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导图,真不仅仅是你想的那样——记我和它的恩怨情仇

 长沙7喜 2016-11-15

文 | 苏培阳  

橙子学院479号创始会员

一个坚定的践行者

专注于思维的学习,践行和分享

5月份至今,用结构思考力写了170多篇原创文章

一次悲催的学习,让我结识了她!

大二暑假,用一个月的工资去杭州参加了一次三天两夜的培训。那三天应该是目前为止接收信息最多的三天吧,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强度,为了占前面的位置,每天都很早到。两天下来学得很晕,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古典老师说的知识过载。当时很想退出,但又舍不得,毕竟那门票是我一个月的劳动换来的,不容易呀!

在第三天的时候,我无意中瞄到邻座有个长发飘飘的姑娘一边听课,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时而皱眉沉思,时而微笑点头,显得那么轻松自在。而自己,水都来不及喝一口,马不停蹄地记着笔记,明知道回来不会看,但还是拼命地记着!

课间和那女孩交流了下,她竟然还记得第一天上午老师讲了什么,而自己却一头雾水,当时有些崩溃!怎么会这样,一样是人,一样来听课,为何她听完后逻辑如此清晰,而自己却是一团浆糊呢?

一个不经意眼神,让我看到了她,手上的笔记本。每一页都是由一个中心延伸出去,然后向四周不断扩散,就如同我们细胞构造一样,神经元,突触……

我好奇地问她,画的是什么?她笑着回答说:“思维导图!”

当听到思维导图四个字的时候,我当时都快气炸了。因为大一选修课《思考与致富》上有学过!只是当时觉得老师实在有些搞笑,竟然用一节课教我们画画!当时很鄙视地逃课了。我就这样错过了学习思维导图的机会!

杭州回来后,我到图书馆找各种材料学习,把托尼博赞的整套书给看了,还在网上找各种学习材料。

那一阵子我的大脑时常出现思维导图,做个计划画图,找老师聊天画图,上课画图……当时还画图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两千多字的情书。

当时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也没有像现在有这么多线上训练营。自己心里突然有些着急,这么好用的工具,怎么身边的朋友基本上都不知道呢?太可惜了!

那年寒假,我在一家补习机构兼职,结果入职培训的第一堂课就是思维导图!当时让我更加确信这玩意儿是个好东西!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做了一个课件,寒假结束回到学校,我立马联系了学生会,并迅速开展了一场思维导图分享会!

当时的挫样

回想当时的自己,学习挺没有耐心的,学新东西就想着马上有效果,甚至在开始遇到思维导图的时候,没有好好研究,而是一棍子打死,导致自己错过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似乎往往得等到需要时,才想到为何当初不好好学呢?

前段时间橙子学院的情商课,当时觉得自己用不上,课听了就过去了,没有练习,没有输出。课程结束后,有段时间状态不好,才猛然间想起里面有几个工具很不错,只是有点印象,却不知道具体应用。只是幸运的是还有点印象,还能继续看回播。这也让我在每个月专题学习的时候,更愿意加入押金群,因为那样的学习有监督,有压力,有交流,有点评,而不是走马观花。

其实思维导图没那么神!

一个多月后,对于思维导图的热情慢慢降下来了。因为我发现它就是一个工具,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神!

比如波音公司用思维导图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美国有次大面积断电,通过思维导图迅速恢复用电……,这些都是事实,但思维导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的因素,还有许多影响因素!

那时候思维导图教会了我要学会平静客观地去看待事物。

后来思维导图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慢慢减少,但在即兴发言的时候她必然出现。在表达的时候,我可以很清晰地知道自己要讲的有几个点,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紧张感;其次,听者也很可以很清晰地接收我的信息,传递高效。

屡试不爽,针对某个话题,从一个中心词不断发散出你想要表达的关键词,最后整合成三五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后面还可以有三五个关键词),就可以让自己清晰地看到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了!

画图次数少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维导图的思想理念似乎不知不觉融入了我日常的学习之中!

现在写文字,阅读心得,听课,可能没有直接画图,但是在下班回来的路上,总会冒出几个关键词,一篇文字也就在路上慢慢孕育出来了。

思维导图的优势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革命性的思维工具。被称为思维的“瑞士军刀“。

▍提炼关键词,让我们可以轻松记住

试想下,让我们记住一个词容易还是一句话,一段话容易呢?大脑其实更喜欢关键词!再从关键词中引申出更多的内容,就如同从一城市的中心不断向外扩散。其实这样的集散现象大到宇宙的形成,银河系,太阳系,国家;小到家庭,原子,细胞等有出现。

▍聚散有度

思维导图一开始可以很自由发散,比如我在前二十分钟我只是知道自己需要写一篇关于这周《创意思维》课程的文字,要不然作业提交不了。当时只是想着就写如何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利弊,思维导图的应用等!

