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八卦到六十四卦: 试论 《周易》 的思维逻辑

 鶴崧軒森 2016-11-21

《周易》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几千年来,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 《周易》 的解释和研究。

《周易》首先是一本关于占卜的著作,集古代中国千年以上占卜经验之大成。那么,一本关于占卜的 著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历代学者认为,《周易》 在分析占卜的过程中阐述了许多自然界和 人世间的哲理,而这些哲理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原则。我想,就认识世界而言, 《周易》 的特 殊贡献在于把传统的八卦扩充为六十四卦,因此可以认为,《周易》 的思维逻辑集中表现在这个扩充 的过程之中。在本文中,我先讨论 《周易》 的基本思想方法,然后再通过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演变 过程分析 《周易》的思维逻辑,最后分析 《周易》的立论基础。

一、《周易》 的思想方法

《周易》的思想方法大概是这样的:从发生和变化的角度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进行分类,然 后根据占卜的结果来确定某一个事物属于哪一类,进而通过类的特征对这个事物的现状或者未来进行 评价或预测。显然,基于占卜的评价或预测完全是一种随机判断,无必然性因而无科学性。但是,我 们可以在这个判断的过程中探寻其思维内核,我想,这个内核就是:确信一件事物是否发生、以及发 生的程度是可知的;进一步,确信未来某件事物是否发生、发生到什么程度,与某些现在已经存在了 的事物有关。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中国古代先哲试图探寻事物演变的态势,并且遵循了一条非常正 确的探寻路径,这就是根据事物发生发展的表现形态进行归类,用非常抽象的概念 “象数”来刻画 类中事物的特征,由此解释事物演变的态势。如果把上面所说的 “事物演变的态势”理解为 “事物 发生发展的规律”,把 “象数”理解为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 “模型”的最为朴素的表述,那么,就可 以把上述探寻路径用现代语言表述为:根据事物的表现形态构建模型,通过模型解释事物发生发展的 规律。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 “象数”已经具备了 “模型”的最为基本的功能,我将在后面详 尽地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西方哲学是在文艺复兴以后,才逐渐建立起这种 “通过事物形式分析事物本质”的 思想方法;建立这种思想方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探寻知识的本源,其思维本质是归纳而不是演绎。 对西方近现代哲学 ( 以至于科学) 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了这种思想方法,他在批 评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不能用于发现真理后,给出了一个认识事物的规则:

一个真正完善的操作规则所需要的指导必须是确实的、自由的,并且是可以导致行动的。这 和真正的形式的发现是一回事。因为一种性质的形式就是这样: 有了一定的形式,一定的性质就 必然跟着出现。因此,当这个性质存在的时候,这个形式总是存在着,它普遍地蕴涵这个性质,

而且经常是这个性质所固有的。(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上卷,第 348 页)

这里培根所给出的就是一个 “通过形式分析本质”的认识问题的规则。可以看到,培根所倡导的规 则与上面所分析的 《周易》建立 “象数”的思维逻辑是类似的。虽然,有了形式并不必然具有性质, 比如,鲸鱼生活在水中,但鲸鱼不用鳃呼吸因而不是鱼;但是,不具有形式往往就不具有性质,比 如,不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就很难称其为鱼,因此,《周易》进而后来的培根给出的是认识问题的必要 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事实上,对于认识问题而言,有了必要条件就足够了,因为我们很难、甚 至不可能给出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据此,我们说中国古代先哲探究事物规律的路径是正确的。当然, 在那个年代,探究的路径可能是正确的,但立论的依据却不一定是科学的,也就是说, “根据事物的 表现形态构建模型,通过模型解释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这个思想方法可能是正确的,但 “根据占 卜的结果来确定事物类的归属”这个立论的出发点却不一定是科学的。在此,我特别想说明的是, 即便如此,上述的思想方法也足以确立 《周易》在世界思想史中重要而独特的地位。

所有西方哲学史的教科书都认定,哲学是从古希腊的学者泰勒斯开始的,因为他说世界是由水构 成的。(参见梯利,第 12 - 13 页) 这个说法非常不准确,但这个说法突破了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传统 信念,奠定了认识物质世界的某种基础,因此,人们说哲学是从泰勒斯开始的。同样的道理,依据上 面对于 《周易》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的分析,确立 《周易》在世界思想史中的地位的理由是充分的。 下面分析 《周易》是如何确立 “象数”的,即分析 《周易》是如何构建模型的。

