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形成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弘朔居 2016-11-24

    在中国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没有一本书犹如易经般有魅力;没有一部经典如易经般使人着迷;没有一种智慧经过几千年了它还深深的影响着后代人。《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三玄之冠、五经之最。当我们痴迷于易经的深邃跟魅力时,可曾想过这部奇书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曾经历了怎样的改变跟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易经》揭开那些易经背后鲜为人知的秘密。

  上古期:
   距今7500年前,在远古时期,生活在大地上的人类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阴晴不定、寒暑变化,日月运转,人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对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是茫然无措的,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部落首领伏羲得到人们的爱戴,他是人类文明的始祖,他希望人们生活稳定,不要过提心吊胆的日子。于是就经常观察身边的事物,了解它们的规律,试图找出解开人们困惑的原理。通过观察实践,他教人结绳、网,捕鸟打猎、捕鱼;据说还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在闲暇时教给人们娱乐,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他通过寒暑变化、雷云无常、季节更迭感悟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据《周易·系辞传》记载:“伏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

   伏羲的时代还没有文字,伏羲是“一画开天”,他的这一画绚丽的画开了历史的文明,给历史的天空画出了最有色彩而浓重的一笔,也是最神奇的一笔。由于当时还没有文字,以符号画成,所以也被称之谓“无字天书”。


   历史的脚步一直向前,前行到了炎帝时期也就是夏代。形成了《连山易》,以艮卦为首,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断”......

  继续前行,到了轩辕黄帝时期。形成了《归藏易》,以坤卦为首,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中古期:

  如果说伏羲画八卦是一个人成长的胎儿期的话,中古期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成年期。历史的脚步前行到了周朝,注定这是个不平凡的时期。因为有千古一圣德之王——周文王。成大事者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商纣王的暴虐成就了文王,被纣王囚禁于羑里达七年之久。在这段受困的日子里,周文王表现出了圣德的力量,没有屈服跟哀怨而是在伏羲先天八卦的基础上演绎出了后天八卦,并作了卦辞。

   八卦代表世间万物的八种基本性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以而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反映宇宙间不同的复杂变化。周文王的儿子周公给六十四卦作了爻辞,使六十四卦更加的丰富而生动,只是古时不成文的规定,父子一家,以父为主,故现代人很多只知道周文王演周易而鲜知周公。父子合力完成了《周易》这部千古不朽的著作。

 

下古期:

   在周文王父子的协力下《周易》散发出了不可锐当的魅力。因出自周朝开国帝王周文王之手,所以后人也称其为“帝王学”。显赫的出身跟幽奥的魅力注定一般老百姓难窥其面貌。生涩难懂的文字更被敬畏为“天书”。历史再一次青睐了周易。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位大圣人——孔子。“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孔子的一生述而不作,整理古籍,其中最大的功劳就是删述六经。据传孔子晚而喜易,居之在席,行之在槖。而以至于韦编三绝。孔子对周易的喜爱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此期间孔子给《周易》作了详细的注解,被后人称之为周易大传简称《易传》。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奠定了易经深厚的哲学思想。《易传》的形成让普通老百姓读懂了易经,历经几千年的造化,在此时易经才真正散发出它深邃的魅力。

 

    《易经》是华夏祖先从上古时期一直传承下来的文明智慧,由《周易》跟《易传》两大部分组成。包括象(现象学相关)、数(数学科学相关)、理(哲学相关)、占(甲筮占卜相关)。许多人言传《易经》只是算卦占筮之学,是有很大偏颇的。《易经》在历史滚滚的洪流中历经时代的更迭跟完善。千百年来以独特的魅力呈现在世人面前,对这一文化瑰宝我们应该让它发扬光大。来源:大成之道国学研究院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