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生理之谜:脏腑经络

 nqj0108 2016-11-23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都是在一定的解剖学知识,或者临床实践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古人丰富的体验和思辨,最终在头脑中完成的 “理论模型”。这些所谓的模型,与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各种内脏器官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在写意,后者在写实。自民国以来,科学之风渐盛,就开始不断的有人对中医学的理论提出质疑,甚至发展成要废除中医的极端主张,原因就在于:用写实的标准,来评价写意的作品。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脏腑理论。我们前面提到了如何运用体验的方法来认识肝脏的生理功能,那么其他几个脏腑的功能,中医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脏腑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有形结构,然而单是有脏腑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物质来为这些脏腑提供营养,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源泉。这些物质,就是气血。血比较好理解,我们都见过;但气是什么?气与血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气血在体内的运行,不是随心所欲的到处乱走,而是依循着一定的途径和方向前行的。这个途径,就是经络。大家可能见过经络小人的模型,至少是看到过一些经络图。这些循行在人体内的经络线,古人是如何发现的呢?

一、脏腑

(一)五脏

  我们平时把眼、耳、口、鼻等器官称为“五官”,实际上,这些并非真正的“官”,而只是五官与外界沟通的“窍”,也就是官窍。那么真正的五官又是哪些呢?这五官的工作职能又是怎样的呢?

  试想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最重要的职位有哪些呢?首先要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总揽国家政事。君主之外,还需要一批忠肝义胆的文臣武将来辅佐。文要有德高望重的宰相来主持内务,武需要威仪豪迈的将军来荡平四海。将相之后,国家的安定离不开农业作基础;农业的发展,少不得水利做后盾,农业部长和水利部长自然也是显赫的要职。在人体内,这君主、宰相、将军,以及主持农业和水利的官员,又是谁呢?

  1、肝中医学中肝脏被比喻成将军。这个比喻,就是从我们讲过的肝脏的“木性”发展出来的。前两讲中,都涉及肝。这里先简单地回忆一下

  通过最基础的解剖观察,古人直观地发现,肝脏是人体内藏血量最多的一个脏器,从而认为肝脏具有“藏血”的功能。古人又把血液比作滋养人体生命的水,而木正是从水中而生。古人于是将肝脏的五行属性归于木,从而将“木喜条达”的特性移嫁到肝上,认为“肝主疏泄”。也就是肝有保持人体内气的运行顺畅、舒展,不出现郁滞的功能。

  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心情不好,常常会见到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人喜欢生闷气,把所有的不快憋在心里不讲;另一种人点火就着,遇到些不顺心的小事就暴跳如雷。这两种情况,都与肝的功能失常有关。第一种情况,主要是肝木疏泄的功能太弱了;当体内出现气的郁滞时,肝没有足够的能力,把郁滞消散开。气滞越来越严重,就会导致一些病证。中医把这种情况叫做肝气郁。对这样的肝木不及的情况,就需要用柴胡一类疏肝的药物,帮助肝来加强疏泄的功能,把停滞的气疏散开。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原因主要是肝木的功能“太过强盛”了。中医把这种病证,叫做肝火旺。需要用龙胆草一类清泻肝火的药物,把肝脏中过于亢盛的阳气清除一些,来维持肝脏自身的阴阳平衡。

  2、心古人将人体解剖之后,发现心脏与几根大血管连在一起,里面存留有血液。于是提出了心脏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心主血脉”。接下来,古人又发现,心脏所处的位置,最外面有胸骨、肋骨保护;进一层后,心脏还受到肺脏的保护;最里面的一层,在心脏的表面,还有一层心包。这些结构,把心脏包裹的严严实实,外界的风吹草动根本无法伤害到心脏。这样优厚的待遇,在古代只有君主才有资格来享受。古人于是把心脏比作人体的君主。国家有大事发生,必须先禀告君主,听从君主的安排。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没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是万万不行的。古人把这种身负重任而不惊,日理万机而不乱的能力,称作“神明”。相应的,人体要完成正常的生理过程,保持良好的状态去工作、学习、生活,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心脏来主持大局。所以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

