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奕舒苑 2016-11-03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中庸,中正持平,和谐永恒。中者,正也,和也,中正和谐,恰当适度,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意。庸者,用也,常也,运用、实行,平常、常道,永恒不易之意。道”是宇宙中乃至人类社会最根本的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就会达到中正和谐、平衡有序。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以中为常”之意,也即把“中和”与“中正”作为常道加以运用。因此,中是原则,是自然界一种均势的平衡状态;庸是实践,是客观事物的表现形式;中庸是知与行的统一。中庸,即包容与利用。就是对一切的客观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的使用。在具体事件中,无论其性质如何,其中都深含着一定的必然意义,就应予以接受;而在具体的运作中,应当做出恰当的选择,把握适度,就是说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做出适当的行为。中庸之道,也就是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顺着事物的自然禀性而为,因势而利导之,注重适度适当,寻求内在的平衡,既不可过分,也不可不到位,做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是一种科学的处事态度和人生智慧。中庸智慧的核心,就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无过之亦无不及。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的自然禀赋称之为“性”,人之初性本善也,遵循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有道德的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也是保持谨慎戒惧的,片刻都不违背偏离“道”,时刻做到自觉自悟自律自警,心存善念不做恶行,摒除不良念头和行为的滋生与诱惑。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的本性,也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遵循的原则。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中者和也,就是和谐。中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不苛求,不厌弃,不厚此,也不薄彼。庸者常也,就是认同,就是接受;是指对待事物能保持一颗平常心,适可而止、合乎自然,不与自然之道相背离,也即“平常心就是道”。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事万物就会欣欣向荣繁育茂盛。所以,中庸是实现天下大同的必由之路。

君子“时中”。宇宙是运动的,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有道德的君子,时时刻刻都要修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应当始终保持“中”的境界,也就是中和平常,中正持平,适度适中,做事合乎中道,有一颗平常心,不急不躁。君子立身处世,不图名图利,不患得患失,胸怀若谷,不急躁冒进;做事情求同存异,公平客观,顺应自然。“时中”,不是时时事事都要求普通人达到中庸,而是对重大事务的处理时,在原则和立场上,能够信守并运用中庸,那么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中庸之道,也即忠恕之道。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在处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上,要求符合于“中庸之道”。君子实行中庸之道,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就像走远路一样,必定要从近处开始;就像登高山一样,必定要从低处起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刻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始终做到表里如一。中庸之道的行为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中庸的和谐境界。这种境界的修养,来源于内心的“诚”。就是要怀着诚敬之心,不懈地进行主观心性的修养。在休养方法上,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锲而不舍的勤奋精神,从而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之道说起来易,行起来难。能够时刻行持中庸之道(做到“时中”)的大概只有圣人了。这是因为,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太“聪明”了,处处要显示出自己的智慧来,超过了中庸的度,结果反而画蛇添足,凡是都做过了头,致使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愚笨之人因智力不及而不理解,达不到中庸的标准,做事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地去做。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过犹不及”吧。然而,真正理解中庸之道的人,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来。中庸是知与行的统一。实在来说,中庸之道是易懂易行的,关键是我们没有毅力和恒心,做事情往往很多是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我们没能坚持下来而选择了放弃。所以,行持中庸之道要有一以贯之的恒心,用锲而不舍的精神把他坚持到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