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竟如此简单

 任生福马 2016-11-14

汉代易学最后一个流派还是要留给易理,也就是儒家的十翼。前文讲了很多关于汉代周易历史的,大多数在汉代历史上 都是以象数易为主,就是物象融合在周易里面,其实说到现在我一直都觉得像数和数术类似,一个更强调的是象,一个更追求的数。其实两者都是有融合的,非要划分一个界限出来似乎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只不过象数似乎是有规律可循,数术更玄乎,相比较而言,象数易学的那套模型要比数术来说简单一点,这个观点是对于我这种学习不精的人而言,至于到底谁更准确还得看大家怎么说了,鄙人在此保留大家的说法周易竟如此简单----易学史上的一颗新星,另后世易学家折服

好了,现在回归到今天需要讲解的里面,我们来谈谈汉代易学到了末期蹦出了一个知名的人物,王弼。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易学家里面比较有名气的有刘表(刘备兄弟)、宋忠,刘表当时在荆州所以后人叫做荆州学派,至于王弼和刘表的关系怎么说呢,在《博物记》里面是有记载的,相传王弼的老老爷叫王凯,他有个兄弟叫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他们兄弟二人到荆州避难,刘表本来是想把女儿嫁给王粲兄弟的,但是谁知道这兄弟外貌不行,性格又直率,而王凯呢比较英俊,可能为人处世也比较更好,所以把女儿嫁给了王凯,王凯生了王业,王业就是刘表的外孙,王弼又是王业的儿子,这关系每个地方叫法不同,你们自己去想,本人愚钝就叫老外爷了!周易竟如此简单----易学史上的一颗新星,另后世易学家折服

说下王弼的年纪吧,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曹魏山阳郡(今山东巨野)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看看别人家的小孩24岁就卒,但是别人才华横溢啊!想想自己,哎,惭愧至极,24岁的青年,注易被后世的易学大家孔颖达奉为经典啊,其实王弼的才华得益于小时候的家庭背景有关,王粲随曹操征战病死了,儿子被连坐处死,王业被过继到王粲名下,王粲年轻的时候呢,14岁也很出名,想起了张爱玲的一句话:出名要乘早,年轻的时候文学家、大学者蔡邕很赏识他,把家里的很多藏书都给了他,后来,一家人都走了自然就被王业继承,然后就是王弼了。后来在想想家庭背景还是要有的,实在没有背景,至少要有点兴趣吧,像管辂一样,兴趣是才华的起点,所以王健林他儿子还是挺幸运的,这叫命!周易竟如此简单----易学史上的一颗新星,另后世易学家折服

在讲王弼的思想前,我们还是要分析下为何到了汉朝末期开始流行易理了,在秦朝焚书坑儒之后,汉代的易学从刘邦那个盲人哪里是没有什么发展的,到了文景之治开始流行老黄哲学,也就是道家的修仙,到了武帝时代,被人抨击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其实这个真的不是董老的意思,他老人家或许和马云一样随口说说,被写书的朋友听到了,断章取义然后就。。。。哎,导致建国初年一直到现在都被人所误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去结合,不看看他老人家的书,了解他老人家的思想就因为一句话就断章取义,这个锅,我真的不想让他背,在武帝时代建立的博士这个职位,然后易学开始发展,但是几百年天天讲易理你烦不烦啊,就不能高点新东西出来?是可以的,民间的隐士看到了一位少年明教孟喜的,对他说了一句,少年我看你天庭饱满,日后必有大作,然后留下一本书籍,远遁而去,孟喜然后天天研究,天灵盖一下子打开,把一年的时间分配到卦里面,吧多的时间在细分(六日七分),一个月分到卦里面(12壁卦),然后象数易学就开始萌发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失,一代不如一代,天天炒闲饭,也觉得周易没什么好研究的,王弼这小子突然不顾一切,或许他小子更本就对具体的事物不感兴趣,所以对象数易学不感冒,就摒弃一切,从义理入手,又开始回归到讲道理的地方,但是他不是纯粹的讲道理,人家从小就接受的启蒙教育就是道家和儒家思想,我之所以讲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中国的文化有一个创新到发展再到创新的阶段,一直如此,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根基,里面会贯穿者魏伯阳和管辂这种比较偏离正轨的易学大家,但是谁知道易学到底是为了什么?谁能说得清楚明白,有的人非要说周易就是预测,是的,伏羲就是为了预测,但是说它是哲学也好像是对的,就像现代人针论唯物和唯心谁才是更本的问题一样,没有定论,后来王守仁老师告诉我们,你们不要争论了,能用就行了周易竟如此简单----易学史上的一颗新星,另后世易学家折服

好了,明天给大家讲讲24岁就去世的王弼是怎么摒弃一切象数易(汉代主流,在汉代很多象数易大家都不能摆脱象数易影响),而回归到本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