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猪崇拜习俗完全消失了吗?

 天宇楼33 2016-11-08

 阿尔泰游牧民族狼崇拜和猪崇拜的历史已经无比悠久了,华夏文明起源之前应已存在,并为成吉思汗蒙古人和满洲女直继承下来,传承关系是有迹可査,有史可考的。

夏商时代“犬戎”就已经被记载了,不是隋代突厥阿史那氏崛起带来,读懂“犬戎”的民族背景,关键是“犬”的读音,这个象形字由蒙古语狼的读音“赤那“而来,原本指狼,而不是狗。以狼为名的远古历史人物还有“神农”,“赤那“也是中国的西方名称china的来源。

女直先民的猪崇拜文化在华夏文明起源中的影响特别深远,伏羲被称为华夏文明人文初祖,古籍《路史》记载,此人又名“方牙”,也称“苍牙”,他竟直接以猪獠牙为代号!可以想象出来,他生前头上应装饰着猪獠牙,可能与我们在良渚文化大墓中看到的墓主人一样,骷髅头上有成排的猪獠牙。

有猪崇拜习俗的女直先民与有狼崇拜习俗的突厥先民征战融合,可能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因为这个“犬戎”与黄帝有关,《山海经》曰: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女直背景的黄帝与狼图腾之人存在某种血缘关系,这是可信的,因为阿尔泰游牧民族自古以军事联盟的方式存在,联盟常常表现为联姻关系,黄帝第六代子孙中有一个突厥背景部族首领是可能的,就像女直背景的秦人有一个祖先名叫“宅皋狼”一样( 宅皋可能是蒙古语“大”的读音“也客”yeke的汉字注音)。

蒙古人与满洲女直的关系从来是难分难解的,《蒙古秘史》说蒙古人的祖先从大兴安岭走出来,而大兴安岭也是女直先民的发源地。《蒙古源流》记载,成吉思汗著名的战将“速不台”(鲜卑),来自东方女直部落,此人一生在欧亚大陆上指挥过38场大会战,无有失败记录。而满洲女直除了猪崇拜同时也有狼崇拜,直到努尔哈赤时代,以狼为姓的女直仍然是其八大姓之一,区别只是满洲语的狼不读作“赤那”,而是读作“钮古禄”而已!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努尔哈赤曾对朝鲜人这样说:“我是蒙古遗种”,明确指出他们与蒙古人之间没有多大区别,两者的共同性确远多于差异性。

我们看到海西女直以叶赫势力最强,但该部首领都出自蒙古土默特部,蒙古科尔沁部游牧于嫩江平原,语言习俗与海西女直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努尔哈赤起兵时,最早追随他的异姓女直部落是东海女直“库尔喀”部,其首领名叫“杨古利”,姓“舒穆禄”(石抹),后来成为“八和硕”之一,号称“亚贝勒”,其部族名“库尔喀”与今天蒙古国的主体部族“喀尔喀”只是同名异写而已!

正因为如此,笔者曾对女直先民的猪崇拜文化没有在蒙古人中留下痕迹而迷惑不解,怎么会这样呢?女直先民的猪崇拜文化在华夏文明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与之有亲缘关系的蒙古人中,为什么不见踪影呢?

后来笔者读了一些关于蒙古史诗《江格尔》研究文章,才豁然开朗,原来蒙古人的勇士称号“巴图鲁”,本义就是公野猪!

蒙古人有巨型史诗《江格尔》,可汗“江格尔”手下有12位忠勇战将,称十二“宝东”(巴图),但汉文译作12雄狮。为何不按蒙古语本义译成雄猪,而译成了雄狮呢?显然与旁边存在的汉文化有关,在体量巨大的汉文化中猪崇拜文化早已隐退,汉人没有以猪为荣,以猪为尊的习俗,汉人明显以猪为贱。体量巨大的文化其辐射和吸引作用是很强大的,压制了“宝东”以本义形式出现。笔者以为,以雄狮喻人是后来才出现的,因为亚洲东部自古不产狮子,古人不可能用一种没有见过的动物来比喻勇士,雄狮是野猪本义被压制之后的替代物。

由此可见,女直先民的猪崇拜文化没有完全消失,仍然被蒙古人传承着,只是用蒙古语“巴图”代替了女直语的“噶哈”而已。由于猪形象越来越不被人们所认同,干脆就不翻译出来了,于是“巴图”的本义越来越不为人知了。但今天蒙古人中还有许许多多人名叫“巴特尔”,蒙古国总统也叫“巴特尔”,蒙古语本义就是猪!

这种回避本义的翻译早就存在,乃是因为汉文化的吸引和辐射早已存在。我们看到《蒙古秘史》中有“巴图”称号的人数不胜数,西夏唐兀惕战将都自称“哈喇·孛东”,即黑野猪,明代蒙古有著名中兴可汗“答言汗”(1464-1517),原名“把秃·猛可”(Batu mongke),“把秃”即巴图,努尔哈赤儿子多尔衮,多铎都有巴图鲁称号,看来女直语的“噶哈”(亥)早就被蒙古语“巴特尔”取代了,就像匈奴单于名号后来被蒙古人的可汗名号取代一样,最后人们连单于的原始读音也记不得了。

 

 

 

 

 

元代官印

“翁吉剌八秃儿百户印”:

[转载]猪崇拜习俗完全消失了吗?


此铜印重700克,1989年发现于河北赤城县,印文为八思巴文,但背款刻有汉文:“翁吉剌八秃儿百户印,中书礼部造,至正十八年二月”。翁吉剌氏在蒙元时代为帝后之族,出皇后可敦,地位之高仅次于黄金家族孛尔赤斤氏。此印是忽必烈对翁吉剌氏赐予“八秃儿”称号的证据,虽然蒙古语本义是公野猪,但官印中仅作汉字注音。

如把历史背景放到先秦时代,这些翁吉剌出身的“八秃儿”将是“大夫”一级奴隶主贵族,都有自己的“家”,即采邑。“夫”是蒙古语“男人”的读音,“大夫”即“大人”,游牧民族氏族首领又称“大人”,就是说先秦时代“大夫”的语言背景也是蒙古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