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重复“儿化”。在普通话中,实词读音儿化后,除了表示范围缩小和词性改变外并不产生词义的变化。而东北方言却将儿化音重复使用,同时对词义产生了外延和拓展的作用。这种表达方式,使词义更加形象、细腻。比如: 1、匹儿片儿(pīr piànr):形容懒散、室内不整洁,物品放置凌乱。 2、魂儿画儿(húnr huàr):比喻(物体)擦拭得不干净,落下(图案般)肮脏的痕迹。 3 、丢儿当儿(diūr dāngr):指物体连接不牢靠;也指人因失去知觉而不能自持。 4、丢儿修儿(diūr xiūr):形容很小或很少。 5、慢儿慢儿(mànr mànr):形容动作十分缓慢,不慌不忙的样子。 6、撇儿裂儿(piěr liěr):形容故意做出对人蔑视、高高在上和不屑一顾的表情或动作。 7、眯儿眯儿(mīr mīr):形容因害怕而规规矩矩、唯唯诺诺;不敢言语。 8、姿儿悄儿(zīr qiāor):比喻高傲、做作,夸张的做出小心谨慎的样子。 9、板儿板儿(bǎnr bǎnr):形容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死板。 10、皮儿皮儿(pīr pīr):固执己见、不听劝导,我行我素。 七、“的”字成语。助词“的”属于虚词类,无任何实际意义。在普通话的成语中,尚无“的”字入词的现象。东北方言却将两个“的”字分别附在两个实词后面,以跳跃重叠的方式组成成语,实属独树一帜。请看: 1、悬的喽的:比喻成功的把握很小。悬:吊在半空,形容危险。 2 、空的捞的:形容心里感觉空虚、孤独和寂寞。 3 、馋的哄的:嘴馋,想着好吃的。 4、腥的薅的:指有鱼虾的腥臭味,引申为名声不好,有前科劣迹。 5、屁的溜的:比喻举止粗俗,爱开玩笑。 6、湿的捞的:形容像刚从水里捞出来,很湿的样子。 7、干的乎的:指粥状东西中水分过少、太粘稠。 8、傻的喝的:形容不精明,缺心眼;傻乎乎的样子。 9、潮的乎的:指物品不干燥,湿度大;引申为人不精明、没心计,有啥说啥。 10、软的哈的:形容物体绵软、柔弱;引申为人没有原则性,不敢碰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