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青命运启示录

 昵称27494174 2016-11-04

纪录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回顾

知青命运启示录
作者:张志贤

难忘的知青岁月,经过回城30多年的冲刷,终究在慢慢淡忘。如今要退休了,回忆似箭人生 ,重寻命运轨迹。


人的命运是未知数,谁也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但是一切照样会发生。古人云:“遇不遇,命也”。遇,就是机遇;不遇,就是遭遇。所以,命运没有偶然性,历史都是必然性。知青运动其实是当时的一个无奈之举,但却成了我们百分百的遭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座15世纪老教堂的废墟上刻有一行字:“事情是这样的,就不会是别样”。

在1966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我高小毕业,12岁。1969年算是初中毕业,到那年12月15日踏上赴云南的列车时,16周岁还差1个月。其实还真不懂得什么叫政治、经济;还真没有形成什么世界观、人生观;也根本不知道上山下乡的社会背景,自己的命运又为什么有这样的遭遇?只知道社会很压抑,人心很沮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表面上激进,实际上毁灭的革命。它把形式逻辑的三段论运用到了极致,从而把好好的社会推向了极端,如:你是走资派,所以你是反动的。这是一种诡辩,红卫兵就是这样造反的。又如:知青到农村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你是知青,所以你到农村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一种诱导,知青就是这样被绑架了。实际上,“红卫兵”和“知识青年”都是羔羊,对错误的前提深信不疑,最后成了错误结果的受害者。


1969年12月25日上午,我们到达连队驻地南腊河边,听着河水滔滔的声响,睁大了懵懂又好奇的眼睛,看着河对岸连队寥寥无几的草房和周围陌生的山林,10天以前,在上海想像神秘的西双版纳就在眼前。一个个瘦弱的身躯,一双双稚嫩的肩膀,在这个巨大的自然体面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可我们却将要担负起建设它和改造它的重任。上山下乡是一场形式上美丽,内容上荒谬的运动。实在不知,一群16、17岁的少年到边疆会有何作为?在我们长身体、学知识的关键时刻,去接受艰苦生活的锻炼和教育,这本身就是残酷的。把上山下乡作为一种国策,是对科学的愚弄,对社会的蒙蔽、对人性的摧残。青年是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社会生产力不需要科学技术来武装 ,大力批判“唯生产力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正是一场社会的噩梦,历史的悲剧。


尽管遭遇非常的命运,但困境、苦境、逆境历来是意志、人格、人性的励石,知青在10年的战天斗地中,恶劣条件考验了坚韧意志,艰苦工作锻炼了劳动技能,不畏艰辛充满了乐观精神,并肩战斗凝结了珍贵友情。描绘了人生的光彩,燃烧起青春的光华,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展现了建设边疆令人自豪的篇章。


知青运动的终结是必然的。这个结果萌于上山下乡本身,而且就在它的体内孕育。上山下乡违反人、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就像植物,不顾水土气候等生态环境,人为移栽,必然水土不服,南橘北枳,是不可能结善果的。刚到连队时,面临非常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大家对前途、未来都很茫然,不过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总觉得我们还是要回去的!”也许这是第六感觉,但绝不是什么灵感。刚来就想走,可见上山下乡的逆天地、违人心。它很自然的反映了知青对前途命运无望的心态,这种感觉,这种潜意识,这种心态真实普遍,是一种模糊的心理叛逆和最初的理性反思。可在当时,“想回家”简直是一种梦幻。但这种梦幻、这种情结一直徘徊在知青的心底,从来没有离开过,也从来没有改变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强烈,愈发坚定,演变成了“想要回家”梦想。到最后终于爆发了“我们要回家”的呐喊,这是对10年前被蒙蔽的绝地反弹。这呐喊发生在10年以后,是知青运动终结的转折点。正如一个事物不到时候不会产生一样,不到时候,一个事物也不会死亡。那么,为什么是10 年以后这个时间点?它产生的关节点、催化剂或曰根源又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知青对前途命运的反思和追求。这种反思和追求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知青对婚姻家庭的抉择,当花季少年在奉献了10年的青春岁月,面临婚姻家庭这件大事,前途命运就要定形的时候,不少人就籍婚姻家庭等原因脱离了知青团体,于是,整个团体就慢慢发生了剥离,最终爆发了裂变。婚姻家庭、前途命运从来就是社会生态,这就是民生。据称知青有1400万人,他们的婚姻家庭,他们的前途命运,牵动着1400万个家庭,牵动了亿万国人,可以说,这是他们在痛苦的等待了10年之后,一个对知青前途命运共同的、明智的抉择。所以,知青回城是历史的、不可违逆的民意。


当年回城途中,心里发过一个誓:“这个鬼地方,我再也不会来了!”彼一时,此一时,想不到30多年以后,不堪回首的西双版纳成了闻名遐迩的旅游热点,许多战友也故地重游,和那些单纯去旅游观光的人们不同,相信他(她)们都怀着满腔的情意和别样的心境。确实,知青的岁月占去了生命的黄金时段,耗费了人生的精华,付出了青春的代价,无比珍贵,我们都很珍视,都珍藏在心里。这是一种情结,一种青春风华又年华不再的情结;这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又无悔又憾的情感。我至今还没有再去的念头,倒不是为了那个毒誓,不过是想,过去了的就过去吧!

我们这一代人,是那个时代的祭品。从16——17岁被离乡背井,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沧桑,大多一生平凡。现如今要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就徘徊在社会的边缘,一点一点远离,一天一天老去,这就是我们的命运。亲历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很难说,是不是上山下乡耽误了我们的人生,左右了我们的命运?它对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有些东西可以感慨,但不必愤慨,因为历史已经铸成。历史可以反思,甚至可以批判,但不可能重来。与其说我们生不逢时,不如说我们生逢其时,命该如此,这和先烈们生在抛头颅洒鲜血、浴血奋战的时代,是一样的。因此,我对知青的遭遇以及它对命运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不耿耿于怀,我也并不赞成夸大知青经历对我们命运的影响。实际上,我们的命运,并非完全是由知青经历造成的,它只是一小部分。回城以前,我们的思想还比较单纯,社会还比较传统。回城以后,正遇上改革开放,整个社会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多年来,改革开放对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对我们思维理念、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的熏陶,异乎寻常、远胜以往,甚至发生着颠覆性的影响,它把所有的东西都覆盖了。所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我们应该仍然有时间、有机会去改变命运,开辟新途,只不过是人各有志,事在人为。不少人努力拼搏,有所作为,成了佼佼者,有些成了名人明星。他(她)们创造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人生的理想,谱写了命运的交响曲,我很敬佩。所以,人生和命运必与社会相关,必有时代烙印。所以一方面,人的命运若都是天意,那人就不必努力了;另一方面,命运确需机遇,但它终究是要靠自己有准备,去发现、去把握、去拼搏、去创造。


我们的前途命运,曾经系于上山下乡。假如当年不许回城,无法想象我们现在会是什么命运?但可以肯定,上山下乡的负面影响将会是一个超级的社会问题,而且它将会影响数代,延续百年,演化成沉重的历史问题。但愿国家有更美的前途,民族有更好的命运,百姓有更惠的生活,社会有更多的安宁,但愿所有人间的悲剧都不要再重演

(作者张志贤系赴云南西双版纳水利二团十七连上海知青)来源:知青情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