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4成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工业企业创新活力位居全国第一

 莎莎图书馆1984 2016-11-08

——2014年北京市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系列分析之一

内容提要:“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的要求。为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创新发展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部署,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2014年北京市企业创新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有43.2%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工业企业创新活跃度居全国首位,不同行业企业创新模式特色鲜明。72.1%的企业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16.6%的企业家认为政策对创新的影响较大。此外,影响企业创新因素前三位的分别是缺乏人才、创新费用成本过高和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

 

企业创新调查是全面了解企业创新活动基本情况、创新类型、成效、合作方式、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家创新意识等情况的调查。2014年,北京市全国企业创新调查采用重点调查方法,采取问卷方式,调查对象为国民经济中创新活动相对活跃的11大行业[1]的企业法人,共调查企业2.4万家。调查时期2013-2014年度。本报告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市企业创新特点、企业家对创新的看法以及企业创新面临的阻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北京市企业创新的总体情况

(一)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全市被调查企业共计2369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82家(以下简称工业企业);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687家(以下简称建筑业企业);服务业企业19328家,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业企业7469家,省级及以上金融业企业176家。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占全部被调查企业数量的比重(下同)分别为15.5%2.9%81.6%,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20.7%9.7%69.6%(详见表1)。

1               全市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单位:%

行业

企业数

所占比重

年末从业人员所占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所占比重

 工业

15.5

16.1

20.7

 建筑业

2.9

5.2

9.7

 服务业

81.6

78.7

69.6

  其中:批发和零售业

31.5

10.5

49.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6

7.6

3.6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2

9.1

5.9

        金融业

0.7

35.7

0.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0.5

9.6

5.6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1.8

5.6

4.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2

0.6

0.3

(二)企业创新特点

1.全市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43.2%

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占全部调查企业总数的比重反映了企业创新的活跃程度。在全市23697家被调查企业中,2013-2014年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数[2]10243家,占全部企业的43.2%。其中,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分别占该行业全部企业的65%54.1%38.8%。我市工业企业创新活跃度位居全国首位,比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18.2个百分点,比上海高13.4个百分点

2.高技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创新最为活跃

分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为86.7%,比工业高21.7个百分点;服务业中比重最高的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为73.9%67%47.8%,明显高于服务业38.8%的平均水平(详见表2)。

2        重点行业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比情况表

单位:%

行业

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比重

制造业

65.4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86.7

建筑业

54.1

金融业

73.9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67.0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7.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4.9

批发和零售业

3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0.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0

 

 

 

 

 

 

3.不同行业创新模式特色鲜明

调查显示,企业创新类型从传统的产品(服务)创新[3]、工艺(流程)创新[4]等技术层面的创新活动逐渐向组织创新[5]、营销创新[6]等非技术层面的创新活动拓展。在以上四种创新模式中,工业企业更注重依靠产品或工艺方面的技术创新来更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转型升级。2013-2014年实现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4.5%39.3%,明显高于全市水平。

建筑业在生产或施工工艺方面的创新更为普遍,实现工艺创新的企业占比为32.7%,比全市高18个百分点。此外,建筑业在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方面普遍采用了新方式,有组织创新的企业占比达43.6%,比全市高13.9个百分点。

服务业企业更侧重引入全新的营销策略和组织管理方式,以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开展非技术创新的企业数量明显多于开展产品服务、工艺流程等技术创新的企业数量(详见图1)。

1        分行业四种创新模式企业所占比重情况

单位:%

 

 

 

 

 

 

 

(三)企业家对创新的看法

1.我市企业家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从企业家对创新的认知看,在全市被调查的企业家中,72.1%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较重要的作用,57.7%的企业家为今后发展设定了创新战略目标。

企业家是否具备创新精神与受教育程度紧密相关,学历越高者,创新意愿越强。在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企业家中,认为创新起较重要作用的人数分别占88.5%89.7%;为今后发展设定了创新战略目标的企业家分别占77.1%74.2%,均显著高于全市企业家平均水平(详见图2)。

2            企业家创新意识按教育程度分组

单位:%

 

 

 

 

 

 