  讲到这里,必须提一下“脑”的问题。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体真正主管“神明”的,也就是主管人的思维意识精神的器官,是脑。这是不争的事实,无疾不想对究竟谁主神明作任何争辩。只想举两个事例,与大家一起来思考。朱砂的颜色是红色,与心火同;中医经常用此药来安神,用于治疗心烦、癫狂等精神性病症。百会是头顶正中央的一个重要腧穴。古人治疗精神情志类疾病时,经常会用到此穴。这两件事提示我们:古人在进行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心主神明”的理论,是可以为医生提供治疗思路,对临床发挥指导价值的。同时,“心主神明”的理论,并没有对古人的思想产生根本禁锢;发现针灸头部腧穴,可以很好的治疗精神情志疾病后,古人不会因为受到“心主神明”的影响,就将宝贵的经验弃置不用。今天的我们,在学习古代先贤智慧的时候,态度很重要。我们是以古人为师为友,恭谦的来学习;还是与古人为仇为敌,尖刻的吹毛求疵。态度会决定你最终从古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是有用的智慧,还是无用的故纸。

  3、脾中医学所讲的脾,实际上包括西医解剖学中脾脏和胰腺两个脏器。由于二者在位置上与胃紧密相连,古人便联想脾脏的功能,主要是把吃进到胃中的饮食物进行消磨转运,进而演变成为“脾主运化”的基本生理功能。饮食物在体内的运化过程,我们在六腑部分会详细讲到,这里就不做重点分析了。饮食物通过消化吸收,转化为气血,为人体提供营养和动力。而消化吸收的功能,需要脾脏来主持。中医学因此将脾称作“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除此之外,脾脏与肝脏相似,也是一个储藏有大量血液的器官。古人把这一点,与脾为气血化生之源,以及下面要讲到的气血关系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脾主统血”的功能。我们知道人体内血与气相对,血有形属阴,阴主静;气无形属阳,阳主动。血自己是不能运动的,需要经过气的推动,才能在经络中运行。如果把气比作一匹驾车的马,那么血就是马车上装载的贵重货物。货物通过马车的运载,到达全身,给各个脏腑器官补充营养。然而马车载着货物前行还需要一点保障,就是要沿着大路前进,而不能随意地信马由缰,到处乱走。这就体现了气对血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叫作“固摄”。气要保证血在脉内运行,而不是在体内四处横行。一旦气的功能不足,这种固摄血液的能力下降,就可能导致便血、崩漏等出血性疾病。我们知道脾最重要的功能在于运化水谷,化生气血。脾的功能下降,就很容易导致气的生成不足,从而使血失固摄。

  4、肺肺与气管相连,通于鼻窍。这就决定了肺脏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肺脏通过主持呼吸运动,使人气与天气相通,人与自然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主持呼吸运动,肺脏同时主持了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呼气时,气向外,向上;吸气时,气向内,向下。

  再来看一下肺脏的位置和形态,他像一口大钟一样,守护在心脏的周围。古人据此认为,肺脏就像威严的宰相,身居君主两侧,将君主的旨意传达给百官,协助君主对百官进行治理。这位宰相的职能,在中医学中被称作“肺主治节”。肺主治节的功能,与肺主气的功能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都会随着一呼一吸而井然有序地进行。恰似一位德高望重的宰相,运筹帷幄,时时掌控着全国上下的局势。

  最后,肺脏还有一个功能,叫做“通调水道”。中医治疗疾病时,有一个很有趣的治法,非常形象地表现了肺脏通调水道的功能,叫做“提壶揭盖法”。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每天用到的茶壶,在盖子上都会留出一个小孔。当我们用茶壶倒水时,空气可以从小孔进入,水就会顺畅地流出来了。如果不要这个小孔,而且把壶盖的四周用泥巴糊住。这时再想把水倒出来,就万万不能了。其实在物理学上,道理十分简单,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而已。但在中医学中,古人却根据这个生活中的现象,把它应用到医学的领域,成为一种治疗小便不利的重要方法。肺的形态像一口大钟,不但护卫着心脏,而且护卫着下面所有的脏腑,与茶壶上的盖子何等相似。当肺的功能正常时,人气与天气相通,就像壶盖上留有小孔。肺脏一旦受到病邪侵袭时,肺脏主气的功能受到影响,就像壶盖上的小孔被封死了,就可以出现小便的不畅通。此时我们无论用多少通利小便的药,效果都不会明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壶盖揭下来,也就是宣肺的方法,让天气与人气相通,小便就自然会顺畅地排出来了。

  5、肾“肾虚”这个中医学词汇,在今天几乎成了人所共知的流行语。似乎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的需要补补肾。中医学中的肾,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器官呢?

