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龙渊《道德经讲义》——怀玉章第七十

 向死而生hl265w 2016-11-06

怀玉章第七十

恭闻圣人之性同于天。所以内外无间。圣人之心同于道。所以动静如一。动静如一者。得其心之本源也。内外无间者。存其性之本体也。性之本体。即是无私之至理。无私之至理。世人以私害正者。焉能知乎。心之本源。即是无心之大道。无心之大道。世人生心作意者。岂能行乎。文中谓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者。正是此义。

太上见天下之人心失正。以见闻之偏。溺于人欲之私。不能知圣人之知。行圣人之行。深有感发于此而言之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太上之言。言言见道。句句得理。蕴之于心。出之于口。一事一行。无适而非此理。一动一静。无往而非此道。人人可知。非有奇异。使人难知。人人可行。非有奇异。使人难行。所言者即人心中固有之理。所以易知易行。故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也。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本易知。乃莫能知。是岂人之智。尽不足乎。甚平者。反求之于奇。甚直者。反求之于曲。当然之言。多忽而莫之察也。此所以莫能知也。言本易行。乃莫能行。是岂人之力。皆不逮乎。至显者。反步趋于甚隐。至明者。反寻求于甚闇。当为之事。多略而莫之为也。此所以莫能行也。故闻其言而如不闻。非道之远人。人自远之耳。见其行而如不见。非道德之难人。人自难之耳。故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有本始。有根柢之言。谓之有宗。立万物之主。为万法之尊。谓之君。太上之言。言无瑕疵。通天地之至理。达古今大道。简易平实。有本有物。言之所以有宗也。太上之事。事无执迹。考诸上古而不悖。质诸当今而不疑。坦然直行。为法为则。事之所以有君者也。文中所谓言有宗。事有君。义盖如此。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此二句。是追述无知之情由。归结无知之病根。深有望于天下后世之义。无知之病。只因以耳目之见闻。失其性。以智虑之邪曲。丧其心。所知者。皆是人欲之知。岂可谓之知。是无知也。我本非不可知。不能知。而竟莫我知者。唯无知。所以不我知也。文中所谓夫唯无知。是以不知我。盖是此义。

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此二句足明上句义。上句不我知。是我之可知者。人不可知也。则知我者。不易得其人矣。我本与人同乎一道。同乎一德。我何尝予人以难知。乃知我者希少。若我独有异于人。独有高于人。天下莫能攀跻。莫能追逐。我之甚易知者。竟为天下莫能知。我之甚易行者。竟为天下莫能行。若使天下共能知。共能行。在我者。亦安足贵乎。故曰知我者希。则我贵矣。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被褐。尚絅于外也。怀玉。锦繍于内也。太上之道。虽然至尊。太上之德。虽然至贵。在太上之心。不以道自尊。不以德自贵。所以借喻于古之圣人。被褐怀玉。总是形容圣人。全于内。忘于外。重其本。轻其末。道德无名。光而不耀之义。圣人与人同其饮食。同其寝处。甚无以异于人。如被褐之朴素。并无华美之可观。道德蕴于中。仁义含于内。皎然自洁。磨之不可磷。湼之不可淄。精莹透辙。氲蓄无穷。岂天下所可知。所能知。是圣人虽不衒于外。而其外自不可揜。虽独得于中。而其中真莫可测也。学道之人。果能会此妙义。不逐于外。以被褐自闇。积美于内。以怀玉自养。则我安得不贵乎。知我安得不希乎。我虽以有宗之言。有君之事。望天下之人。同知同行。天下自不能知。自不能行。我之矜人之不明。救人之真切。亦即太上谆谆之意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