《周易》提出了两个今天构建模型仍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个原则是客观性, 《系辞传上》 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也就是说,《周易》 是以天地、自然为准绳的,因此能够囊 括自然的道理。我们在构建模型时,不应当顾及自己或者他人是如何想的,而应当顾及客观实际,顾 及模型的背景是如何表现的,这个原则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另一个原则是抽象性, 《系辞传上》 说: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这里 “易知”和 “易从”中的 “易”是容易的意思,也就是说:道理简单则容易被人们理解,操作简单则容易让人们 遵从。显然,为了实现这个要求,所构建的模型必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为只有抽象了的东西才具 有一般性,这便是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抽象是构建模型的精髓,只有高度抽象了的东西才可能 进行符号表达;事实上,符号表达正是 《周易》最为显著的特色。

现在分析 《周易》对世间万物的分类方法,特别是分析这种分类方法的逻辑基础,以及符号表 达方式。出于对太阳的崇拜和敬畏,古代先民的思维基础与太阳有关:称太阳为阳,称月亮为阴。进 而,山的向阳坡为阳,背阳坡为阴;河的北岸为阳,南岸为阴;石的上为阳,下为阴,等等。在这个 基础上,又把那些可以称之为阳的东西的特性抽象出来,用阳表示健壮、刚毅,用阴表示羸弱、温 柔;用阳表示男人,用阴表示女人,等等。更进一步,把阳引申为向上的、无形的、自主的东西,把 阴引申为向下的、有形的、顺从的东西。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古代先民用一个字 “乾”来表示一 般意义的 “阳”,并用日常生活常见的、代表健壮的动物 “马”来形象地表示乾;用一个字 “坤” 来表示一般意义的 “阴”,并用日常生活常见的、代表温顺的动物 “牛”来形象地表示坤。

或许受日月交替的影响,或许受物种繁衍的启迪,在赋予 “阴”和 “阳”这两个字更为广泛的 含义之后,也就是说,在 “阴”和 “阳”这两个字已经被一般化之后,古代先民相信世间事物的变 化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相信阴阳变化是世间事物变化的源头。正如 《系辞传上》 所说: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 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这里所说的 “道” 与 《老子》 中所说的 “道” 是一致的,都是泛指自然法则。或许受后世许多 “阴

阳家”不良作为的影响,人们往往认为阴阳之说过于肤浅,不可登大雅之堂,但在本文第三节的讨 论中将会说明,阴阳之说在本质上述说的是事物自身本然的道理。

二、八卦的形成

基于阴阳变化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先民巧妙地用阴阳的组合来刻画天下万物的时运兴衰。为了刻 画得更加简洁和清晰,古代先民还发明了非常抽象的符号:用一个长横线表示 “阳”,用两个短横线 表示 “阴”。借助这样的抽象符号,有重复的三次叠加就得到 2 × 2 × 2 = 8 种不同的组合形式,这就 是所谓的八卦。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符号表达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 的许多研究领域,是构建模型和表述思维逻辑不可缺少的工具。可是,在三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 先民就创造了如此缜密的符号表达形式,不能不令人赞叹。这种符号表达的思想至少影响了近现代的 德国哲学,因为莱布尼茨 1703 年发表在 《皇家科学院记录》 的论文 《二进制算数的解说》 的副标题 就是: “……它只用 0 与 1,并论述其用途以及伏羲氏使用的古代中国数学的意义”( 参见李约瑟), 其中所说的伏羲氏使用的符号指的就是八卦。

这样构建八卦的道理是什么呢? 《系辞传上》 解释说: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其中两仪是指阴阳,四象是指阴阳的两次重叠得到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然后三 次重叠得到八卦。我想,《系辞传》 的说明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太极、两仪、四象和八卦都已经成为 研究 《易》的专有名词。

为什么用 “乾、坤、巽、震、艮、兑、坎、离”这八个汉字来表示八卦不得而知,或许与西周 时代这八个字所代表的意境、甚至与西周时代这八个字的发音有关。①

八卦的功能在于象,正如 《系辞传下》 中说: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是故易者,象也。 象也者,像也。”这是说,八卦表示的是事物的类,并且,可以用相像的东西、以及这些东西的引申 来表示这样的类。如果把八卦理解为模型,那么,象就是模型的象征,而象的引申就是模型的特征和 性质。比如,乾的象是天,其引申为父亲、马、首,进而表示刚健;坤的象是地,其引申为母亲、 牛、腹,进而表示温柔;巽的象是风,其引申为长女、鸡、股,进而表示谦逊;震的象是雷,其引申 为长男、龙、足,进而表示激动;艮的象是山,其引申为少男、狗、手,进而表示稳重;兑的象是 泽,其引申为少女、羊、口,进而表示愉快;坎的象是水,其引申为中男、豚、耳,进而表示隐伏; 离的象是火,其引申为中女、雉、目,进而表示灿烂。(见 《说卦传》)