  前面我们提到过,古人通过对人体的解剖,发现肾脏的位置是五脏中最靠下的;而且肾脏中可以闻到很强的小便气味。古人据此认为:肾脏与人体的水液代谢功能关系十分密切,从而提出肾脏最基本的生理功能“肾主水”。水对于任何生命体而言,其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平时讲“饮食物”,古人说“水谷”,都是先谈水,再讲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人对水的重视。肾作为人体内的“水利部长”,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今天我们常说的肾虚,往往不是指肾主水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更多的是指肾脏更重要的一个生理功能——“肾主藏精”。

  这里的“精”,主要指的是生殖之精。肾的位置在五脏中最低,与生殖器比较接近;肾脏的形态与男性睾丸的形态比较相似(睾丸有“外肾”之称);肾脏与腰部相邻,中医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而过度的性生活很容易引起人的腰部酸软无力、疼痛等表现。种种迹象都表明,肾脏与性方面的生理功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肾也就自然而然地与生殖之精联系在一起。

  以上对五脏生理的讲解,目的仅是帮助初学者对中医理论有一个入门级的认识,不属于严谨的学术讨论范围。希望进一步深入了解五脏功能的朋友,请自行参考《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学习。

(二)六腑

  五脏是人体内最为重要的“五官”。而这些官员的手下,常常还需要一些副手来协助工作。譬如宰相虽然主管国内政务,但也需要交通部门的配合,才能把地方的声音一步步传递到中央,把中央的部署规划一步步传达给地方;将军虽然勇猛过人,但有时难免少谋寡虑,所以就需要军师来出谋划策;农业部长虽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但也需要大量从事一线农业耕作和指导耕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水利部长虽然大权在握,但总需要各地分管江河湖泊的官员携手共进,才能将水治好。那么,这些助手的角色,又是由谁来担任的呢?

  1、胃、小肠、大肠,人体要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五脏功能要得到正常的开展,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向外界排出对人体无用的废弃物。这一过程,在现代医学中被认为是由消化系统来完成的。在古代中医学中,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胃、小肠、大肠,是前后相续、关联密切的三个腑,共同形成了人体内消化传输饮食物的“谷道”。在古人的眼里,人体的消化过程,大体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吃下去的饮食物,会由胃来接收。并由胃中之火来腐化食物,为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打好基础。胃的这个作用,被称作“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如果胃里的火不够了,就没有能力把食物很好的“腐熟”。就像锅下的火很小,每次蒸出来的米饭都是夹生的。面对这样的饭,恐怕很难有食欲可以吃得下去。如果反过来,下面的火太旺了,锅里面炖好的肉都化成糊糊,怎么吃都感觉吃不饱;这就是胃火太盛了,中医所谓的“邪热能杀谷”。

  接下来,经过腐熟的食物被传送到小肠,小肠所从事的工作有点类似于一只筛子,把这些食物“过滤”一下,对人体有益的部分被留下来,进一步消化成精微的营养物,被人体吸收。而糟粕的部分,则继续向下传递给大肠。小肠的这一功能,中医称为“泌别清浊”。如果小肠泌别的功能出现问题,人体就无法区分出哪些食物有用,哪些无用,最后这些精华和糟粕混杂在一起排出体外,就出现了腹泻。(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几种,由于小肠的问题导致的腹泻,是其中之一)

