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响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因素

 binho900 2016-11-07

来源:网络


影响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验中应注意组织的取材和固定,选择质量好的商品化抗体,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封闭和抗原修复手段,严格的技术操作和对照等。

1、假阴性反应可发生在:

① 组织内待测抗原已被分解破坏,或抗原含量过低;


② 抗原被遮盖,多由于醛类固定剂的使用,使组织中的大分子蛋白借醛键形成交联而遮盖待检抗原;


③ 抗体质量不佳或稀释度不当;


④ 技术操作失误等。

  

2、假阳性反应可发生在:

① 抗体与非待检抗原发生交叉反应,在使用多克隆抗体时易出现;


② 组织对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特别是在有大片组织坏死或组织中有较多富于蛋白的液体时容易发生;


③ 内源性过氧化酶的作用,在脾脏、骨髓及一些炎性病变组织的染色中易出现;内源性碱性磷酸酶的作用,特别是肠黏膜上皮和肾近曲小管的刷状缘有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若处理不彻底,易出现假阳性结果;


④ 判断失误,将肿瘤组织中残留的正常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信号误认为是肿瘤的染色反应;


⑤ 当肿瘤浸润破坏正常组织时,使被破坏的正常细胞胞浆内的可溶性蛋白释放,后者被肿瘤细胞非特异吸附或吞噬,使瘤细胞出现该种抗原的阳性反应;


⑥ 外源性和内源性色素的干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