通过上面的说明可以看到,八卦的分类是相当合理的,这个合理性就表现在类与类之间几乎没有

共同部分。类与类不交,这是现代数学、以至于现代自然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同时,从上述象的引 申可以看到,所给出的象作为那一类事物的象征也是恰如其分的。我想,类的象征和性质基本如上面 所述,但利用八卦的解释却远远没有结束,因为上述的引申方法只是一种直接类比。进一步,先哲们 还利用象的寓意联想的方法来解释许多事物,这里用上述后两卦来说明这种寓意联想。坎的基本卦象 是水,那么,坎就是百姓,因为水无处不在;坎就是美德,因为水恩泽四方;坎就是雨,因为雨与水 是同类;坎就是云,因为有云才有雨;坎就是隐伏,因为水隐江河泛滥之险。离的基本卦象是火,那

么,离就是太阳,因为骄阳如火;离就是电,因为电可能引发火;离就是光明灿烂,因为太阳使然;

① 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六十四卦》 中的八卦的汉字表示皆不相同,如乾为健、坤为川、震为辰、艮为根、兑为 说、离为罗,等等。(参见吕绍纲主编)

离就是绳,因为草绳可以为火种。很显然,这种寓意联想的思想方法一直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思维。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八卦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象、象的直接类比和象的寓意联想描述类的 特征和性质,从而构建了认识事物的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八个卦可以表示天地万物的许多形态,可 以解释许多事物发生发展的态势,也可以解释人的各种性格和人世间的许多关系。但是,对于我们生 活的大千世界来说,这些表示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 《系辞传上》 中所说: “八卦而小成。因而伸 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为了更好地解释世间万物,必须对八卦进一步 “因而伸之”。 那么,应当如何 “因而伸之”呢?

三、六十四卦的形成

《系辞传下》 中说: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这就是说, “因而伸 之”的方法就是 “因而重之”,也就是在一个八卦的基础上再叠加一个八卦。这样,可以得到 8 × 8 =

64 种不同的组合形式,称之为六十四卦。这样,八卦就是构成六十四卦的基础,因而被称为 “经 卦”;而六十四卦则是八卦的派生,因而被称为 “重卦”或者 “别卦”。

《周易》的目的就是解释六十四卦,并且主要是通过每一卦的爻来解释的。可以看到,在卦的基 础上,《周易》 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就有 64 ×6 = 384 种不同的解释,这就比八卦扩充了许多。①

卦和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卦的核心依然是象,而具体解释则通过爻。卦相对稳定,爻相对变 化,这正如 《系辞传上》 说: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其中彖是对卦象的解释,卦象 是不能变化的,变化的只能是爻。《系辞传下》说得更清楚: “道有变动,故曰爻。”很显然,就思维 方法而言,在建立和解释卦的过程中,《周易》已经把握了建立模型的本质。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所 有利用数学符号表达的模型都含有参数,于是就构成了上面所说的态势:模型是相对稳定的,而模型 的适用范围却可以因为参数的不同而不同。这样,我们似乎就可以推断, 《周易》 的六十四卦及其解 释方式给出了建立模型的范式。

卦代表的是事物的类。因为是借助象来寓意类中的事物,有些话说得就不那么直接,但其寓意却 是明确的;有些话说得比较浅白,但其蕴涵却是深刻的。因此 《系辞传下》 说: “其称名也小,其取 类也大。……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下面举例说明。

《系辞传》 认为六十四卦中有九个卦与 “德”有关,而这 “九德”是周文王被商纣囚禁时因忧 患而演绎出的治国之道。(见金景芳,第 19 页) 在 《系辞传下》 中,从德的九个内涵、九个表现和 九个作用这三个层次讨论了这九个卦的意义。作为说明,这里分析其中 《履》、 《谦》、 《复》 三卦。 关于德的内涵,这三卦分别包括德的基础、德的关键、德的根本;关于德的表象,这三卦分别包括适 中、光明、明辨;关于德的作用,这三卦分别包括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因此,人们称这 三个层次的解释为 “三陈九德”。再比如,六十四卦中有十二个卦与一年的十二个月有关,并且,根 据上面讨论过的引申方法,借助每个月的自然状况来寓意事物的发生或者发展状态。