  最后经过小肠滤出的食物糟粕部分,继续向下传递给大肠。大肠在中医称为“传导之官”,主要的职责,就是传导这些食物糟粕,排出人体。千万别以为这个传导的芝麻小官就不重要,今天不知有多少朋友,都是由于大肠的问题,而出现长期的便秘或腹泻,给身体带来很多的不适。便秘都是上火吗?腹泻都是肠胃虚弱吗?与具体病证相关的内容,我们在诊断、辨证的章节里还会详细讲到,请继续关注。

  实际上,我们上面讲到的三个腑:胃、小肠和大肠,如果要实现正常的功能,也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气化”。这里所谓的气化,主要是指脾气的推动。脾气的虚弱,在胃,则表现为不思饮食;在小肠则表现为腹胀、腹泻;在大肠则表现为便秘。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症状,顺便说一下,叫做大便“初头硬,后必溏”。是说排大便时,开始的部分比较硬,到后面反而是稀的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问题呢?

  2、膀胱,古代的交通运输,有水路和陆路两种,于是古人也把这样的知识应用到人体上,形象地将胃肠组成的消化道称作谷道,而以膀胱为主要贮藏和排出小便的通路则被称作“水道”。与胃肠消化传导的功能实现,需要脾的气化作用来支持一样,膀胱主水道的功能,也需要一个脏的气化作用来主持,就是肾。

  中医学对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是这样认识的:

  首先水液进入胃,通过脾气的运化,将水向上布散到肺,再通过肺脏来通调水道,把水液向下传递到膀胱。通过这样一上一下的传递,水液得以遍布周身,滋养各个脏腑。当然水液在体内的运动,都离不开肾脏的主持。

  以上就是经典中医学理论中,对水液代谢过程的大体描述。不知大家看后,是何感想?

  无疾在这里,简单地谈下自己地看法。古人没有对解剖学发生强烈的兴趣,因为对于“真理”的追求,从来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向。我们的古人更加在乎的是如何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就对理论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中医理论。水液代谢的问题也是这样。古人最终将理论确定成上面的形式,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医学实践。中医学治疗水液代谢方面出现的问题,比如水肿,比如小便失禁,比如小便不通,都会讲到三个重要的脏器:肺、脾、肾。而针对此三个脏器给予的治疗,往往又是对上述病证非常有效的方法。正是基于这些实践的基础,古人尝试思考三者与水液代谢的关系,最终在头脑中构建了这样一个水液入胃,经脾,达肺,到膀胱的理论模型。对于这样的理论,如果我们完全抛开历史,不考虑古人的环境,硬是用今天科学的解剖学知识来否定古人,那么你会在满足了自己作为胜利者的虚荣心的同时,也就失去了与古人交流,吸取古人宝贵经验智慧的机会。

  3、胆,胆作为一个腑,实际上与上面的四腑不太相同。食物的传导不会经过胆,水液也是一样。所以古人还有一种见解,认为胆属于所谓“奇恒之腑”之一。奇恒之腑这个概念比较偏一些,实际运用的机会也比较少,我们这里暂时不讲了。我们只从两个侧面,来认识一下胆腑的功能。

  一个人临危不惧,泰然自若,我们会讲他胆识过人。这里的胆,就体现了中医理论中,胆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所谓“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无论所处的局势多么混乱,无论面临的困境多么险恶,都有勇气面对一切的挑战;这样的人,胆气充盈,刚毅果敢,心中有正气,言语显决断,称为勇士。反之,遇事畏缩不前,环境稍变,其心大乱,惶恐不安;这样的人,胆气不足,懦弱胆小,犹豫不决,称为怯士。

  另外一个词,这些天反复有朋友提到,叫做“肝胆相照”。讲五行时我们提到,胆的位置依附于肝内,紧密相连,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肝脏脾气暴躁,刚烈勇猛,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而胆腑则性情中正,威严果断,是一位稳坐中军帐的军师。譬如廉颇与蔺相如,张飞与诸葛亮。只有肝胆齐心协力,并肩作战,才有可能取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4、三焦,三焦顾名思义,包括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历来是中医脏腑理论中争议最大的一个腑。我们这里也不想在三焦上花费太多的笔墨。只是简单地让大家对三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解一下三焦对于中医诊治疾病有怎样的作用。

  书本上讲的三焦似乎很简单,就像个大口袋,把所有其他的五脏五腑都装在里面。但是,三焦到底长什么样子呢?胃、肠、膀胱、胆我们都可以看到摸到,三焦怎么看不到呢?对这个问题,无疾以为,从整体观念的角度来认识,或许会更好理解。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并不是割裂开的,彼此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三焦正是把整个胸腔腹腔看作一个整体,气与水谷在其中上下通行,上闭则下塞,下堵则上壅。因此,我们可以把三焦看作是一个理论的模型,而不是一个实体的脏器。

  那么,三焦这个概念,是不是就毫无价值呢?

