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首家精神科医生集团:为医生中的“弱势群体”发声

 渐近故乡时 2016-11-24


“相比于其他科室的‘最美医生’们时常见诸报端,精神科医生往往是无人问津。他们作为医生中的‘弱势群体’,职业高危,社会地位不高,人少任务重,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了解和尊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教授在2016年3月中国首家精神科医生集团成立筹备会时说道。



(赵靖平教授)


成立初衷:满足患者需求,实现医生价值



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现有精神科医生仅2万多名,而我国各类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已达2.3亿人,其中仅抑郁症患者达9000万,平均每10万人仅有1.49名精神科医生,与国际平均10万人拥有精神科医生3.96人相比,我国精神卫生人才严重不足,甚至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


除此之外,我国的精神卫生人才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省级和地市级以上城市,而县级医疗机构中普遍未设精神科。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即使精神病院就在身边,也不一定能住进去。“精神病院一般只有1/3的床位可以周转。由于进得多、出得少,很多医院每隔几年就要增加床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谢斌指出精神病院难进的缘由所在。


优质的医疗资源普遍都集中在大医院,对于医生来说,则意味着在大医院,医教研平台、职业培训和职业上升的机会占据明显优势,下基层服务的动力和概率十分有限。


“一方面,我国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同时,大众精神心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很多患者难以获得专业有效的精神心理治疗;另一方面,精神科医生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不高且收入较低,急需社会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实现个人价值和打造个人品牌。”精神科医生集团秘书长杨怡博士表示,这便是精神科医生集团成立的初衷。


据了解,中国首家精神科医生集团于2016年9月18日在温州成立,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五届主任委员赵靖平教授联合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张明园教授、施慎逊教授以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数十位国内顶级精神科专家共同发起。


运营模式:互联网+精神心理医疗



依据加拿大学者费立鹏2009年在《柳叶刀》上发表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患病人数达9000万,但实际就诊率却不足10%。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教授李凌江就曾表示,尽管抑郁症已成为一定程度上的“社会病”,但大多数人对其认知不足,纵使患上这种疾病也不愿意承认,认为是种耻辱,多采取心理抵触和回避的态度,有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可能死于自杀。而在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50%~70%。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抑郁症给很多患者的健康、生活、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他指出,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长期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中无法自拔,而又讳疾忌医。


如何帮助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战胜病耻感,提高就诊率?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医疗为抑郁症之类的精神心理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


为此,中国精神科医生集团专家携手亚洲第一家上市的精神心理连锁医疗集团温州康宁医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一款为患者提供真正专业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的APP,力图组织相关专家和科研机构启动中国远程心理医疗询证研究,期望将最佳研究证据与临床心理技能相整合,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构建一所“互联网心理医院”。「的的心理」内测版本已于2016年4月25日在“华人应用心理学大会”首发,目前已有2000多名心理师入驻签约。


“为了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心理服务需求,避免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我们希望用互联网+心理医疗的方式,让精神心理医生为公众提供专业的、便捷的心理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的的心理CEO、中国精神科医生集团秘书长杨怡博士表示。


他还介绍,医生集团将由的的心理医生助手团队运营和实施具体工作。目前,能够为精神科医生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


首先,组建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教授和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等几十位国内顶级精神科专家为核心,吸纳各地各级医生、医生助手、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为中坚力量的多个名医工作室,实现跨地域、跨医院、跨科室协同合作,随时为全国的患者提供服务。


其次,通过专家视频课程、顶级学术会议、精神医学专栏等服务来促进医生个人专业发展及品牌塑造。


第三,推出「的的心理」APP医生端,实现预约信息管理、患者答疑及随访,自主定价诊疗费用等功能,充分体现医术的价值所在。


核心功能:远程会诊+分级诊疗



在「的的心理」互联网心理医院运行的同时,精神科医生集团所依托的温州康宁医院集团在线下已深耕细耘十几年之久,除了拥有温州康宁医院、北京怡宁医院等十多家线下自有实体医院外,还和北大六院、湘雅医院等全国近100家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就绿色就诊、双向转诊、远程教学等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


依托线下强大的医疗资源和线上完备的技术支持,医生集团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分级诊疗”和“远程会诊”两大核心功能来满足患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


远程会诊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利用互联网来建立病人和精神科医生的联系。从专科领域角度来讲,精神心理科医生是基于远程医疗技术来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不二人选。


精神心理类疾病属于慢性病,且诊疗手段多以晤谈会话为主,不需要面对面诊疗如手术和各类检查等,适合进行网络问诊。尽管囿于我国的医疗政策,医生无法通过网络为患者提供具体诊疗服务,但可以结合医生集团内分级诊疗体系,专家通过远程会诊体系,辅助各地医生,为当地患者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名医工作室的建立就是医生集团在探索如何实现分级诊疗的成果体现,据悉,「的的心理」名医工作室是美国颇受好评的精神心理治疗小组的中国式探索,工作室团队直接面对单一患者实现“一对一”服务,团队组成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靖平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于欣教授等数十位国内顶级精神科专家为核心,配备各级医生、医生助手、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作为中坚力量,未来会覆盖更多区域性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我们的名医工作室是由国内顶级精神科专家和周边医生开展合作,以线上远程会诊和线下分级诊疗为主要特色。”赵靖平教授介绍,“任何一个医生其经验都是有限的,如果有来自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专家、医生以及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组合成一个团队为患者服务,不单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精神心理联合服务,同时也能加速医生的个人成长。”


通过在医生集团内实行分级诊疗,能很好地缓解现在医疗服务倒金字塔结构。专家首诊把关、中初级医生跟进后期复诊和随访管理服务,心理治疗师(咨询师)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病人时刻找专业的医生,也让各级医生服务有需要、最需要被服务的病人。


精神科医生集团秘书长杨怡表示,医生集团是将稀缺的医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最佳手段,但医生集团的建立不是要颠覆当前医疗格局而是作为有益的补充。“目前我们的精神科医生集团会先以移动平台医生集团的模式发展,借助的的心理平台,帮助医生集团实现跨地域、跨医院协同合作,而在未来会慢慢渐进到移动平台医生集团模式和体制外医生集团模式的共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