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御寒神器,非他莫属!

 足三里遇上合谷 2016-11-19

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明天至24日,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日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10℃,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6℃以上!还有大范围雨雪!那么问题来了,吃什么可以御寒?



“口外的羊肥,而少膻味,是北平人主要的食用肉之一......主要的是工料细致,无论是上脑、黄瓜条、三叉、大肥片,都切得飞薄”这是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描写烤羊肉的情景,秋末冬初正是羊肉最为肥美的时候,更何况天冷时围着火锅涮羊肉热气氤氲,胃里暖烘烘的,不由得会让人想起“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暖,冬季吃羊肉有多好,看看下文,你就知道了啦!


羊肉味甘,性温,《本草纲目》记载羊肉具有补虚祛寒、温补气血、益肾补衰、开胃健脾、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益精之功效。主治肾虚腰疼、病后虚寒、产妇产后体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等症。羊肉也有“小人参”、“肉中之王”的美称。


羊肉的养生之道


1.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羊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猪肉,脂肪含量高于牛肉,矿物质含量最高。特别是胆固醇含量在所有家养畜禽肉中最低。因此,羊肉是防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理想肉类。近年还发现在羊肉中存在着一种脂肪酸抗癌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


2.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羊肉有助于抵御冬季寒冷,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人群。


3. 温补肾阳,补益肾虚。常吃羊肉有助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


4.利肺助气,祛痰止喘,气虚的人往往少气懒言,冬天怕冷,而且气虚导致肺卫不固,稍微受到风寒就容易感冒,吃羊肉可以补气,防治肺结核、气管炎、哮喘。


5.保护胃黏膜,开胃健脾。常吃羊肉可增加消化酶的分泌,保护胃壁,促进消化。


6.羊肉温经补血,可治疗产后出血、产后无乳、虚弱自汗等症。


7. 预防眼部疾病。中医认为肝藏血,肝开窍于目,吃羊肉对预防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较好的效果。


8.具有安心止惊和抗衰老作用。



羊肉的选择


新鲜羊肉的肉色红而均匀,有光泽,肉质坚而细,有弹性,外表微干,不粘手,气味新鲜,肉嫩易熟且膻味小为佳。


羊肉味道鲜美,但有些人不太喜欢羊肉的膻味,怎么去膻味呢?

1.将萝卜切块,再加些葱、姜、酒等,与羊肉一起汤入锅煮,滚开后将羊肉捞出再单独烹调,即可去除膻味。


2.煮羊肉时,放上七八粒绿豆或者干橘皮,可去膻味。


3.放几颗山楂与羊肉同煮,既可以去除羊肉膻味,而且肉也容易炖烂。


4.煮羊肉时放入草果、丁香、砂仁、豆蔻等中药调料包,既去膻又美味。


羊肉食用温馨提示

1.感冒前后及疮疡肿毒、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时不宜食用羊肉。


2.酸味的醋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生发,所以羊肉不宜与醋同食,否则温补效果大打折扣。


3.因羊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加重肝脏负担,因此肝炎病人、高血压者不宜多食羊肉。


4.羊肉不宜与南瓜同食,因两者都温热补气,合用易上火。


5.吃完羊肉后不宜马上饮茶,以免产生鞣酸蛋白质,诱发便秘。



煮羊肉时加上一物,则功效可翻倍,羊肉常见的好搭档是萝卜、山药、板栗、核桃、笋、海参,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款羊肉的食疗方。


1
当归生姜羊肉汤


做法:羊肉切小块,焯去血水,砂锅内放适量清水,下羊肉、当归、生姜,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焖至肉烂,加调料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补虚,治疗虚证、寒证的腹痛。



2
羊肉山药粥


做法:羊肉去脂膜,煮熟,肉汤内下米、山药同煮,空腹食之。


功效:治肺结核,身冷。


3
枸杞炖羊肉


做法:羊肉洗净焯去血水,捞出切块,炒锅加油烧热,下羊肉、姜片煸炒,加料酒,再倒入砂锅内,加清汤,用文火炖熟,加枸杞子、食盐及葱,加盖焖十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固阳,养肝明目。


4
羊肉萝卜汤


做法:羊肉洗净切丁,焯去血水,白萝卜洗净去皮切块,锅内加适量清水,将萝卜与羊肉丁同炖,熟后加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开胃消食。



5
羊肉核桃粥


做法:羊肉去筋膜,洗净切块,将核桃仁碾碎,粳米淘洗干净,与羊肉一起倒入锅内,加适量清水,至旺火煮沸后,改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肉烂,放入核桃仁拌匀。


功效:健脾补虚,温补肾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