  既然三焦是人体内最大的一个腑,其余的脏腑都在其中,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三焦理解为一条通道,贯通人体躯干的上下。在这条通道中,有气的运行,也有水的运行。如果三焦通道的功能出现异常,就很容易发生气的郁结,水的不行。方剂学有一个经典的方子,叫做三仁汤,就是分别用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来清利上中下三焦的湿热,从而通畅三焦的气机。清代医家吴鞠通,更是依照三焦的理论,确立了一套针对外感发热性疾病的辨证体系,称为“三焦辨证”,就是从上、中、下三焦的部位,来表示外邪进入人体后从上到下的传变规律。可见,古人对三焦的认识,并不是纯粹的摆设、配件,而是可以在治疗思路上,给人以启迪,教人以大略的有价值的概念。

二、气血

  人体只有五脏六腑,躯干四肢这些形体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物质来营养、激发这些脏腑的功能。这些物质,就是气和血。

  血的概念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运行不息,流动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全身提供营养。但气究竟是怎样的物质呢?我们知道五脏六腑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器官。但一个活着的人,与一个死去的人,体内的脏腑实体其实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那么生与死的关键在哪里呢?

  用生活中煮饭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脏腑与气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锅里,过上3天的时间,米也不会熟。但如果在锅下架起火来煮,那么半小时后,一锅米饭就可以吃了。米还是当初的米,水也还是当初的水,一个冷冰冰无法充饥,一个香喷喷令人垂涎,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火。对人体而言,气的作用就像这锅底的火。人体正是由于这一份气的存在,才使得死的脏腑运转起来,才使得生命真正成为生命。具体来讲,由于肺脏有气,肺才可以主持呼吸运动;心脏有气,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乱;脾脏有气,脾才可以主持胃肠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脏有气,肝才可以疏理气机让气的运行畅通;肾脏有气,肾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谢。俗话说“人活一口气”,如此看来,确实还是有道理的。

  中医基础理论把气的作用归纳为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四大方面,可见气对于人体之重要。上面讲到的“气化”过程,就是气的推动和温煦功能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我们的身体可以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邪的入侵,都有赖于一种很重要的气,叫作“卫气”。卫气是人体一身的卫士,当人体参加剧烈活动,体内温度升高时,卫气就会把汗孔打开,让体内多余的热量,随着汗液的排出而释放。当外界有邪气想要入侵人体时,卫气就会把汗孔关闭,不给邪气以可乘之机;对那些已经进入体内的病邪,卫气还会与之发生激烈的交战,来保护人体的健康。

  气的固摄作用在前面已经有提到,这里再展开来谈一谈。人体内有很多有形的物质,比如血液、津液(如汗液、唾液)、精液(如男性的精液、女性的白带)等。这些有形的物质,在体内需要有各自的位置,来实现其正常的功用。血液就需要循行于血管中,汗液就需要固守在肌表下,精液就需要固摄在肾脏中。而保证上述有形物质各司其位的关键,就是气。有些朋友平时很容易出汗,稍一走动,就会大汗淋漓,就是气虚不能固摄汗液的一种表现。有气,人体才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气,人体才会保持温暖的体温;有气,人体才可以保卫自己不受病邪的侵袭;有气,人体才守护住津液、血液、精液等精微物质不致任意流失。最后谈一谈气与血之间的关系。中医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对气血关系做了很好的概括,叫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的作用在于推动有形的血液,让血在血脉中正常地运行,即“帅”。血的作用,在于让气有所归属;气本身是无形的,必须依附于有形的物质上,才可以正常地发挥作用,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那么当气不足时,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就缺乏,很容易出现血瘀的情况。我们仔细观察老年人的舌头,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小的瘀点在,口唇的颜色也比较暗,这些就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这种瘀血,很大程度上,与人上年纪后,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有关。反过来,如果体内的血量不够,那么气失去安身的住处,就会很容易消散掉,从而出现气血两虚的局面。也就是说,气虚者,血未必虚;但血虚者,常伴有气虚。

