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二)

 一小百合 2016-11-07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 )课程。 ( )和()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  )话、(  )话、(    )话。

3、能用普通话( )、( )、( )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4、课程目标从( )、( )、( )三个方面设计。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   )的整体提高。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和( )。语文教学应在()的过程中进行。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和课外学习资源。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  ),改善(  )。

8、( )、(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

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9、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

导下(  ),做到天天练。

10、朗诵要提倡(  ),要摒弃(  )的腔调。

11、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个会写。 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万字。

二、选择题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

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D.核心作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 )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

A、 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

A.贴近生活 B.贴近教材 C.有语文特色 D.有文化内涵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 ( )。

A.定量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 定性评价 D. 表现性评价

7.阅读教学是( )之间对话的过程。

A.学生、教师 B.学生、教师、文本 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D. 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

A.诵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9.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 )。

A.评价的能力 B.创作的能力 C.仿写的能力 D.体验的能力

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 )个汉字。

A.3500  B.2500  C.1600  D.800

1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

(1)生活即教育 (2)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

1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1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创造性人才

1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

(1)因材施教;(2)实践与思考;(3)民主化;(4)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1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1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

(1)建构主义理论;(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3) 多元智能理论;

1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1)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

(2)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1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

(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2)教育叙事、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3)案例、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

1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2)观察法、思维法和探险性学习方法;

(3)复习法、检测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1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

(1)理解、记忆、协作、交流;

(2)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3)自主、合作、探究、记忆;

 

 

三、判断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错 )

2.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检查、反馈和诊断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错 )

3.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对 )

4.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 对 )

5.口语交际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错 )

6.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对 )

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错 )

8.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对 )

9.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错 )

10.口语交际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 ( 对 )

1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1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1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1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1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1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1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1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1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2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四、简答题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 语文课程评价应注意些什么?

 

五、论述题

1.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2. 如何处理好教师钻研文本与学生钻研文本的关系?

(1)教师钻研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博览群书,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能厚积薄发,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例如,于永正老师教《给予树》,把给予解读为“给予意味着失去,给予意味着得到,给予意味着高尚“使得学生对于文本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

(2)学生钻研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作为一名学生,如果能大胆发现、勤于思考、必能让文本丰满起来,一个词、一个句、一个标点、都有可能引出一个话题、一个观点、一缕情感。只有潜心钻研,学生个体才会对文本全面、透彻的把握,才会让语文素养得以提升、锻造!

比如,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在课上问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预设的答案是:“春天来了,花就开了。可是,小朋友的回答至纯至善:”“他睡醒了想看看太阳”、“他想跟小朋友们比比谁最漂亮。”“他想出来听我们唱歌”。老师顺势接过孩子们的话:“花儿知道你们喜欢他,就仰起笑脸笑了。”这位老师尊重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及儿童的认知方式,守护了儿童的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