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元认知获益?精髓在积极情绪体验 || 渡过

 致虚守静666 2016-11-15



“生命中最大的遗憾不是那些没有达成的目标或愿景,

而是失去了每一个本该好好体味的当下。”

 

几个月前,我还是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眼前一片漆黑。快乐、幸福、希望这些美好的字眼,都与我无缘。我每天所想的,都是怎样去结束这难以忍受的一切。

 

今天,我已经逐渐地从那团阴影里走出来,感受到明亮的阳光和湛蓝的天空。

 

哲人有言:活着就是幸福,存在便是幸运。对于我来说,这次从抑郁中康复的过程,就像是一次心灵大扫除,腾出了足够的空间,去接纳这份原本就属于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幸运。

 

 

躁郁交加:我对生活失去了感觉

 

2015年是我参加教师工作的第七个年头。没有任何征兆地,9月开学时,我出现了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问题,整个人发木,工作生活都处于被动状态,连洗一个澡都要下很大决心。

 

现在看来,那个时候抑郁就开始萌芽,只是没有引起自己的足够重视,耽误了治疗。

 

一直耗到11月,我出现了幻听。夜深人静时,总能听到手机里的闹钟铃声在响,根本没办法入睡。曾经有一次,长达五十多个小时未能入睡,差点在教室里晕倒,只能回家休息。

 

人虽躺在床上,脑海里却是千军万马,转的全是学校里的事。想到自己耽误了学生的课,内疚不已,不停地斥责自己。更糟糕的情况发生了:我的右腿一阵阵过电发麻,随后失去了知觉,没有痛感,也无法自如活动。

 

惊惶不已,打120去看急诊,查遍了包括骨科神经科在内的许多科室,医生都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后去了医院的心理咨询室,诊断结果是轻度焦虑。

 

这个诊断一度解除了我的心理负担,我以为没大事了。没想到,从12月起我进入了为期三个月的躁狂。每天都情绪饱满斗志昂扬,做起事情来精力充沛不知疲倦,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对我微笑。同事们纷纷传言我“涅槃重生”了。

 

我以为一切都很美好,并将一直美好下去。直到新学期一次考试后,几个没考好的学生在背后议论我,不小心被我听到。突然之间,我的世界变成了雾蒙蒙的灰色。一个星期后,我发起了高烧,陷入了比开学初更严重的抑郁,还出现了木僵反应。

 

真不记得那段时间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每天机器人一样备课上课,上课的时候我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在讲什么;下了班要么倒头就睡,要么就是抱着手机反复搜索和抑郁相关的信息。最严重的时候,已经丧失了求救的愿望。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常人无异,实际上每做一点事都要经过大量的心理斗争。

 

日复一日的自我的较量让我疲惫不堪,终于迎来了暑假。按说应该松口气,但一放假我就彻底倒下了。没有了上班的压力也就失去了起床的动力,我把自己埋在床里,不分白天黑夜昏睡,后来连老公都看不下去了,冲我发了一通脾气。

 

最刺痛我的是他的一句话:“60多岁的人也比你有活力,你看看自己成什么样子了?”我一下子哭出声来。

 

想到抑郁不仅可能会让我失去工作,还有可能让我失去爱我的人,终于下定决心去省城医院看医生。

 

可是结果只是失望。面诊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医生问了几个问题后,开了五种药,还明确地表示这些药只能是“试一试”。当时心里的失望和难过真的是无法言说。

 

从省城回来后,尽管开始强迫自己吃药,但效果寥寥。就在这时,我从网上看到天津市刘野老师依靠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战胜抑郁症的故事,立刻拨打了元认知心理干预咨询所的电话,赶往大连接受治疗。

 

 

积极救治:看到自己在一天天变化

 

在大连元认知心理干预研究所,第一次面询时,我蜷缩在座位上对咨询师讲述了自己所谓的“涅槃重生”的过程,其实是从抑郁转变为躁狂。说到这里,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压倒了我,我感到了彻骨的凄凉。

 

可是,咨询老师却温和地看着我的眼睛说:“不用沮丧,你要知道,你的变化的背后,是有作用机制和规律。元认知就是教你掌握如何去调控自己的情绪状态。”

 

老师的这句话,让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她认真地用笔在纸上给我讲解着S-E-R理论,讲解积极和消极因素是如何通过自我的反应和评价,来增强放大循环的;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互抑制的关系——只要我们不断地加强积极情绪与思维的训练,并及时地去巩固和强化其成果,那么消极情绪的联接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它再也起不来。

 

问题是,这是一个缓慢的、需要长期不断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积极起来;其间还会有反复和波动,但你会发现自己焦虑的水平越来越低。

 

理解了元认知的理论,进入临床治疗阶段后,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些作业,让我用文字描绘自己喜欢的风景,想像在工作、生活中自己渴望体验到的一些感受。

 

就这样,在一次次在放松训练中,我想像和体验着大自然的美好,自己工作时的投入,生活的愉悦与轻松……

 