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作出推断,卦的作为是表达类中事物的性质,可以是几个卦相互关联表 达一类事物的不同性质,也可以是一个卦寓意着几类事物的共同性质。

下面讨论爻。为什么恰恰是六爻呢? 《系辞传》 认为这与天地人 “三才”有关。《系辞传下》 中 关于爻的解释是这样的:

① 如果再考虑占卜形式的各种可能情况,按 《系辞传上》 的说法,可以扩展到 11520 种情况。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这与 《老子》所说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 子》第 二 十 五 章) 有一定的关 系,但也有区别,因为 《老子》强调的是 “法”,而 《系辞传》 认为可以把天地人等同看待。大概 在先哲的思想中,天道、人道和地道都是具体的道,三者相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满的统一体。显然,后 来人们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与此是一脉相承的。那么,如何才能 “兼三才而两之”呢? 《说卦 传》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 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称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其中的 “性”是指人性,“命”是指天命,中国人自古相信人世间的事情与天命人运有关。现在,问 题已经很清楚了,首先,依据 “天地人”把事物的特性和态势一分为三;然后,对其中的 “天”依 据阴阳一分为二,对其中的 “地”依据柔刚一分为二,对其中的 “人”依据仁义一分为二。因为

2 + 2 + 2 = 6 ( 1)

就得到六爻。对于每一个卦,由下到上六爻的名称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根据单为阳、 双为阴的原理,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与天地人关联,朱熹在 《周易本义》 中解 释 “六爻之动”时说: “六爻,初、二为地,三、四为人,五、上为天。动,即变化也。”( 朱熹,第

224 页) 这样,三才中的两个爻都是一阴一阳,也就是说,三才是由一阴一阳结合而成。于是有 《系

辞传下》所言: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 地在下,天在上,人在中,这样的思考是极富想象力的。天底下的事情无非就是天事、地事、人 事,所以 《易传》认为 《易经》以此说明卦的态势。虽然这种分类方法只关心事物的表现形态而不 顾及事物的构成要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再也找不到更为简单的分类方法了。在上述爻的产生过程 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哲学不仅强调一分为二,即 “兼三才而两之”;同时也强调合二而一,即 “阴

阳合德”。我想,这或许是阴阳之说的核心,这或许也是 “对立统一”的思维原型。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六十四卦的逻辑结构、爻与象的从属关系,以及六十四卦与八卦之间的 联系,可以发现,上面对六十四卦的解说、特别是对六爻的解说,并不合理。

四、是 “因而重之”还是 “兼三才而两之”?

毋庸置疑,无论是 “因而重之”还是 “兼三才而两之”,都是后世学者解释 《易经》 结构时的 用语,这两个用语对分析 《周易》 的思维逻辑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能不看到,恰恰是因为这两个 用语,使得上一节对从八卦到六十四卦演变过程的分析中,出现了一个逻辑上的混乱,这表现在六 爻。如果我们确认六十四卦是 “因而重之”得到的,即认为六十四卦是由两个八卦叠加而得到的, 那么,每一卦中的六爻应当是通过算式

3 + 3 = 6 ( 2)

得到的。虽然算式 ( 2) 计算的结果与算式 ( 1) 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算式 ( 2) 与算式 ( 1) 的 表示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算式 ( 2) 表示在六十四卦的每一个卦中,两个叠加的八卦仍然保持原 有的态势,因而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而算式 ( 1) 意味着,要得到 “兼三才而两之”,就必须拆散原 来的八卦的结构。有的学者可能会认为不应当这样思考问题,但我们在分析六十四卦的逻辑结构时确 实出现了两难:如果拆散八卦,那么八卦就不能作为六十四卦的基础;如果不拆散八卦,那么 “兼

三才而两之” 的立论基础就不成立。应当如何取舍呢? 我想,我们只能对下面两种情况选其一,并

且两者不可得兼。其中 “两者不可得兼”的原因,正如第一节分析的那样,形式是性质的必要条件。

一种情况是 “兼三才而两之”的立论成立,即算式 ( 1) 成立。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必须拆散八 卦的原有结构。这样,八卦既不能成为六十四卦的构造基础,也不能成为六十四卦的立论基础。