三、经络

  现代医学通过精确的解剖学方法认识到,是心血管系统将血液输布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来完成对全身脏器的营养支持。而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这项重要的任务,主要是由经络系统来完成的。

  经络是什么?一直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投入大量的经费、人力、物力来研究经络,希望能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结果,大家都知道,还没有实质性的结果。无疾以为:从写意,而不是从写实的角度来认识经络,或许可以更贴近经络的原貌。

  绘画艺术中,写实与写意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写实追求“形似”,用逼真与否来区分优劣;写意注重“神似”,以能否达意来评判高下。写实更关注对事物表象的真实再现,写意更强调要作者主观感受的融会其中。写实得形可以无意,写意得意可以忘形。

  有了写实、写意的观念,再来重新审视心血管系统的解剖图和经络系统的走向图就可以发现:解剖学图谱是严格的遵循写实的笔法来表现的,而经络走向图则更多的是在追求“达意”。“达”怎样的“意”呢?人体内的气血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的;气血的流动是在一个环路内有序进行的;气血循行的环路是开放的,气血时刻被消耗,又有新的物质不断补充进来;这个环路贯穿人体上下内外,把气血输布到脏腑、四肢、官窍等各个部位;人体的上下内外之间,存在着某些特殊的联系。有了这些“意”,古人以医疗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为依据,以阴阳五行的思想为指导,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如诗般美妙的经络画卷。

  1、体内大的经脉有十二条,每一条经脉都有属于自己的阴阳标记

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

  2、每一条经脉都把四肢、脏、腑连在一起,说明彼此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了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3、阴经与阳经之间存在一一配合的关系,把二者更为紧密的联接在一起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是一对;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是一对;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是一对;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是一对;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是一对;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是一对。

  4、经脉一阴一阳,前后相续,形成了一个可供十二经气血循行流注的环路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起于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的起点在中焦脾胃

  这样,通过摄入饮食物(地气的补充),以及肺脏的呼吸运动(天气的补充),自然界中的营养物质运化形成气血后,就可以不断地进入十二经脉,来充养人体。

  今天我们知道经络理论最直接的应用是在针灸方面。因为这部分内容相对复杂一些,我们在此暂不作过多的介绍,在后面有关针灸的两个章节中,再展开来谈。

  至此,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就基本讲完了。我们可以发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都是在一定的解剖学知识,或者临床实践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古人丰富的体验和思辨,最终在头脑中完成的“理论模型”。这种所谓的模型,与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各种内脏器官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在写意,后者在写实。自民国以来,科学之风渐盛,就开始不断地有人对中医学的理论提出质疑,甚至发展成要废除中医的极端主张,原因就在于,用写实的标准,来评价写意的作品。

  我想最后有必要再作些解释。如果中医学的理论,就如上面所言,是在一点点可怜的解剖学基础上,完全依靠“臆想”而发展出来的,那么中医学所遭受的各种批判,就都是咎由自取,无可厚非的了。然而关键的问题是,今天的中医学理论,绝非臆想的空中楼阁。试想一下,如果肺主通调水道的功能是编造的,那么有可能用治疗咳嗽的药来治疗小便不通吗?如果经络的概念是虚无的,那么有可能针刺手上的合谷来治疗牙痛吗?如果气虚的概念是空洞的,那么白术可能既用来通便,又用来止泻吗?如果气和血之间的关系是臆想的,那么有可能在大出血时不先去补血而需要先来补气吗?太多的如果,也太多的不可能。

§中医学是怎样来认识疾病的呢?

§中医对付细菌、病毒的方法,与西医有怎样的区别呢?

§同样是高血压,有人是热,有人是寒。中医对大量的现代疾病,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