随着治疗的深入,我一天天地看到自己的好转。第四次咨询结束后,我的躯体症状消失了,脑后那块压着我的大石头不翼而飞了,走起路来也不再东摇西晃,眼神里渐渐有了光彩。

 

治疗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发现自己有强迫的症状,即经常在看过一些文章或网页后,对其中的某些文句或图片进行强迫性回忆。以前我没有意识到那是病症,还以为是自己记忆力好、过目不忘。而事实上,真相是我在反复回忆、寻找的过程中,大脑积累了太多的垃圾信息,消耗了太多的能量。

 

当时我很绝望,因为强迫症的治疗难度是大于抑郁的。老师仿佛看穿了我内心的想法,告诉我:“不要紧,不再复杂的问题也有一个杠杆解,它就是情绪。你想想,是不是情绪越低落,这些查找信息的行为就会越频繁?情绪好的时候反而并没有觉得那些信息有多重要,非查不可?”

 

我点点头。

 

老师接着对我说:“以后再遇到这样的强迫思维,就对自己说,这是症状,是无关紧要的。一念放下,继续做接下来的事;可以做深呼吸,肌肉绷紧放松训练,进行一个后暗示:我是一个越来越能掌握自己情绪的人了。”

 

可是,知道原理不难,实际操作的过程却很痛苦。

 

一遇到似曾相识的信息,我头脑里就会有个念头催促我去寻找信息来源,有一次我甚至被逼得躲在卫生间狠敲自己的头颅,直到这个念头平息下来。

 

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对这种强迫性的念头形成了自动化程序,只用了大概不到四天的时间就减轻了强迫症,手机依赖的情况也大大减少。

 

每一天,咨询老师都会在笔记本上认真写下我前一天的进步:不恋床、能购物了、能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一样,重新学习,去完成每一个简单的动作,做每一件简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学着去用元认知智慧看待、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再像过去那样,在消极情绪引发的单向化思维里打转。

 

每次,当我发现我又出现自我否定的念头时,我就主动地喊“停!”告诉自己,这是症状,是消极情绪引起的消极条件性情绪反应。马上做深呼吸和小规模肌肉绷紧放松训练,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平稳、积极的状态。

 

我深深地体会到,元认知智慧就是能主动觉察情绪,有效调控情绪,从而让自己的内心处在轻松、愉悦、幸福的饱满状态中。

 

老师鼓励我把写进步日记、肌肉放松和跑步长期坚持下去。她说,有的事情,你在做的当下可能不会有太多的积极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可能是过一阵子或几个小时才会出现,不要因为当时感受不强烈就怀疑或停止努力。

 

我一直相信这一点:只要坚持,积极情绪的阳光一定会越来越明亮地照耀着我的世界。

 

 

盘点收获:幸运就是多一份坚持

 

回过头看,元认知其实不高深,它就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心理学技术。学习了元认知,我才知道为什么很多网友通过跑步、诵经、冥想、太极等方式都能康复。因为这些途径的共通之处,都是增强自己的身体感知积极因子的能力,控制并切断身体业已形成的消极循环。

 

万法如一,殊途同归,最重要的是坚持积极自救,寻求外界支持。正如元认知创始人金洪源老师提出的“陀螺理论”:抑郁就像是一圈圈向下盘旋的陀螺底部,陷在自我消极循环中不能自拔。只有通过一定方式打破它,改变方向往上走,我们才能从底部缓慢趋向广阔明亮的外部世界。

 

总结几点学习元认知的心得,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能清晰地看到情绪是思维和行动的根源。有什么样的情绪,便会随之产生什么样的思维和行动。

 

曾经我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是否有某一瞬间,你觉得你的人生重启了?”一个读者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抑郁症患者决定实施自杀时,因为家里没水,就下楼买了一瓶橘子汁。回家喝了一口酸酸甜甜的,突然就不想死了;一口一口喝完,然后饱睡了一下午,醒来后决定要好好活着。

 

当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并由此而产生愉悦时,便会走出之前的消极体验。

 

其次,对于积极情绪,要学会立刻识别并把扩大化,反复体味积极情绪带给自己的快乐,甚至可以手舞足蹈。因为身体的感受和记忆是最深刻的和长久的。

 

当然更重要的不是流连在积极情绪中,而是要带着积极情绪去做事,观察自己处在积极情绪下思维清晰、身体轻松的状态。当看到自己的工作完成甚至很有成效,还会有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第三,即使消极情绪来了也不必如临大敌。要提醒自己情绪是不断起伏变化的,人的情绪每时每刻都在波动。我们只是比一般人对情绪更敏感了些。为了避免情绪波动而导致的冲击,宁可维持在低能耗的状态,类似于电脑程序运行过多时陷入停滞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新知、主动运动、积极自我暗示和写进步日记的方式,去重新启动生命。

 

回顾自己从抑郁到康复的过程,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从无到有,一点点看到希望,我才明白: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幸运,那些所谓幸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