另一种情况是 “因而重之”的立论成立,即算式 ( 2) 成立。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六十四卦的 立论基础只能是八卦。这样,“兼三才而两之”的说法、以及天地人 “三才之道”的说法,就不能作 为 《周易》的立论基础。

从第三节的分析可以看到,如果 “兼三才而两之”、以及天地人 “三才之道”的立论不能成立, 将会严重损伤 《系辞传》 的立论基础,进而影响 《系辞传》 以及后世儒学诠释 《周易》 的权威。为 此,我希望第一种情况成立。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可以成立的是第二种 情况而不是第一种情况。

我想,判断上述两种情况是否成立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审核八卦在六十四卦中的地位,也就 是审核八卦原有的象、以及象的引申和象的寓意在六十四卦中是否保持主导地位。为了便于审核,必 须强调,虽然六十四卦是通过爻解释的,但统观六十四卦,可以认为爻解释的基础依然是卦象,爻本 身并不起主导作用。就像上面讨论模型时所说的那样,虽然模型可以因为参数的不同而适用于不同的 情况,但其根基依然是模型所描述的背景。通过下面的例子容易理解这种关系。现分析现代物理学、 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给出的自由落体模型。这个模型的核心是描述自由落体下降的距离与下降时 间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这个模型表示为 s = gt2 2,其中 s 表示下降距离,t 表示下降的时间,g是一个 与引力有关的参数:在地球上 g =9. 8 米 秒2,在月球上 g =1. 62 米 秒2。可以看到,虽然因为参数 g 的不同这个模型可以适用于地球,也可以适用于月球,但模型本身是不变的,依然表示的是自由落体 下降的距离与下降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样的道理,对于六十四卦,虽然爻可以表述卦中事物的变化状 况,但其本质依然是卦象的述说,爻的表示并不具有独立性。

下面分析六十四卦的象与八卦的象之间的关系。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把判断准则细化为: 如果六十四卦的象紧紧依赖于八卦的象、以及象的引申和象的寓意,那么第二种情况成立;否则,第 二种情况不成立,第一种情况则可能成立。

先分析六十四卦的顺序。六十四卦从 《乾》、 《坤》两卦开始是自然的,这是强调乾坤、因而阴 阳在六十四卦中的作用,正如 《系辞传上》 说: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我 想,这一理解是对的,这个结论是针对六十四卦的 《易》,而不是八卦的 《易》。在一般情况下,为 了构造六十四卦的方便,《乾》、《坤》 以后的排列,似乎应当是有序的,即先是上用乾卦、下从坤卦 开始到 《离》卦结束;然后上用坤卦,如此类推。但统观六十四卦,其排列不仅无序,似乎还是随 意的。但我们必须相信,先哲作 《易》是认真的,因此对六十四卦的序是经过思考的。① 那么,思考 的基础是什么呢?我想,只能是八卦的象、以及象的引申和象的寓意。下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为了分析的方便,可以把六十四卦分为两类:一类是八卦自身的叠加,共有 8 个;一类是此八卦 与彼八卦叠加,共有 8 × 7 = 56 个。对于第一类情况,六十四卦依然保留了八卦原有的名称,并且依 然保留了原有八卦的特性。因此,只需要分析第二类情况。

下面分析六十四卦的第三卦 《屯》。就思维结构而言,其他卦的思维结构与 《屯》 卦大同小异,

① 《序卦传》 中论述了一个六十四卦的序,这是一个单线发展、卦卦相扣的序。这样的序过于刻板,有些牵强 附会。

结论可以类推。 《周易》 中说: “震下坎上。屯: 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象传》

曰: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坎的象是水,震的象是雷。因为坎象为水可以寓意为云,因此, 《屯》 的象恰为坎的象与震的象的叠加。据此可以断言:至少在形式上,六十四卦的象是八卦象的叠加。可 是,这样叠加以后会得到什么样的解释呢?进一步,这个解释是否能在卦中起主导作用呢?

《彖传》曰: “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可以看到,这句话在本质上并没有涉 及到 《屯》卦,只是阐述了第三卦应当具有的地位。因为第三卦是 《乾》、 《坤》两卦的后续,这意 味着第三卦是在乾坤的基础上通过刚柔推演出后来各卦的开始。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万事开头难,但 如果有所行动,则有惊无险。因此,这个卦的卦辞开头为:元、亨、利、贞,竟然与 《乾》 卦完全 一样,这寓意开始是好的,但要付诸行动。如果 《易经》 确实是周文王所著,那么,这个卦能够很 好地表述周文王当时的心境。但是,为什么 《屯》卦可以作为第三卦呢?

