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藜阁家书(158)

 藜阁文集 2016-11-20

致二哥

二哥:

我回家的日期延至十一月二十日以后,不休探亲假,在家呆几天后即归队。

上星期到中南海玩了半天,看了主席故居,今后如有兴趣,可能会到长城去看看。

照了一张彩照,直接寄回家,请查收(十一月十四日左右到家),如果效果好,就给你一张,另两张留给我(洗了三张)。

前两天,到了颐和园,北京好玩的地方太多,顾不及,又只有一个人,没好多心思玩。还没见着十一弟,等公务完后去天津。

有事请来信(要书否?)

                                                四弟

                                                     1985·11·1

 

 

致四弟

四弟:

下午收到你的信,我十分高兴,还以为你在回家前不会再写信的,因为上一次,我没有给你回信。

家中一切皆好,母亲健旺,小妹身体也很好,她在学校带光儿,有空也做做衣服,衣服做得不错,只可惜半途脱师了,今后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呢?我想不出。

母亲喂养的那头猪有170斤重了,算是可以。但是,母亲经济拮据,欠了一点帐,日子不太好过,原因是人情难以应付,我也没有多少办法,只能按规定交赡养费。一是我妻管着我,二是自己债台高筑(前向,因为需要,我买了一部单车,花去了180元钱)。你也是没有积蓄的,出差要花钱,加上小妹花去了你一大把,我估计你对母亲的困难也是爱莫能助,只得安慰母亲:别着急,慢慢来。确实只能慢慢来,到了腊月,猪长得更加大了,可以存一点钱,不必全吃,母亲觉得这样也可以,也心安理得。

一个月前,我邀二位兄弟到乡林场买了四根大杉树,价值80元,准备给母亲做寿枋,还合算。这笔钱如何摊,兄弟们不肯摊给你,我则坚持要摊给你一份。我这意见是经过反复考虑的,我想你也一定同意。

家事就这些,今年晚稻收成很好,早稻也不马虎,毋念。

乡里新建的学校已经修好,还可以。我们准备在十二月份搬过去,过去后,我也许会轻松一点。现在,公务家务简直累死了我,我一天到晚只欠睏。尽管如此,我也是个被动的人,该今天做的事情往往要拖到明天才能做完,这主要是因为有个小光子。

光儿长得乖,但是他太缠我了。满岁那天,为了躲客,我们带着他到县城去了,并在县城照了个像,寄一个给你,请查收。

你和十一弟是我们这个家族最早以大知识分子身份去京华的,这是一个骄傲,不要当做什么负担。有空的话,你还是到天津去一趟,十一弟在那里找了一个对象,你去见一下面,帮助参考参考。

书是想要,但是今年太困难,要还帐,还要搞一些建设,你可帮我买十元左右的书来,书目不开,就文史方面选我没有的名著买。

只逗留几天不休探亲假,这个想法很好,就这样办吧。只把来期和下车地点告诉我,我好接你。

不谈了,语无伦次,是一边瞌睡一边写的。

祝好

                                                 二哥

                                                     1985·1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