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浅谈记叙文写作的真实性(1337字)

 tnj660630 2016-11-25

 现在我引导女儿写记叙文时,一面要求她“作文要我手写我心”(写作要求真),一面又要求她“作文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写作允许艺术的存在)。 乍看之下,这两个“要”似乎有些矛盾了,是吧?

我亦一度为之迷茫,遂曾就这两个“要”的问题向裴老师请教过,但皆因本人生性愚钝,当时竟未能理解老师解释。

我自今年指导女儿作文开始,第一向女儿提出了“我手写我心”(写自己亲身经历,耳闻目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一开始,女儿也是按照我的指引去记录素材。可是,写着写着,有一次,我把女儿的一篇小文发给裴老师看,老师看后指出其中一些与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无关的枝枝蔓蔓,说应该删去,同时提出“作文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当时颇感迷惑,待想向老师慢慢请教明白,奈何老师事务繁忙,以致我未及请教,一晃已至今。

直至昨晚,我无意间读到一篇关于《写作的真实性》的文章,一时间脑洞大开,迷茫尽消。以下我就对《写作的真实性》这篇文章的理解,试谈谈对记叙文写作的真实性和“作文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认识(部分观点来自对《写作的真实性》一文的整理摘录)。

又及,读四年级的女儿今天语文测验,我问她写了什么内容的作文,她说,“星期天家里的活动”。——她写的是星期天她和妹妹在家里搞大扫除这样一件事。我笑着问她:“你何来的妹妹呀?”她回笑说:“哈,我这是高于生活嘛。我表达的情感是真的,就是编了一个妹妹出来,配合我写好‘大扫除’这件事嘛。”哈哈,自从那次我与裴老师聊过之后,我就一直向女儿灌输作文要“我手写我心”,作文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两“要”,看来她入耳了不少。

这事换作以往,我也许会怀疑女儿作文有造假之嫌,而现在,我笑了,心下暗暗赞赞这丫头,领悟力还真不错。你说为何?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作文基本都是记叙文。记叙文要写真人真事,这一原则已是公理。然是不是记叙文就一定要实有其人,实有其事呢?《写作的真实性》一文一针见血指出孩子在写作文时,若苦苦局限于真的人,真的事当中,那事实上是已经走进了写作的误区了。

记叙文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感悟生活,这是强调了记叙文的其中一种特性——生活的真实性。而记叙文还有另外一种特性——文学性。说到文学性,意味着记叙文中的人和事,是可以进行文学的剪裁、拼接、修补、提炼、加工、润色等处理的。这样一处理,就可能导致原本的生活素材面目全非。而记叙文也是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形式存在,有艺术的加工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当然,记叙文是要写真人真事的,而这个真人,作为文学作品之一的记叙文是允许经过艺术加工过的真人,可以源于真人又超越真人,不完全等同于本原真人的存在(就像我女儿可以根据自身表述的需要,构思出一个妹妹与她一起大扫除的内容)。同样,真事也是可以遵循这个原则创作加工的。——这就是说,记叙文在内容上是允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存在的。但有一点必须要记住,它在表达情感上一定是来自一份肺腑之声,真实之情。否则,缺乏真情实感的记叙文(事实上可囊括任何类型的文章),使人读起来味同嚼蜡,那这注定是一篇失败的文字罢。

选取生活中、身边的题材,是写出真实性记叙文的必要条件,在这基础上,可以把真实的题材内容通过合理适度的艺术加工,使更具艺术美感,而又无碍表达出一份真情感,此为一篇成功记叙文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