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inFET

 昵称37817507 2016-11-02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继续为小平敬上第二篇《FinFET-MultiGate Transistor》,希望你笑纳。

讲起FinFET当然是很advanced的东西,尤其大陆现在还停留在28nm的时候,自然对这玩意还很陌生,不过究其源头还是要从传统的平面MOS讲起。

传统的MOS我们已经非常烂熟于胸了,靠栅极控制Gate的“开”和“关”,所以很多国内的做MOS的人都说是“门电路”,或者说“开关管”。也有很多教材直接比喻成水龙头,这些都是很不错也很形象的比喻。当然要求就是开的时候就要沟道电流要大,关的时候漏电流要尽可能小。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要满足上面提到的“High Ion”以及“Low Ioff”,那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传统MOS在这两块是如何突破的?首先讲'High Ion',它取决于Gate对沟道的控制能力,也就是书上讲的跨导(Gamma),而这个东西主要取决于Cox,所以我们一直在减小GOX的厚度,并且一路发展到Advance的HKMG,当然Isat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载流子的迁移率(Carrier Mobility, μ),它取决于晶格以及应力,所以到了High-K时代的时候需要引入Strain Silicon或SiGe来提升迁移率。接下来到“Low Ioff”,它主要来自Short-Channel-Effect (SCE),也就是DIBL效应,或者叫做“沟道长度调制效应” (我觉得他们都是一样的原理只是命名不一样而已)。所以要降低Ioff就必须要降低DIBL效应,所以传统的做法是LDD+Spacer+ Pockage + AntiPunchThrough等等。(这些理论如果不懂,可以查阅前面关于MOSFET的文章)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到了HKMG时代,我们的Cox足够大的时候,沟道表面的Subthreshold漏电以及DIBL漏电都应该没有问题了,主要的漏电来自于远离沟道表面的PN junction到Well里了,所以到了28nm再往下就衍生出FD-SOI制程,做一个BOX (Buried OXide)使得PN junction停留在BOX上,这样就解决了Body漏电的问题。(详细参阅我之前的文章绝缘体上硅(SOI)>)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从FD-SOI继续往下shrink的时候,PN junction也再shrink(UTB: Ultra-Thin-Body MOSFET),Metal-Gate的line也在shrink,又遇到新的挑战。第一个挑战是随着Gate长度减小,Gate Line的random roughness已经足以导致Line宽度的Uniformity变得不可控了(就类似GOX厚度薄到一定程度已经薄到比原子直径还小就没法再薄了),第二个挑战是Thin-Body带来的掺杂原子随机跳跃(RDF: Random Dopant Fluctuation),因为沟道长度太小了,源漏极的电子随机就可能进入沟道里面,导致沟道浓度发生变化,Vt不可控。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虽然遇到了上面的两个挑战,人类不会就此罢休,所以发明了Double-Gate MOSFET,因为我们上面讲了,主要的漏电来自于沟道下面的Body,可是我又不能降低Body厚度,所以发明了不降低Body厚度,我在body两边各加一个Gate夹击Body区总可以了吧,类似JFET的原理。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但是这种Double-Gate没法生产,总不能把Wafer减薄然后在背面再做一个Planar-Gate吧?所以就想办法把Source/Drain立起来,两边各加一个Gate形成一个十字架夹击沟道,而这两个Gate类似鱼的鳍(Fin),所以叫做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FET)。从此占领半导体界超过40年的平面MOSFET被3D的FinFET取代。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接下来讲一下FinFET的结构及原理,我们还是把它尽可能翻译成传统的平面MOSFET,结构上讲,它的Source/Drain都被立起来了,而Gate是在中间的两边夹起来的,所以沟道长度“L”就是中间夹起来的Gate的长度,而垂直方向自然就是沟道宽度“W”也就是Fin Height (Hfin),而Source/Drain的宽度也就是Fin的宽度(Wfin),每两个Fin之间的距离就是Fin的pitch(Pfin),这些只能看图理解了。