《彖传》接下来说: “雷雨之动满盈”。坎象为水可以引申为雨,因此雷雨说的依然是坎震两卦。 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描述混沌初开之时总是伴随着雷雨交加、天际茫茫。或许,周文王演 《易 经》时想到了这个意境,于是用坎卦与震卦的叠加来表示一切的开始。如果是这样,那么把 《屯》 卦列为第三卦就非常合适了,而这个合适恰恰是借助了坎卦和震卦在八卦中的象、以及象的引申和象 的寓意。因此, 《周易正义》 中说: “康伯所云 ‘因卦之次,托象以明义’,盖不虚矣。”( 孔颖达,

《周易·序卦》 第十) 这是很有道理的。

《屯》卦六爻的解说则完全围绕着卦象所代表的 “万事开头难,但如果有所行动,则有惊无险” 这个主题展开,描述了作为当时的人们通常遇到的难事:狩猎无获,娶妻无子;也描述了未来的前 景:十年有子,建侯有望。很显然,六爻描述的是一个围绕主题的动态过程,我们在这六爻的阐述中 并没有看到天地人三才的影子。

现在可以断言,生成六十四卦的基础是八卦的叠加,六十四卦的寓意是八卦象的寓意的拓展;虽 然爻述说了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其基调是卦的寓意。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到, 《象传》 和 《彖传》 的出现很可能要早于 《系辞传》,特别是,其中卦的象很可能就是周文王本人所作。

我们可以这样设想 “文王演易”的过程:文王被商纣囚禁在羑里,希望通过 《易》 来推算自己 的未来,也希望通过 《易》来研究治国之道。而那时的 《易》 只有八卦,不足以说明问题,于是文 王决定扩充八卦。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重叠八卦而得到六十四卦。但是,传统卦的解释单纯依赖象, 这只能涉及类中事物的共性,而无法表述类中事物的个性,更无法描述类中事物的发展态势。于是, 文王想到了用卦中每一行来解释卦。因为事物发展的过程总是由低到高,因此爻的解释也是逐渐上 升。这样,六十四卦就是从文王开始的,用爻解释卦的想法也是从文王开始的,这与 《史记·周本 纪》所说: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大体相符。在这里我想特别 说明的是,由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发端,很难说一定就是从周文王开始的,但周文王在被囚时 “演” 易这件事是很有可能的。因此,由周文王的地位和威信,在 《象传》 和 《彖传》 中至少部分采纳了 他的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不过,对于本文来说,讨论的问题是由八卦到六十四卦演变过程中的思维 方法,所以这个过程是谁具体操作的并不重要。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兼三才而两之”,以及地分刚柔、人分仁义、天分阴阳的说法,很可能是 后人添加的,其中人分仁义的思想大概来源于孔子。由八卦到六十四卦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易 经》强调的是天地,即强调事物的自然属性,强调人要遵从自然规律。 《易传》 则强调了人的作用, 演绎出天地人三才。由算式 ( 1) 与算式 ( 2) 的比较可以看到,这个演绎打破了 《易经》 原有的逻 辑结构,因此,基于天地人三才的对 《易经》 的解释仅仅是一种解释而已,并且这种解释多少有一

些牵强附会。事实很可能是: 孔子周游列国施展政治抱负失败以后,潜心研究 《易经》,并借对 《易

经》的解释表达自己业已成熟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理。虽然这样的解释不尽合理,但却合情。通观 全书,我们必须承认,《系辞传》 是一本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集政治、哲学、文化、伦理于一身的伟 大著作,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积极的。

