽视。

  劳逸结合,起居规律: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蛋、瘦肉、牛奶、豆制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瓜果,少吃或不吃含脂肪高的油腻食品。更要严格戒烟,节制饮酒。

  患者应注意防护隔离:患者用过的衣被要经常清洗并在太阳下曝晒,可达到杀死结核杆菌的目的;结核病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应把痰吐于纸中或痰盂里,然后焚烧或消毒后倒去;不要对着家人大声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最好戴口罩,口罩要每天煮沸后清洗;最好要有单独的卧室,光线要充足,通风良好,使空气流通起来,减少单位面积内结核菌的浓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