2.薪酬、岗位晋升与培训深造是普遍使用且效果较好的激励措施

从创新激励措施及效果看,“增加工资或奖金”、“岗位调整或升职机会”和“培训或深造机会”是激励员工进行创新最普遍的做法。在有创新活动的企业中,采取以上激励措施的企业家所占比重分别为87.4%83.9%72.9%,并且分别有45.1%42.4%32.1%的企业家认为以上措施的实施效果很好(详见图3)。

 

 

3      企业家采取的创新激励措施及实施效果情况

单位:%

 

 

 

 

 

 

 

3.税收优惠、知识产权和人才相关政策对企业创新有较大影响

从企业家政策的评价看,在列举的9项政策中,16.6%的企业家认为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影响程度高。其中,企业家对税收优惠、知识产权和人才相关政策的评价相对更高。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等政策影响程度高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6.7%20%18.5%18%。(详见表3)。

 3       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情况表

单位:%

                                        影响程度

      政 策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26.7

21.8

3.2

48.3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20.0

25.4

5.1

49.5

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

18.5

35.0

4.5

42.0

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

18.0

35.1

7.4

39.5

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优惠政策

17.7

24.1

3.8

54.4

优先发展产业的支持政策

15.3

31.4

5.2

48.1

金融支持相关政策

14.0

33.0

6.3

46.7

企业研发活动专用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

10.6

28.2

5.2

56.0

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政策

8.8

21.6

3.4

66.2

二、企业创新中的问题

(一)“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是企业认为阻碍创新的首要因素

在被调查企业中,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在选择“阻碍产品(服务)和工艺(流程)创新”的最主要因素时均选择了“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选项,其中,工业企业占43.8%,服务业企业占35.8%

(二)“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和“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等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难题

工业企业中,排在阻碍创新因素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和“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企业比重分别占34.2% 25.2%

服务业企业中,排在阻碍创新第二和第三位的因素是“暂时没有创新的必要”和“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企业比重分别占32.7% 24%。选择“暂时没有创新的必要”的企业主要有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企业。

(三)近20%的企业认为“市场需求”和“市场信息”影响了创新

工业企业中,认为“不能确定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和 “缺乏市场方面的信息”影响了企业创新的分别占21%15.1%。服务业企业中,认为“不能确定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缺乏市场方面的信息”的分别占17.2%16%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促进创新人才流动和面向企业的人才政策

调查显示,企业创新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创新的首要因素。北京部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拥有大量创新型人才。一方面,建议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制定鼓励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到北京企业兼职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按需配置。另一方面,制定面向企业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对于高层次、特需人才,给予更充分的补贴和税收优惠,通过提高待遇缓解生活压力,增强企业对核心人才的长期吸聚能力,避免人才流失。

(二)研究配套衔接的组合式创新政策

当前,创新规律表现出由单一的技术创新向市场、管理、品牌、商业模式创新等组合式创新方式演变。调查显示,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和营销创新活动开展广泛,同时企业对创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存在担忧,建议研究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资本支持等全面创新配套衔接政策,建立新产品新服务供需交易市场,加强创新产品的市场研究与推广应用。

  (三)制定加快传统服务业创新转型发展的意见

调查数据显示,服务业有创新活动企业比重明显低于工业,尤其是从事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商务服务业的企业创新意愿较弱,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只占30%左右。建议研究加快传统服务业创新转型发展的意见,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在传统行业的普及应用,借助互联网改造传统服务业,助力新兴业态发展,提升服务业发展效率与发展质量。

 

撰稿人:张小洁  金钊



[1] 调查对象包括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全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全部省级及以上金融业企业。

[2] 根据OECD在《奥斯陆手册》中提出的创新理论,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是指开展了产品(服务)创新、工艺(流程)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或营销创新中任意一项创新活动的企业。

[3] 产品(服务)创新是指企业向市场推出了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服务或产品。

[4] 工艺(流程)创新是指企业在推出服务或其他产品的过程以及辅助性活动中采用了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技术、设备或软件等。

[5] 组织(管理)创新是指企业采取了此前从未使用过的全新的组织管理方式,主要涉及企业的经营模式、组织结构或外部关系等方面。

[6] 营销创新是指企业采用了此前从未使用过的全新的营销概念或营销策略,主要涉及产品(服务)设计或包装、产品(服务)推广、产品(服务)销售渠道、产品(服务)定价等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