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最服的那个人

 Purefact 2016-11-24


  768年,韩愈降生了,四年后,白居易和刘禹锡也呱呱落地,又一年后,柳宗元来找他的刘哥哥了,又过六年,元稹来找他的白哥哥了,再过十二年,李贺孤零零地看着以上五位大哥一言不发,至此,这一波文曲星“下凡”就算告一段落。


  这六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了不得,韩愈和柳宗元入选唐宋八大家,元稹一部《莺莺传》,传奇数千年,李贺被封为诗鬼,白居易自认诗魔,而刘禹锡则取诗豪之位。有人说,还是王大啊,打过扑克的人都知道,但让白大魔王最服的人,那就是诗豪刘禹锡!受篇幅所限,其他几位暂不多表,今天就专门跟大家念叨念叨刘禹锡,看看他在众多牛人里是怎么牛的。


1

神奇出世

  刘禹锡生的就不一般,当时他的母亲已届中年,刘禹锡并无哥哥姐姐,后来也无弟弟妹妹。虽然是独苗一根,但因肩负家族兴旺大任,父母对其并未娇生惯养,而是着重培养他坚强乐观的性格,这为以后刘禹锡卓尔不群的诗风奠定了基础。


  据说,刘禹锡出生前夕,他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中光芒普照,上古圣人大禹给她送来了儿子。妻子将异梦告诉了丈夫刘绪,于是,刘绪给儿子起名“禹锡”,意思是大禹赐给的孩子,后取字“梦得”。


  刘禹锡小时候,在学《尚书》时,对“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好奇而不得其解。他的父亲摸着他的头说,“大禹疏通了洪水,造福了百姓,帝舜将一种叫‘玄圭’的黑色美玉嘉奖给大禹,来表彰他的巨大贡献。”


  刘禹锡懂得了自己名字的深邃含义,读书更加刻苦。在做诗方面,还得到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熏陶指点,这种机遇就相当于直接被微信大号推广啊。


  十八岁,刘禹锡开始游学洛阳、长安,真个如乳虎啸谷,鹰隼试翼,刘禹锡雄姿英发:天下,我来了!


2

刘郎桃花

  二十一岁时,刘禹锡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宏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这叫“连登三科”。而此时,比刘禹锡大二十多岁的孟郊还未看到“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希望,大家都别嘲笑他,先让他去哭会儿。


  在后世看来,唐朝是一个以诗留名的时代,但青年刘禹锡却不这么想,他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却最终遭遇失败,被斥逐出京。这是刘禹锡的第一次挫折,以后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将有大半辈子不是在被贬谪的地方,就是在被贬谪的路上。但不要紧,刘禹锡从来都跳动着一颗强大的心脏,有两首绝唱因这样的际遇就要脱口而出了。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在那儿一呆就是十年。这些年里,除了干好本职外,刘禹锡对于文学创作也没闲着,他尝试将“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等新鲜活泼的民歌注入文人气息,写出了“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等精品竹枝词,极大地发扬了这一体裁。


  十年后,朝中一些人认为,这颗顽石被磨砺的该差不多了吧?于是“以恩召还”京师。没承想,刘禹锡怎么看着那些保守派都不顺眼,借着春天赏花的机会,啪啪啪,写了二十八个字,像二十八发子弹一样,让当权新贵们不由得浑身发抖。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诗写的有点含蓄,别看字里行间满是繁华,其实中心思想就一个:“你们才热闹几天啊?”


  “语涉讥刺,执政不悦”,一张调令,欲将他贬至播州(今贵州遵义)。这时,患难见真情,好兄弟柳宗元站出来了,他请求代替刘禹锡去播州,来换得刘禹锡去一个近些的地方,很多人被柳宗元所感动,共同帮着求情,后来,才将刘禹锡的“下一站”改作了连州(今广东连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残酷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刘禹锡已五十多岁了。这回你总该老实了吧?一些人甚至充满恶意地想,觉得如能让刘禹锡低下头,他们心里也会觉得平衡些。但他们难以理解的是,若没有了昂扬精神,刘禹锡又如何能写出豪气冲天的诗句呢?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刘禹锡发布新的战斗宣言后,被他嘲讽的那些人气极败坏:“你是故意的!”“对,我就是故意的。”刘禹锡平淡地回答。


3

有仙则名

  刘禹锡是一个骄傲的人,这或许是他屡遭贬谪的根源。但若因自己坚持初心而被贬谪,他是能接受的,而一旦抽掉了刘禹锡的傲骨,或许那才是他痛苦的开始吧。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迁移,刘禹锡的居所越来越小,最后,小的只能放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与胶囊房相差无几了。在这种逆境下,有的人思想便会发生动摇和质疑,是不是不应该如此坚持呢?刘禹锡却没有纠结于小情绪当中,他身在斗室,心纳天地,物质的匮乏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升华了他的情操。终于,他在笔走龙蛇间,写下了千古吐槽,啊不!千古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在数千年后的中国大地上,在每一所小学课堂中,都能听到背诵《陋室铭》的朗朗声音。“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啊,关键在人。如果不安贫乐道,那欲望的小火苗若烧起来,连自己都会害怕,如果不洁身自好,那岂不是人如落叶,即刻就随波逐流,不知影踪了吗?


