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胃活百岁,艾灸养生必灸胃!

 lqfqfs 2016-11-23

你是不是有时会消化不良、腹部隐隐作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是因为“胃”不好了。

中医来说,胃是五脏之本,五脏皆禀气于胃,元气的充足,全靠脾胃之气的充盈才能滋养元气。

胃主通降,胃若失通降,会影响食欲。而且因为浊气在上,从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及大便秘结等症状。

脾气不好,都是脾胃惹得祸

肝火旺,脾气不好的人,首先就是要从脾胃入手。

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意思是说,治未病的大夫,发现肝有病了,知道会传给脾,应该先调理脾胃再治疗肝病。

经常看到一些问题孩子,食欲不振 、便秘 、脾气暴躁 、性格古怪 ,成绩当然不会好。如果家长此时一味责怪孩子,或者老是认为是教育的问题,而不知道调理孩子的脾胃,那就是走错的方向。

胃不好,补的再好也白搭

现在很多人一有胃病就大补特补,吃各种各样的西药治胃病。可是他们忽略了一点,胃本来就不好,难以吸收消化,现在却是吃一堆东西,一堆食物堆在那里只会更加容易伤胃。

现代人生活条件一好,吃货就特别多。很多人更是吃的肥胖,胃没点毛病的都很少,特别是经常熬夜加班的,胃痛时就吃止痛药随便应付。一来二去胃药常在身边,胃病却没多大改善。

胃不好的人大多还脾气不好,面黄肌瘦。胃不吸收,没法将营养供给给肝,肝疏泄能力一差,自然爱发火。我们经常说心宽体胖,小胖子能吃能睡,大多脾气温和,就是这个道理。

艾灸养胃更待何时,调理穴位有哪些?

胃痛一般虚寒证为多,调理宜温通调补。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脾胃虚寒呢?

小贴士:平时胃痛隐隐,劳累或食冷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特别容易腹泻不止、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的,多为脾胃虚寒之人。

艾灸的特长在于虚寒之症。有几个穴位,是调理脾胃虚寒类胃肠病中常用的,如足三里、中脘、关元等。胃不好同时还要调肝和脾,所以可以加上肝脾胃腧穴。

1、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凡是肚腹部位的问题都可用足三里这个穴位调理。

2、中脘穴:这个穴位是胃的募穴,专治胃寒、胃痛、呕吐、泄泻。

3、四门穴:四门穴是肝经的最后两个穴位, 章门和期门,左右加起来共四个,可以打通肝胆经。

4、心窝:心窝也就是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位置。这里虽然叫心窝,其实是胃所在的位置。艾灸这里保养了胃气,又能减轻压力,使心中畅快。

5、肝胃俞:肝俞穴、胃俞穴

建议:每天艾灸的时候,可以艾灸腹部由上而下一片区域,背部,肝胆脾胃俞穴。

免费咨询艾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喔

领取艾灸学习资料,微信:zeji1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