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状窦后的那些肌肉

 yassagia 2016-11-10



  第二层:头夹肌、头半棘肌、头最长肌


  第三层: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



  1、皮肤切口为斜行纵切口,位于耳后发髻内,根据乳突根部,按需暴露CPA上中下神经血管复合体中的某一个来确定骨窗位置,再以骨窗为中心作此切口。右图术中照片已旋转至左侧解剖图的相同方位,以此方便对照。


  2、切开皮下脂肪,术野上部分离上项线以上筋膜和肌肉,术野下部分离头夹肌浅部筋膜,暴露头夹肌(SpC),基本平行于其纤维纵向切开。在这个切口中,有时可见胸锁乳突肌后上部,连同头夹肌前部一起牵开至前方。


  3、牵开头夹肌即可暴露所谓的茎突隔膜(styloid diaphragm,SD),该层筋膜内必定走行有枕动脉,而在枕动脉上方深面常有乳突导静脉孔,内有汇入前方乙状窦的导静脉。因此切开此层筋膜时不可一下子切得过深,并要注意上述血管的解剖方位,预先做好止血准备。枕动脉可电凝或结扎后切断,乳突导静脉孔可用骨腊封闭或电凝。在茎突隔膜后方稍深面,可见纵向走行的头半棘肌(SsC)的前下份,由于我们的切口是斜行,故切口与此肌肉之间呈一角度,通常仍按原切口方向切开此部分头半棘肌。


  4、充分切开茎突隔膜和头半棘肌,即可显露最深面的头上斜肌(OCSM)。需时刻铭记该肌肉为枕下三角的一条边,而该三角内则是椎动脉。小心地沿骨膜下剥离该肌肉向前后两侧,遇静脉性出血则提示可能已进入椎动脉周围静脉丛系统(Al-mefty所谓的“第二海绵窦”),此时需谨慎或停止操作,骨腊或明胶海绵压迫即可止血。该步分离为乙状窦后入路的最下界,常用于暴露下神经血管复合体,用于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对于三叉神经痛则无需到如此下方的区域。


 5、肌肉充分分离后,即开始作骨窗了,我们习惯洗下骨瓣,骨窗前缘至乙状窦后缘,骨窗的上下缘以及硬膜切开方式则根据不同需要决定,逐层、叠瓦状严密缝合肌肉、皮下和皮肤。


  6、分离肌肉时,多数情况可在切口下三分之一、头夹肌筋膜水平“遭遇”到枕小神经(lesser occipital nerve),其为颈丛的浅支。有文献称将其切断或损失可导致枕部感觉障碍,个人体会是,将此神经切断并不一定引起相应症状,而为了勉强保留而分离牵拉者,或许有时是术后枕部麻木或疼痛的来源,具体仍需进一步研究。


  诚然,乙状窦后入路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这样逐层分离肌肉的,但个人认为,作为一名神外小医生,最好具备这样的“强迫症”,每一步操作都应该知道个所以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