  最后,他来了句点晴之笔:“孔子云:何陋之有?”此语出自《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他将“君子居之”给隐去,只无辜地说“何陋之有?”这种自夸,果然,果然很“刘禹锡”!


4

巅峰对决

  刘禹锡与白居易是多年的好朋友,相互有大量酬唱诗,后来还编写成了《刘白唱和集》,白居易也以“四海齐名白与刘”自许,能让老白这个牛人那么服气,这中间就像武林高手对决一样,有着很多精彩的交锋呢。


  白居易率先出招,一首《春词》美不胜收。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白居易笔下的女子人见犹怜,一句“思量何事不回头”轻轻一问,引而不发,可谓意味深长。


  刘禹锡一笑,也按照这个韵,写了一首《和乐天春词》奉还。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这种和韵方式叫作次韵,不仅是用同一个韵,而且连先后次序也绝对相同,是和诗当中限制最严格的一种,相当于螺蛳壳里做道场。且看刘禹锡笔下的女子精心梳妆,下楼时似乎还带有几分喜色呢,但一见这满园春光,便顿惹愁绪,这种瞬间变化的心情让她不禁伫立,却又被蜻蜓误认成了花朵,人再美奈若何?还是无人赏识!这种“愁上加愁”的曲折写法,登时让白居易也深为叹服。


  又一回,白居易学精了,咱们来个咏古题材怎么样?让着你先写。


  刘禹锡心说,你这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长啊,刷刷刷,就拿出了《金陵五题》。


  其一:“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白居易读后,“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赞曰:“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辞矣。”


  其实,第二首更为经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代人变迁,几百年兴衰,只用寥寥数笔矣!


  两战都没占到上风,白居易决定要用他的撒手锏——“七律”。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意思就是说:“哎呀,兄弟,你就是被过人的才华给耽误了,你太亏了。”


  刘禹锡豪情大发,即刻将多年感慨融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豁达之气,矫拔之极。刘禹锡的话掷地有声:“亏啥亏?我既便是沉舟,也要再收拾帆航,我既便是病树,也要再迎上春光!”好句就是好句,所以一直流传至今,依然广为引用。


  还有一回,白居易写了《咏老见曾梦得》,诗很长,无非是说“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等老了不中用了等消极的话,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是怎么回应的呢?“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奔跑吧兄弟!咱老哥俩还大有作为呢,这让白居易备受籍慰和激励。


  人生难得是朋友,正因为有柳宗元、白居易这样的知己陪伴,刘禹锡这一生才不算寂寞吧。

  

5

诗情碧宵

  刘禹锡总是那么性格鲜明,以至于诗风也是别具一格。


  别人写洞庭,要么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要么是“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的静谧,要么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的辽阔。


  而在刘禹锡笔下,洞庭与君山就不一样了,“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就是这么的任性,就是这么的举重若轻,一泓湖水八百里,不动声色入怀来,可见老刘心胸是多么宽广。


  别人逢秋总是悲伤的,秋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但在刘禹锡眼里,秋天,并不是那样看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悲秋?干嘛要悲秋!你们难道没看到秋天有一种导引生命向上的力量吗?你们不认为这鹤就像斗士般,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了吗?怕老?为何怕衰老!“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只要你们有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英雄情怀,认为这是道之所在,虽万千人逆之,吾往矣!


  听吧,如今的我们依稀能听到他仍在岁月长河中吟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


  这就是刘禹锡,一个英气逼人的青年,一个坚毅高洁中年,一个沉着睿智的壮年,一个倔老头,却那么可爱。(蔡相龙)


老友记是什么

  从这个春天开始,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些老朋友,陪他们聊聊天,听他们自己的故事。

  这些“老友”或是曾经如雷贯耳,至今仍被人们所熟知;或是流芳于各自专业领域,滋养启迪着一代代后学……他们的事迹和人生,凝聚着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气质,并且永远地成为民族精气神的一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