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与君子之道

 踏雪无痕之重生 2016-11-14

太极拳是用心在行拳
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君子之道,都是是中国历代先贤对自然运行的道理在人文上的最高总结,来自天然、从自然中吸取营养。



比如有人修习太极拳就是受君子之道中“中正”观念的影响,根据规矩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修炼身心灵,基于“太极中有君子的行为,君子之道中融入太极思维”这一理念,达到身心圆融的状态。修习太极拳的前提是“静”,全身放松、心气下降,然后静心。静能生慧,一个静字十分了得。这不仅是心灵和外界干扰的对抗,也是自己和自己的对抗。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太极拳的招式连绵不绝而意不绝,特别需要内心的虚静,牵一发而动全身,个体整个包裹在一种和谐、圆融的境地中。修命易,修性难,养生养心、自在安然还是需要时间的积累,最后真正得到内心的宁静。



内心宁静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古语有云“大隐隐于市”,虽然世事纷扰,因为内心的平静,生活在哪里都是桃源,而一双眼睛拨开层层迷雾,可以把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自身小宇宙的状态观察得更清楚,在修身养心上更为精进。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并不是一句空话,它除了要求君子在追寻“道”的过程中要遵循规矩、坦坦荡荡,还要求对自己的体魄负责。身心的作用是相互的,健全的人格建立在强健的体魄上,相应的,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心灵的完善和发展将缺少必要的土壤。“太极拳之运动,以养气为主,气沉丹田。”“养生以气为主,惟无恒心者,不足与语耳。”太极拳的养生以养气为主,且贵在恒,身心的修养可以在长期的修习过程中得到升华。
太极拳与君子之道达成一体
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它不仅仅是一门功夫,同时也承载了古老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正”和“和谐”的特质。太极之中闪耀着儒释道的智慧,这也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的优势所在:它有儒家的“养浩然之气”;有佛家的“静能生慧”;有道家的“超乎象外、得其环中”。这是最聪明的智慧。



同样的,君子之道和太极拳有相通之处。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无数先贤对于自然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它们都讲求对人格的修炼,对身心的磨砺,是在时代大环境的激荡中保持本心,更好地生活的一种圆融的智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多位高层领导人对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作出重要题词、论述。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走出去”,并把太极明确定义到东方文明的传统之中。太极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符号,早已从一种武术发展成一种文化,修习者坚守初心、修身养性,通过对身心的磨练臻至圆满,这种价值取向契合了君子之道,也正是太极的深邃所在。



放眼整个东方文化圈,太极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人群基础和心理认同感。太极和君子之道有着天然的契合,太极寓意着“中正平和、不偏不倚、不急不躁”,彰显着“无过无不及”的和谐状态,它的图象符号代表柔和、稳定、健康。太极对于重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高度和地位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太极热”的出现也是可以预见的,我们期待着。通过太极这一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提升。太极是中国的,是东方的,也是世界的。


图片来自天才道太极

天才道太极

专注太极教学,太极知识,以及太极养生。

关 注 天 才 道 太 极 就 是 一 场 修 炼

至 今 我 仍 觉 得 怡 然......

天才  ▏道太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