但当我开始落笔以思维导图为核心开始写的时候,我的大脑里马上出现了我学习思维导图的几个经过,以及理解。发散完毕后,我就慢慢地确定,自己这篇文章大概要写什么,通过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一些关于思维导图的观点,有了思路,文字就可以顺产了!

这个思维过程其实就是聚散,一开始由“思维导图”这个中心词引发很多想法,但是后面就慢慢整理,聚焦,最后形成一个思维结构!

▍在一张纸上整理我们的思维

如果你也画过的话,一定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开始大脑里有几个想法,几个关键词,但是大脑里却反反复复出现,即使有新的想法出现,也不多,并且还会去回顾之前的那些词语!

假如家人随口说了十几样东西让你去买,你在路上还振振有词,拼命地在记忆,但最后到了商店却发现忘得差不多,而如果用笔记录下来,或者画个导图,进行归类分组下,相信要忘记也挺难的。

但是如果你把自己脑袋中的想到的关键词记录下来,想到哪,记到哪,这时候,你会明显地发现自己可以想出更多的“好东西”.

我很喜欢古典老师的一个比喻,我们的脑就像手机一样开太多软件会卡!这时候,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相当于手机上的一键清除缓存一样。而思维导图的发散作用,其实也起到了清除大脑缓存的作用,从而激发起你更多的创意!

学习思维导图应该避开的几个陷阱

思维导图虽说是思维的瑞士军刀,但刀也是有双刃的。思维导图也是如此,在学习和运用思维导图的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陷阱!

▍陷阱一,思维导图的关键不是几张“美”图!

坦白讲,我画图挺丑的。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写出来,就是为了交作业(就是下面这张丑图),实在太丑了,不忍直视,那就来点文字来凑。

在朋友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的思维导图画得挺美的,看完后,默默地点个赞!自己没有耐心看下去,即便有几秒钟的耐心,也看不太懂!

于是心想,自己似乎不适合画思维导图!其实画画是其次的,画画本身可以让我们有更多感官的刺激。就像年初古典老师带我们一起画的梦想版,我现在依然记得,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为了一个关键词,我找了好几张图片,做了很多选择,这个过程我大脑得不断地进行工作,反复进行思考,想要记不住都难!而在画图的过程中,我们在进行不断地联想和思考,当然会记得更牢,更有效果呀!

但别忘了,思维导图的核心还是思维,不是图!所以即便你画工技术不行,一样可以让思维导图为你更好地服务!更何况现在还有各种绘画软件。

▍陷阱二,手绘和软件一定要有个输赢

有人说,手绘最纯正,软件并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强大功能!也有人说,“手绘多麻烦呀!软件那么方便,可以随时修改,可以迅速调整……

这时我们或许有些疑惑了:“啥情况?到底哪个是对的呢?……“其实手绘和软件都不重要,你喜欢用什么就用什么,何必纠结于工具呢?有时候一个工具用久了,换一下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他们各自的利弊,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陷阱三,思维导图也不过如此嘛!

空气对我们很重要吧!但我们却很少会去感受它的存在!思维导图本质上也非常简单,就像当初我第一次遇到的它的时候,充满怀疑,就这么简单的东西,真有那么牛?开玩笑的吧!

相信刚刚接触思维导图的很多伙伴也会有这样的体验,觉得太简单了,画了几次,觉得没意思,甚至觉得并没有那么有用! 

殊不知,工具之所以有用,那是因为你有去用!如果你觉得没用,那是因为你没用!

其实你随时都可以用思维导图的理念,比如周一开会,领导让你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怎么办?草稿上迅速罗列三个关键词,在每个关键词后面再加几个关键词,你就可以很装XX地说,我有想点看法!讲得很有条理,头头是道。

公司的述职演讲,同事死记硬背稿件,结果时不时卡壳,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回忆了!而你却能应对自如,讲完一点,下一点,顺其自然,虽然也有几个小点一时想不起来,但是却可以很流畅地结束演讲,底下的观众完全陶醉在你的分享当中,根本不知道你有少讲!

你阅读一篇好文章,听一段好演讲,看一个好短片,都可以用思维导图将其记录,甚至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都可以!

只要有思维的地方,你都可以用思维导图,只是有些是有形呈现,有些则是无形的。当某一天我们可以忘记思维导图,那时候或许它就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达到了无知有能的状态!

-  橙子学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