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与工作之间到底有没有平衡?

 半日闲多多 2016-11-25

常有人问该怎么平衡工作与家庭。


我个人的回答是:


这世界上可能并不存在真的平衡,你最多只能做到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切换。


12月13号,雨果奖“最佳中短篇”获奖作家、《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将做客赤兔,为大家带来《时间折叠,探索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主题分享。





一、 用转换代替兼顾


平衡是一种兼顾的状态。


想象一下一个人怎样保持平衡,他的重心分布在两只脚上,脚踩在两个地方,有的时候甚至是不相连的两个地方,比如脚踩两条船。


这种情况下,人确实可以平衡,但他是无法移动的,他不管想动哪只脚,重心都会稳不住。


人是怎么移动的呢?


人先将重心完全收回到一只脚上,再完全转移到另一只脚上,转换得顺畅了,就好像始终处在两脚的平衡中。



这实际上是很难的事。


见过机器人走路吗?虽然机器人很聪明,但就是做不好这个重心转换的工作。


日子也是一样。


人在生活和工作间踏足很难真正保持平衡


即使维持住一瞬间的绝对平衡,一旦日子向前滚动,发生变化,很有可能维持不住,倒向一边。


真正能让自己向前走的,不是平衡,而是两边的切换。


每一瞬都可能是不平衡的,但是只要能转换,就能一直走下去。


人的大脑同样如此。


表面上我们脑中同时翻转着很多事,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学习一边聊八卦。


但实际上,任何需要我们动脑筋的事情,同一时间只能进行一件。


聪明人也不能同时思考两件事,只是能迅速在不同事情之间切换而已。


是转换而不是兼顾,让人生活行动无碍。


因此,对于工作和生活,我不求平衡,只求全力以赴。


工作的时候全力以赴,尽量不去想家里的事。


回家之后全心全意,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


虽然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是尽量让自己做一件事的时候只想这件事。


这样,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都保持比较纯粹的形态。


纯粹,就有好的效果。


如果反过来,在家的时候总是想到工作,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没做,内心就会非常焦虑。


而到了工作中,又想到自己在家里没有好好陪宝宝,心里会生成巨大的愧疚,以至于无法好好工作。


这样的两相兼顾,最后身心俱疲,觉得自己哪一样都顾不到。


二、 克服分离焦虑


很多时候,做妈妈的,会很容易自责,就好像一会儿工夫不想着孩子,就不是好妈妈。


于是恨不得每一分钟都把孩子捧在心头上,方才显出自己的爱。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我觉得就不必考虑兼顾工作与家庭了。


最好直接辞掉工作,回到家庭,才是好的解决方案。


而如果还想要保持自己的工作和未来发展前景,那么最好学会在工作的时候忘掉宝宝。


必须时时刻刻思念才是好妈妈吗


没有这样的事。


这是我们给自己创造的白莲花神话。


不能摆脱对一个人的执念是不安全依恋的一种类型

我们想要让宝宝顺利克服分离焦虑,长大成人,首先需要让我们自己克服分离焦虑。


只有工作的时候专心致志,才不会因为工作效率低下而心生愧疚。


一旦回家之后还被工作的迷思缠绕,那就几乎不可能心无旁骛地陪宝宝玩耍。


而如果感觉不到真真切切的乐趣,那么陪娃玩耍就变成了一种义务。


孩子会敏感地察觉到父母的心不在焉和不情愿,他会觉得不安,又不明白是为什么,于是情绪会变得脆弱,有时还会发脾气。


其实家庭并没有任何负担可言。


家庭之所以成为负担,就是因为把它放在工作时间表里,总是觉得做了家庭这些事,耽误了自己多少工作时间和晋升前景。


一旦忘掉这个衡量方式,只大笑和感受孩子的笑,那么家庭生活就是很简单的事。


工作也不是一种负担


工作之所以成为负担,就是因为把它放在带孩子的个人计划里,总觉得因为出去工作,不能长久陪孩子,十分内疚。


一旦放下这种忧虑,相信孩子跟其他人相处也是好的体验,那么工作就成为自己一个人的放松,成为坐在电脑前休息的享受。


三、 专心决定效率


工作与家庭,最终衡量的尺度不是时间,而是用心程度。


仅计算时间平衡,一个人可以枯坐在办公室八个小时什么都不做,然后心烦意乱地处理家事八小时,表面上平衡,实际上两边都没有照顾到。



生活的有效时间在于你自己用心去度过的时间,这只有自己能够衡量。


不用问别人怎么做到高质量陪伴,当你一心只想着你面前的这件事,那就一定是高质量的。


在从怀孕到小孩一岁半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我的工作取得了还可以的进展,业余时间也开始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做到纯母乳而且每天都能陪伴孩子,还去了几次长途旅行。


做这些事情,我并没有觉得很辛苦,也不觉得自己有非凡的能力。


我能做到的,实际上很多更有天赋的妈妈都能做到。


我唯一的诀窍就是专心,做事的时候专心,带宝宝的时候也专心。


我无法做到事事顺利、游刃有余,但我尽量做到不为此焦虑。


很多时候,并不是事务缠住了人的双脚,而是焦虑让人寸步难行。

 

12月13号,雨果奖“最佳中短篇”获奖作家、《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将做客赤兔,为大家带来《时间折叠,探索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主题分享。


立即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收听


 

【嘉宾介绍】



郝景芳: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一部副主任,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获奖作家、《北京折叠》作者。


本文作者郝景芳,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晴妈说(id:qingmashuo)。LinkedIn经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