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HO发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最新全球指南

 孤独一兵 2016-11-05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全球指南》在10月26-30日第三届钟山国际外科感染论坛暨3rd Congress of OASIS Global上,由WHO感染预防与控制部门的B.Allegranzi教授进行了全球首轮发布。

来自南京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任建安教授应WHO的邀请,代表中国参加了此次指南的评估和制定。WHO此次指南的更新是基于对现有临床证据进行的严谨系统的评估,更新后的指南包括了27篇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29项推荐,30段核心章节。

WHO调研显示,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患者住院过程中最常见的医源性感染(HAI)(美国占HAI的67%,欧洲占33%);外科脓毒血症患者大约占所有脓毒血症患者的30%;在中低收入国家,SSI是最常见的HAI,且发生率远高于发达国家。

大会特别邀请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郭莉和副主任委员何丽进行主旨演讲,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享了国家层面对SSI预防的政策,《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对于无菌操作的规范以及中国近年来对围手术期SSI预防的宝贵经验。

WHO制定手术部位指南首席专家J.Solomkin教授、前全球外科感染学会主席R.Sawyer教授、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胡必杰教授分别对新版指南进行详细解读和针对临床SSI问题发表了精彩发言和讨论,任建安教授邀请赵玉沛院士、J.Solomkin教授、R.Sawyer教授、A.Benedetta教授、K.Kaups教授、黎沾良教授参与全球首轮启动仪式,标志着全新的《指南》正式面向全球医疗工作者。

本次更新的《WHO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全球指南》将所有29条推荐等级分为:

“强烈推荐”:专家团确信干预措施利大于弊,或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病人应该接受这一干预。

“条件推荐”:专家团认为干预措施应该利大于弊,认为应该结合利益相关方参与共同决策。

循证证据质量等级分为:

“高等级”: 我们对真实效果值接近效应估计值很有信心。

“中等级”: 我们对效果估计值有中等程度的信心:真实值有可能接近估计值,但仍存在二者大不相同的可能性。

“低等级”: 我们对效果估计值的确信程度有限:真实值可能与估计值大不相同。

“极低等级”:我们对效果估计值几乎没有信心:真实值很可能与估值大不相同。

WHO给出了对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临床使用的官方指导:

推荐使用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且不受手术类型影响。(条件推荐,中等级质量证据)

来自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吴秀文博士全程参加WHO SSI 指南的制定,她介绍了WHO做出上述推荐的依据:一篇最新发表在感控领域权威杂志《欧洲临床微生物与传染病》上,基于所有使用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临床文献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Wu et al,2016)。这篇荟萃分析纳入了18篇使用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的临床文献,缝合部位包括腹部、胸部、头部、颈部、下肢、脊柱和血管等。研究结果证实,在多种术式和创口中使用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均可以显著降低手术切口感染。 同时,研究也证实了使用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的经济学效益: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减少SSI发病率,降低整体医疗费用和医院床位的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荟萃分析中,仅包含三氯生涂层缝线:抗菌薇乔?(Vicryl? plus)、抗菌普迪思?(PDS? plus)、抗菌单乔?(Monocryl? plus),这次WHO指南的颁布,从官方角度肯定了使用含抗菌剂(三氯生)缝线在降低SSI方面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并且推荐临床使用以降低SSI。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全球指南》的29条推荐

WHO发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最新全球指南WHO发布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最新全球指南至此,全新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全球指南》正式面向全球医疗工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