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进补9忌9宜

 等待MYLOVE 2016-11-11

秋冬进补9忌9宜

秋季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

但是,秋季适合进补并不意味着可以乱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秋冬进补的9“忌”9“宜”。

一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虚实不分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分为偏寒和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分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品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四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

五忌以药代食

中医认为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应该注意日常进补时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的滥补,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六忌重“进”轻“出”

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七忌常补不变

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一种补品会影响身体内的营养平衡。

八忌越贵越好

“物以稀为贵”,那些高档的传统食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食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食疗价值。

九忌过度贴秋膘

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和要控制体重的人不宜“贴秋膘”,反而要注意节制饮食、适量运动,以免体重增长过快。

秋冬进补9忌9宜

1鲢鱼

温中益气。主治:脾虚气弱,少气乏力,或脾胃虚寒,饮食减少等。

2带鱼

养血补虚,和中开胃。主治:血虚营养不良,毛发枯黄或产后乳汁减少;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恶心,体倦等。

3羊肉

性味甘温,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常被人们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具有暖中补肾虚、开胃健脾、御寒去湿之功效。

4胖头鱼

胖头鱼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胖头鱼富含磷脂及可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其头部的脑髓含量很高,经常食用,能暖胃、祛头眩、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

5虾米

虾米味甘、咸、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

6核桃

补肾养血,润肺纳气,润肠止带,强筋健骨,通润血脉,润肌乌发,固牙齿,补虚劳。主治:核桃肉治下焦虚寒,肾气虚弱,小便频数,四肢无力,腰腿疼,筋骨痛,虚劳喘嗽,女子崩带,核桃夹可治噎嗝,遗精、遗尿。

7板栗

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主治:益气补脾,健胃厚肠。防治心血管疾病。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8山药

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9干姜

能温中散寒。治脾胃寒证,无论是外寒内侵之实寒证,还是脾胃阳气不足之虚寒证均可应用。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常配伍党参、甘草、白术等补脾益气药同用,如理中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