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内镜及CT特征分析

 医路顺风99 2016-11-11

作者:朱庆强  吴晶涛  陈文新征锦  陈明祥  罗先富

来源:中华全科医帅杂志2012年10月第1l卷第10期765-769页

【提要】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9例克罗恩病(CD)与24例肠结核(ITB)患者的临床、内镜及CT特点。结果显示,CD组腹泻、便血、肛周疾病、肠梗阻等明显高于ITB组(Jp<><><0.><><0.=''><><><='' section=''><0.>


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可累及消化道各部位、以末端回肠及其邻近结肠最常受累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肠结核( I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引起的慢性特异性感染,以回盲部多见。由于两者的临床表现极其相似,鉴别诊断仍较棘手,有报道二者相互误诊率达50%~70%。我们回顾性分析本院近6年来确诊的39CD24ITB患者的临床、内镜及CT资料,旨在为其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20056月至20117月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9CD21例经肠镜和病理诊断,18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和24ITB17例经肠镜和病理诊断,7例经手术和病理诊断),均符合WH0和中华医学会;相关诊断标准。39CD患者,男24例,女15例,年龄17 - 63岁,平均(33±9)岁。24ITB中,男l1例,女13例,年龄21 -67岁,平均(37±8)岁。

2.方法:CT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1664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白膈肌水平至耻骨联合水平。CT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20 kVp,电流为250 - 300 mAs,螺距0.75 -l,层厚5 mm,层距5 mm。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碘普胺(优维显)。扫描时嘱患者吸气后屏气,且幅度一致,以避免产生运动伪影及层面的错位。观察的窗宽为250 - 300 HU,窗位为40 -50 HU

消化内镜检查:内镜采用日本富士公司推进式小肠镜及结肠镜。经口进镜者于检查前l天晚起禁食,经肛进镜者于检查前l天流质饮食,服用轻泻剂加消水2500 ml行肠道准备.经口进镜者全部采用静脉内异内.酚麻醉:操作时使内镜缓慢而有效地推进至小肠深部:一侧进镜者可行黏膜下注射爨汁标记,择期从另一侧进镜,与黏膜下标记会合,以明确完成全小肠检查。进镜方式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决定。

3.判断标准:本次研究将正常小肠和常见病变的诊断标准规定为:正常小肠肠腔光整连续,肠管粗细均匀,管腔直径2~3 cm,肠管扩张(直径)≥3Cm,肠管狭窄(直径)≤1Cm;增强后呈中等均匀强化,厚度<3>。炎症性病变为长范围的肠壁增厚,增强后强化增加;以病变肠壁强化较周围正常小肠强化增加10 - 20 HU为轻度强化,增加20^-30 HU为中等强化,增加30 HU以上为重度强化。系膜区淋巴结肿大:直径>5 mm。静脉期测量肠壁厚度,动脉期测量肠壁强化值。

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5进行统计分析。汁量资料以量士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问比较采用X2检验和配对资料£检验,以尸<>.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比较:CD组腹泻、便m、肛周疾病、肠梗阻等明显高于lTB组(P<>0.01】;ITB组发热、盗汗症状及伴肺结核、腹水发生率明显高于CD(

P<>.OI)。她表1

2.两组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比较:由表2可她.CD患者内镜下纵形溃疡(图1)、卵石征(图2)、肠腔狭窄表现均较ITB组多见(P<0.>0Ol),而ITB的鼠咬状溃疡(图3)、环形溃疡(网4)均较CD组多处(P<0.>0.01):

3.两组患者CT检查结果比较:CD组肠壁分层状增厚、肠壁内积气(图5)、脂肪征(图6)、肠腔狭窄、腹腔脓肿均较ITB组多见(P<>0Ol);而ITB组肠壁单层状增厚(图7)、“中空”淋巴结(图8)均较CD组多见(P<>ITB组肠壁增厚及强化的程度(图9IO)、淋巴结肿大程度均高于CD组(P<>.01)。两组肠壁水肿带、木梳征(Il12)尤明显差异。CD淋巴结直径多<>,且无“中空”样改变。见表3

三、讨论

    CDITB的临床表现相似且缺乏特异性,使其鉴别诊断困难。腹痛、腹泻、消瘦、发热是两者的主要表现,本资料显示,腹泻在CD患者较多,发热和盗汗在ITB患者相对多见(均P<>< span=''>).且发热以不规则低热与午后低热多见,这对两者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本研充CD患者便血发生率明显高于JTB患者,与顾清等报道的基本一致,这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CD患者肠梗阻、肛周脓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TB患者,也常是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ITB患者腹水更常见(P<>。该腹水为渗…液|6,提示临床巾当患者出现渗出性腹水、不规则低热及盗汗时,应考虑ITB的可能。ITB多继发于肺结核,本组ITB患者的肺结核发生率为54. 2%,对肠结核有协助诊断价值。<>

消化内镜检查在鉴别CDITB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CDITB均表现为多发溃疡性病变、多节段性病变、怠肉增生样病变,但有各自特点:CD特征性表现有纵形裂隙状溃疡、鹅卵石征及肠腔狭窄,病变多于ITB(P<>0. 01)ITB主要特点是环形溃疡、鼠咬状溃疡(尸<>O.OI),与国内外报道相似,显示了在两者鉴别中的价值。

