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草非草书

 天心文档 2016-11-15

 >>书艺公社官方微信公众号:shufaorg

>>中国画坛网官方微信公众号:zghtwnet

>>书艺公社www.shufa.org      中国画坛网www.zghtw.net


 

章草最早见于南朝刘宋的《采古来能书人名》:“高平郗愔,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隶。”同代的虞龢《论书表》也有记载,说王羲之以“章草答庾亮”,及庾翼复王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记载比较详细的当数唐代张怀瓘的《书断》:“章草者,汉黄门令史游所作也。”“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兼书之,汉俗简惰,渐以行之是也。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奏章,后世谓之章草。”“章草之书,字字区别;张之变为今草,如流水速,拔茅边茹,上下牵连。”“呼史游草为章,因张伯英草而谓之。”“章草为隶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杜度在史游后一百余年,即解散隶体,明是史游创焉。史游即章草之祖也。”



张怀瓘的记载虽属一家之言,但仍能梳理出这样几条信息。一是解散隶体,赴急所用;二是上事章奏,皇帝御用书体;三是字字独立,容易辨识;四是书写的法则化、程式化较强,每字每笔都有固定模式,所谓“一字万同”,“章程书”也。最据代表性的墨迹首推隋人《出师颂》,典型的章草书体,“蚕头凤尾”略带隶意,为六朝以来创立规范章草的传统体貌。通观这幅备受争议的书作,印象最深的有三点:一方面程式化的书写,令人乏味,入笔重按提行的笔形基本一致,出笔提起频繁,笔锋转动留下的印痕千字一面,用笔雷同重复,一丝生气都没有;另一方面刻意铺排,毫无创意,字字独立,互相缺少联系呼应,显得单调板滞;还一方面笔势拘谨,阻塞了气息流动,机械的蝌蚪性笔画,给人一种欲行又止、欲停又行的迟滞感。总之,隋人《出师颂》的书写特点与张怀瓘的记载如出一辙,实用书体的结论很容易形成。我们知道,自发性潦草书体从来就没有被官方认可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个朝代的官方政府把草书作为官样书体来对待?章草的发展之所以受到限制,有缘于印刷术发达,不经意取代章草实用功能的原因,也有单调乏味不够艺术的因素。实用书体的特点规范易认,适合于公共信息的交往传递,假如字迹过于潦草,产生歧义,就没有普及价值了。



其实,书体的形成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一个来自客观环境,一个来自主观嗜好。客观环境反映在书写材料上,尤其是书写媒介,比如竹木简牍、绢帛纸张;书写工具,比如刻写刀锥、毛笔等。主观因素体现人的自由本性,比如方便随意、趋简避繁、审美心理等。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都是祭祀的工艺遗物,并不能真实反映当时汉字的书写状态, 眼下所掌握的也只是逻辑推理,殷商以前的书写载体和工具我们并不清楚,不能排除实用之外自发抒情性书写的可能,没有遗物并不能表明当时就没有。按照一般规律,自律性书写,也就是世俗规范化书写,比如正书、实用书体;自发性书写,就是消遣性和抒情性书写,比如草稿,快速的潦草书写,约定俗成的草书。从广义上来讲,字体的演进应该是正书与草书并行发展,篆、隶、楷一路,草篆、草隶、今草一路。实事表明,它们前进的方向经纬分明。最新出土的汉代简牍字迹已经证明,草隶就是汉代的草书,广义的草书概念晚于隶书的结论,恐怕不攻自破。其实,正书与草书是互动至简的,篆书的草写也不是没有,只是我们见到的太少。



章草是实用书体,汉代又有草隶,章草是草书的身份值得怀疑。在汉代隶书是正书,草隶是草书,它们之间的书体是什么呢?当然是隶与草的混合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行书。行书的概念出现较晚,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有草书的影子,又保存着楷书的特点。唐代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而畅,章务检而便”,把草书和章草放在平行的位置来论述,说明孙过庭并没有把章草当草书。唐张怀瓘《书断上》说:“章草即隶书之捷,草亦章草之捷也。” 章草处于草书与正书之间的位置确定无异。崔瑗《草书势》、赵壹《非草书》论述的书体是不是章草还很难说。卫恒《四书体》提到汉兴草书,明确点出章帝时杜度善作草书,这个草书指草隶还是章草,不得而知。西晋索幼安是章草大家,传世章草《出师颂》是不是他的真迹也存在疑问,他的论文《草书状》,并没有说明章草与草隶之间的关系。今天不是有很多人把行草当作草书来理解吗?


汉代隶书与草隶之间的书体是什么?


假定章草为汉代的行书,还有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无论书法文献还是存世墨迹,并没有人提到汉代隶书与草隶之间的书体,如果说汉代从来就不存在隶书与草隶之间的书体,那么会有人相信吗?汉人书写手札,文章草稿,既不是正体的隶书也非潦草的草隶,不规则不统一的书体肯定存在,叫什么书体呢?史料没有记载,我们叫它行隶或者行书又何妨?章草符合隶书与草隶之间书体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因此,章草乃汉代的行书或行隶。


此文并非考证文字,也非为章草翻案。笔者一孔之见,请方家指正。

2014年12月18日




书艺公社是2002年创立的中国书法专业门户网站。书艺公社创建至今已有注册会员逾十万人;全站帖子量级达至二百万级;高清海量资料珍贵图片逾千万幅。推介传播历代及当代书画名家及中青年书画家近万人;纪录了从2002年以来业界几乎所有重要的人物、事件、展览、活动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上永不落幕的 展馆、“当代书画史资料库”!


书艺公社新版APP强势归来~~~

书法课堂、名师点评、

视频直播、热点话题——


“此”进入语音发帖时代~~~

为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网络学习书法

特别是用手机就能学习书法

书艺公社2016年6月全新推出的APP

特邀名师免费为网友开设书法门诊室

里面已经推出了数以千计的书法家

网友们可以直接联系或者通过网站联系自己喜爱的名师

而且还能语音交流哦~

免除打字的麻烦!

掌上就能得到名师点评学习书法

去下载一个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