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是中国民间历史悠久的手工艺品之一,以黏土加上纤维物、河沙、水,揉合成的胶泥为材质,在木制的骨架上进行形体塑造,阴干后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的作品称彩塑。 彩塑由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俗彩塑。 下华严寺的辽代彩塑山西省大同市下华严寺的辽代彩塑就是彩塑中的精品之一。辽代彩塑的塑造手法明显继承了唐代彩塑造型的严谨写实,又在具体、精细、繁密中增添了婉丽的风韵。 在中国历史上,辽朝(公元916—1218年)前后统治三百多年,曾辖包括今天的河北、山西大部和东北各省以及内蒙古等广大地区。辽朝统治者为契丹贵族,原在潢河(今辽河上游)流域以渔猎为主,进而经营畜牧业。建立辽朝后,在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下,进行了社会改革,发展了农业,出现了工商业,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繁荣景象。现存的辽代建筑和彩塑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邮票上精美动人的彩塑菩萨像为了反映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于1982年11月19日发行《辽代彩塑》特种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一枚。 这套邮票图案采用了山西大同下华严寺的一组金色辽代彩塑菩萨像。这些菩萨像或立、或坐、或正、或侧,神态优美,容貌丰满,表情生动,衣饰飘带流畅自然,塑法罕见,是国内辽塑中少见的精品。 |
|
来自: 老刘tdrhg > 《3、徽章/塑像/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