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有个有趣的现象是,Lg与Wfin的比值直接影响了DIBL,UC-Berkeley在2001年在IEEE上发表的研究表明Lg/Wfin必须>1.5才能有效抑制DIBL (原理我还没想通)。而Lg必须越小越好,因为它直接决定了Idsat,所以Wfin必须是Lg的2/3。重点来了,在FinFET里面,最小尺寸已经不是传统MOSFET的沟道长度Lg了,而是Fin Width (Wfin),所以所谓的16nm或14nm都是指Wfin,千万不要搞错了!所以Wfin才是黄光制程的挑战。而且Fin越小对Hot-Carrier越好。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那么这Wfin怎么做呢?比较经典的是用“Spacer”技术实现,这样就不依赖黄光制程了。而且U%也能得到保障,而Fin-pitch就取决于形成spacer的那条line的宽度,当然这个pitch也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据fin的高度来balance,因为要考虑等下Source/Drain离子植入的Shielding Effect。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另外在FinFET的结构上,还有Double-FinFET (DG-FinFET)和Tri-FinFET之分,主要差别在于那个Fin被Gate包围的部分有三个面,两侧肯定是Gate区域了,一个叫Front Gate(1st Gate),一个叫Back Gate (2nd Gate),那么顶部呢?如果顶部是厚Oxide则它不属于Channel则称之为Double Gate,如果顶部和侧边一样是薄GOX,则称之为Tri-Gate。前者(DG-FinFET)的好处是厚的GOX充当了Gate蚀刻的阻挡层(Hardmask),所以不需要特别高的Gate蚀刻选择比。但是Tri-Gate的驱动电流比较大因为沟道宽度增加了(W=Wfin+2*Hfin)。当然还有Quard-Gate就是包一圈的,那种process太复杂了,我就不介绍了。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另外再介绍什么叫SOI-FinFET?什么叫Bulk-FinFET?上面介绍的FinFET结构,我们可以看出源漏都是立起来的结构,所以几乎不需要衬底了,所以在FinFET结构里面Substrate几乎是用来支撑的,然后在上面长一层厚厚的Field OX隔离开,然后在上面做源漏Si或者SiGe的沉积和蚀刻即可,所以我们称之为SOI-FinFET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就是有SOI技术天生的缺点,无法导热(参阅《绝缘体上硅(SOI)》)。所以逐渐Bulk-FinFET成为主流并且制程更加简单。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最后介绍一下FinFET的Layout,其实在layout上应该还是和传统的CMOS一样,只是Source/Drain变成了条状,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还有一个跟Layout相关的因素就是晶向,我们都知道在不同晶向上载流子迁移率是不同的,<111>比<100>大,所以BJT用<111>而MOSFET用<100>,因为<100>的界面特性比较好。但是到了3D时代,你的Layout角度发生变化的时候你的电流走向就会朝着不同晶向在走,所以很容易有的朝着<110>,有的朝着<100>在走,这样的结果就是各个晶体管之间的Idsat不同了。如果我们继续选用<110>晶向平边的衬底,则垂直衬底表面为<100>晶向,则Fin的垂直于平边时,它的鳍(Fin)为(110)晶面,此时电子迁移率下降,空穴迁移率上升。如果Fin与平边成45度夹角,则Fin的晶面为(100),迁移率变化则相反。(我也不懂书上看来的)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讲完了Normal的FinFET结构,我们继续来讲FinFET如何做HV器件,因为我们的CPU的供电一定都是外围电路(18BCD),所以输入给处理器的电压一定是>=1.8V的,所以FinFET一定要有1.8V或者3.3V的HV器件来处理电压给Core FinFET,那如何做HV-FinFET?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Drain端加一个漂移区(Drift)的Fin-Extention即可。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制程难点以及Inline量测的challenge我就直接引用AMAT的material了,我也不懂期待有人来补充吧。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FinFET-3D Transistor》-Strive for Moore’s Law-《芯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