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高考全国卷模式各题型答题方法与技巧(十一)

 许愿真 2016-11-16
语文高考全国卷模式各题型答题方法与技巧(十一)

语文高考全国卷模式各题型答题方法与技巧

(十一)

 

5、传主形象的塑造(也是传主形象特点的答案源)

1)事件以及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特点。

2)细节及人物的其他描写(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来刻画人物形象。

3)社会环境突出人物形象。

4)其他人的衬托。

5)物的象征。

6、传主的形象(基本同小说中人物形象题。这里从略)

7、全文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1)材料处理上的详略,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就浓墨重彩,详写。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参考第5类题型——传主形象的塑造)

3)引用资料、人物原话或者诗词。【1】引用资料,更好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更具有真实性,评价客观公正。【2】引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形象;使传记作品古朴文雅。【3】引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性,作品更生动可读;映衬或者烘托人物形象。【4】引传主原话(书信、日记等中的文字),应证作者观点;增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

4)点面结合。面(传主经历、主要事迹)的真实与点(细节等)的艺术化处理。

8、人物成功或者失败(更多先限定了某一领域)的原因

1)目标、志向、兴趣;

2)计划与落实;

3)方法与途径;

4)决心与毅力;

5)勤奋与刻苦;

6)团队、社会与家庭的支持。(这一点是外部环境因素)

7)有心人,善于抓住机会。

9、探究题

1)主要提问方向: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基本方法:

1】阅读全文,把握文本内容

抓住传主的经历,可从时间、事件上把握,理清人物的主要事件、思想、情感、贡献等。全面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之上才能探究文本的深层意韵、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才能探究文本的疑点难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要弄清楚是对文本文体特征的个性化、创造性解读,还是结合文本联系生活进行探究或个性化解读,避免只结合文本而忽略联系生活的要求。

3】依据要求,寻找文本依据。

探究试题的命题原则是依据文本的,由文本出发而延伸的,因此,解答探究问题也不能耐脱离文本,应该依据要求,寻找文本中的依据。

4】联系已知,阐述个人见解。

探究往往要求考生联系自己学过的知识,或掌握的生活知识经验,写出自己的看法。因此,解答时需要联系学习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5】中肯公允,客观准确作答。

探究试题,要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观点。在解答时都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或非,都要中肯、公允、客观。其次,要注意准确的用语,不可出现错误的语句。

3)答题基本模式

1】立场、观点,明确表态,并将自己认可的观点陈述出来。

2】回到文本中去分析。(仅仅限于文本的探究,这一步要分几个角度来探究。)

3】结合现实或者自身实际,作分析。(如果不要求联系现实与自身则不做这一步)

4】总结回应,强调观点,或者得到启示。

●注意内容(人物经历即主要事迹、人物形象)、主题、艺术手法之间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