下面,通过 《周易》的第一卦即 《乾》卦,来说明爻在卦中的作用。 《周易》 说: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既然这个卦是两个乾卦叠加而成,自然是强中之强,因此 《象传》 曰: “天 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同的是,八经卦乾卦的象为马,六十四卦 《乾》卦的象为龙。可能作者 认为,传说中的龙比马更有活力。在 《周易》 中,一个借助龙比喻的强势的各个阶段是这样的:初 爻为 “潜龙勿用”,即潜伏在渊中的龙只能等待时机;二爻为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即龙出地面 则有君子 ( 大人) 之德;三爻为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即君子白天自强自勉,夜晚小 心不怠,必然无咎;四爻为 “或跃在渊,无咎”,其中的渊是指龙的安居之处,这个时候的龙或许可 以跳跃而上,虽然进退无常但无咎;五爻为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龙的最好时机,既有君德 亦有君位;上爻为 “亢龙有悔”,即如果龙过亢,则物极必反。由此可以看到,用爻来解释卦可以清 晰地描述事物发展的态势:即便是龙,也有不同的发展时期;但无论如何,所有的解释都是围绕龙展 开的。如 《彖传》曰: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特别是,其中强调的是五爻而不是上爻为龙的最佳 发展时期,这与中国传统的 “中”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因为 《乾》 卦六爻皆阳都称九,因此上述 的第五爻通常被称为 “九五至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周易》 的逻辑框架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借助卦的象来表述事物的 类,借助卦的爻来解释类中事物发展的态势。《周易》的逻辑思维也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在卦象形 态的基础上,借助阴阳 ( 进而引申为刚柔、强弱、成败) 的存在和转化说明自然界和人世间事物的 存在和转化的道理。这便是 《说卦传》 中所说的: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如果 人们能够掌握 《周易》 中的道理,则如 《系辞传上》 所说: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就是 说,如果掌握事物发展的道理,并且按照这个道理办事,那就是顺其自然,那就会一切顺利。

参考文献

古籍: 《周易》,《老子》,《史记》。

金景芳,1998 年: 《〈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辽海出版社。 孔颖达,2000 年: 《周易正义》,载 《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约瑟,1990 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 科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吕绍纲 主编,1992年: 《周易辞典》,吉林大学出版社。

梯利,2008 年: 《西方哲学史》,葛力 译,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2007 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 编译,商务印书馆。

朱熹,2009 年: 《周易本义》,中华书局。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责任编辑:冯国超

Abstracts of Main Essays

Political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Method in the Critique of Property Rights

Zhang Dun

·127·

The disputesof property rightshad run through the whole history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a-

chieved its climax in the debates between Marx and Proudhon. Marx gave a high appreciation of Proudhon's criticism of Bourgeois property rights,bu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fundamental defect of Proudhon's viewpoint was his socialist position as a petty Bourgeois and his unhistorical comprehension on the relations of bourgeois property. According to Marx's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property rights,we can find that the relations of Bourgeois property are not eternal but temporary,and are both historical and inevitably doomed. Obviously, Marx's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benefits from Hegelian idea. By comparing them,we notice that Marx insists on abandoning the rights of bourgeois property and advocates that all the individuals should possess the social wealth in a united way; while Hegel claims that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crisis of modernity,we should ignore the problems of property rights,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particularity and universality through the state, though Hegel also denies the modern credo that “Private property is sacred and inviolable”.

From Eight Trigrams to Sixty-four Hexagrams: On the Logic of Think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Shi Ning-zhong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basic line of reasoning in The Book of Changes is: categorization of phenome- nal morphs of things → construction of models on the basis of categories → interpreting the regularities of oc- 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ngs and events. In this process of reasoning,“emblem-number”possesses the quality of models,and yao ( hexagram line) functions as parameters. In addition,it is argued that the expan- sion of 8 trigrams into 64 hexagrams centrally reveals the logic of thinking of the Book,the basis of the expan- sion is the duplication of “emblem-number”of the trigrams rather than the interpretation of heaven,earth, and man in terms of yin and yang. Based on these arguments,the article further analyses the process and principles of the logical thinking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oo Absurd to Have Categories”: Investigating Confucian “Knowing-category”

Theory in the Pre-qin Period from Xunzi's Critique of Mengzi

Li Wei

The term Lei ( Category) in Mengzi ( 《孟子》) is not used frequently as in Xunzi ( 《荀子》),but it's still an important concept to which Mencius pays much attention. Mencius,who is just like Mozi,ascribes persons' many false views to being ignorant of categories of things. However,Mencius' “Knowing-category”

( Zhi lei,知类) theory itself is accused of “Too absurd to have categories”( Wu lei,无类) by Xunzi. So, why does Xunzi render this comment? Is that Mencius doesn't live up to his own perspective,or his“Knowing- category”theory differs from Xunzi's? In any case,we believe that investigating these problems will bring the key point of Confucian “Knowing-category”theory to ligh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