CDITBCT检查特点:正常小肠和结肠的肠壁厚度分别为l -2 mm3 mm,任何肠管当肠壁厚度达到4-5 mm时即为肠壁增厚。肠壁增厚呈分层状和单层状增厚,分层状增厚主要由肠壁充血、水肿引起,炎症控制后分层现象随之消失,这有助于CD的诊断;单层状增厚主要由肠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此时CT常表现为节段性肠壁增厚、管腔狭窄。本研究中,CDITB分层状增厚、单层状增厚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0.01),提示分层状增厚多见于CD,而单层状增厚多见于ITB.,Choi1发现CDITB95%的患者可见肠壁增厚,且静脉期肠壁显像更清晰,故应在门脉期分析小肠壁的厚度。本研究中CD34CT均显示肠壁增厚,JTB组患者病变肠壁厚度显著高于CD组患者(P<>,提示,ITB组患者肠壁增厚多较CD重,且多>I cm,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肠壁肉积气是由肠气肿症或缺血后气体进入所致,CT表现为肠壁内低密度气体影。本组资料显示肠壁内积气多见于CD病变。肠壁内水肿带由肠壁急性缺血引起,在增强扫描中表现为黏膜下层的环形低密度影。本研究显示CDITB均可出现肠壁内水肿带。肠壁脂肪征是由于肠黏膜长期缺血,肠壁与黏膜问脂肪变性引起,CT表现为肠壁与黏膜之间的环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CT- 10 HU --68 HU。本研究提示CD病变易出现肠壁脂肪征。

肠壁的异常强化可反映病变肠管的范围,是病变活动性的表现。由于病变肠壁炎性充血,强化较邻近正常肠壁增加。本组病例即是以肠壁的异常增强提示为CDITB的病变肠管。病变肠壁呈分层强化时,可形成“靶征”或“双环征”,分层强化的最内层为黏膜层,其增强程度与病变活动度有关,居中的环形低密度带为水肿的黏膜下层,外层高密度为肌层;轻度均匀强化或不强化时,增厚肠壁的层次消失,呈均匀密度,提示肠壁纤维化。本研究中,CDITB病变肠壁强化的比例、动脉期强化值、静脉期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叭),提示ITB病变肠壁的强化多较CD高,对两者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肠腔狭窄多由肠壁增厚引起,也可由肠外肿块或脓肿压迫所致。急性期肠壁水肿明显、肠腔狭窄可导致肠梗阻,后者因肠缺血引起肠壁水肿增厚呈“靶征”。在cT上可见肠管扩张、积液、积气,同时伴有单个或多个节段肠壁增厚,病变段肠道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与正常肠段分界清楚。在肠壁纤维化形成之前肠梗阻经抗炎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肠壁全层纤维化引起的肠腔狭窄往往需行手术台疗。

本研究中CD26例出现肠腔狭窄,均由肠壁增厚引起,而ITB组仅6例出现(P<>,提示CD易引起肠腔狭窄。

    CDITB可侵犯整个消化道,但以小肠发病率最高,CD以末段回肠最多见,lTB以回盲部多见;CDlTB常呈节段性侵犯多处消化道,CD十二指肠病变少见,而ITB易出现十二指肠病变,但本研究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选择及病程长短不一有关。本研究中,横轴位联合冠状位( MPR)显示CDITB回肠受侵分别为3619例,并以回肠远段受侵最多(分别为2813例),CDITB常为多节段受累(约占85%以上),仅少数累及1个节段(约占l5%)。这种多节段性、跳跃性病变亦为CDITBCT特点。

    CT增强扫描冠状面成像可清楚显示肠系膜动、静脉以及沿血管分布的淋巴结。肠管周围蜂窝织炎因炎性充血而致血管增多、增粗,纤维脂肪增生堆积,冠状位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显示血管呈“梳样征”或“栅栏征”。本研究提示CDITB均易出现“梳样征”。炎症穿透肠壁及邻近系膜,可引起肠系膜水肿增厚、水肿及系膜区淋巴结肿大。本研究中,CDITB分别观察到的系膜肿大的淋巴结例数、淋巴结肿大程度、观察到“中空”淋巴结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5),提示当淋巴结直径>I0mm,且呈“中空”样改变时,应多考虑ITB的可能,此与De Backer等研究报道相符。但此时应警惕淋巴瘤的发生,必要时可行穿刺活检定性检查。

    CDITB容易穿透肠壁形成肠管周围蜂窝织炎,CT表现为增厚肠壁周围的脂肪密度增加,边缘不清,增强后可见轻一中度不同程度的强化。治疗欺或炎症慢性期,蜂窝织炎局限,易形成边界清楚、中至明显较均匀强化的炎性肿块,伴有坏死则形成强化不均匀的脓肿。本研究提示,CDITB均易形成蜂窝织炎及炎性包块,但CDITB易发生腹腔脓肿(P<>.D5),与MaeKalskiBernstein报道相符。

    总之,CDITB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综合分析其临床、内镜及CT表现对于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