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2016中国连锁药店行业专题报告(数据和图表详实)

 花开的声音无息 2016-11-25




《药店之星》重磅推出《周二“药”报告》栏目。

    咱要做药店之星,不学习可是不行呦!那咱应该学点啥呢?小编觉得吧!首先得了解行业的大趋势、大动态、大背景!不然,咱的眼界就不够宽,思维就不够广。这可不是真正的药店之星哦!

    小编几经思量,终于做出重大决定!咱每周二都推出一期超级超级有分量的调查报告!绝对干货!绝对吸睛!希望咱药店之星的读者们,好好看!认真的学!雄赳赳气昂昂的做个真正的“药店之星”!









随着国内连锁药店行业政策制度的不断完善、人均收入水平和医药支出意愿的提升,我国连锁药店面临着较好的政策与需求环境,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连锁药店行业稳步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行业现状:增速放缓,连锁化和集中化有待提高。

医药零售行业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我国药品零售市场在社会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等多种因素的驱动下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05年-2014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2%,但在基层医疗机构分流、医药电商冲击等因素影响下增速逐渐放缓。



门店数量趋于饱和,平均单店已拥有人数已达下限。

CFDA南方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零售药店总数已达到43.49万家,平均每3080人拥有1家药店,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每6000人才拥有一家药店(2014年中国单体药店发展状况蓝皮书),我国药店数量过多已是不争事实。

目前国内零售门店数量已趋于饱和,但连锁率较低,未来国内零售行业市场的发展的方向料将逐渐从门店数量提升向连锁化集中度提升转变。


药店连锁化趋势显著,行业集中度有待提高

根据CFDA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零售单体药店数量为26.35万家,与2013年27.44万家相比,下降3.98%。


而相比单体药店,连锁零售药店优势明显。
根据CFDA数据,2006-2014年,国内医药零售连锁门店数量稳健增长,截至2014年底,我国连锁门店数量已达到17.14万个,同比增幅达8.3%,连锁药店企业个数达到4266家。
连锁门店数量的上升带来国内药店连锁化率的逐年提高,截至2014年国内药店连锁化率达到39.4%,同比上升0.8%,但平均每家连锁企业药店数量规模仅在40家左右,相比医药零售产业发达的美国接近75%的连锁化率以及平均上千家门店的连锁规模而言,我国零售药店的集中度差距明显。

2014年美国药店业协会披露,排名前三(CR3)的连锁药店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达到92%;而国内商务部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医药连锁百强企业(按收入规模排名)销售额合计仅占当年我国医药零售药店市场销售总额的28.1%,其中前 5 位企业占 9.7%、前 10 位企业占 15.2%,行业集中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行业机遇:政策推进和互联网信息化带来行业变革

多项政策推进医药分家,药品零售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大背景下,医药分家是大势所趋。
零售药店及社区药店将逐步承接医院门诊药房,整个药品零售行业有望迎来药品市场分流带来的千亿市场。

医院渠道的垄断是国内药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目前国家大力推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医药分家带来的医院用药渠道分流是大势所趋,我们按照医药分家已趋于完善的美国的用药渠道比例来算的话,预计约55%的药品终端市场将分流到医院外的药品零售市场,对应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68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分级诊疗推动基层医疗市场扩容,零售药店迎来渠道下沉最佳时机

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中,已有多个代表提出发展以社会零售药店为载体,以家庭医生、医生多点执业制度为保证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零售诊所”模式也有望在未来的基层医疗市场布局中得到大力推广。


互联网助力行业发展,药店O2O价值潜力巨大

随着互联网在医药领域的逐渐渗透,以传统医药电商为基础发展而来的O2O模式,慢病管理、在线诊疗、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新兴业务逐渐在药店终端中得以接入和实现,结合开展药品福利管理的强烈预期,整个产业板块有望实现价值重估。


我们预计2017年整个连锁药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26亿,2015-2017年复合增长率料将达到19.2%。



药店福利管理箭在弦上,连锁药店终端价值巨大

药品福利管理(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也叫药剂给付管理,是以提高保险支付利用率为导向的药品管理中介服务。


PBM构建了从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保险支付方所围绕的药物管控的生态圈,具有多向的商业价值:


1.对零售药店而言,可以通过PBM系统获得药品采购折扣以及免费的处方筛查服务;
2.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可以通过PBM系统实现终端的实时赔付管理,运行效率更高;
3.对于购药患者而言,可以通过PBM系统获取药物经济学最佳的处方调配服务,降低医疗支出开支;
4.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可以通过PBM系统实现订单的集中化和精确化,提高生产效率;
5.对于疾病管理而言,可以通过PBM系统的用药跟踪对慢病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减少过度医疗或非有效治疗引起的非必要开支,降低整体保险支付费用。

综上,我们认为国内药品零售市场受益于政策推进和互联网信息化带来行业变革有望在未来几年迎来快速增长期,同时,伴随单体药店的生存空间逐渐收窄,国内连锁药店行业的连锁化率也有望逐渐提高,我们对未来三年国内连锁药房市场规模(按前百强连锁算)进行了预测,预计2017年整个连锁药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26亿,2015-201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

上市公司概况: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提升未来可期

投资模块逐渐形成,规模和盈利能力逐渐提升

去年7月至今,国内领先的医药连锁药企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先后A股上市,目前国内主营药品零售的上市公司(不含批零结合的医药商业公司)已达5家,其中海王星辰和九洲大药房均在美股上市。


从目前收入规模和门店数量上来看,目前排名最靠前的为一心堂,2014年收入达到44亿,门店数量达到2623家。


从区域布局来看,布局范围最广的是老百姓,沿京广和沪昆线布局15个省市;


一心堂则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四省和山西、海南两省;
益丰药房主要布局在湖南、湖北、江苏、上海等华中华东地区的六个省市;海王星辰分布广东、浙江和辽宁三省;九洲大药房则主要集中在杭州市。



我们选择A股上市的三家连锁药房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三家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张以及毛利率的稳健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快速的增长,2014年平均收入增速达到23%,平均净利润增速达到30%,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维持小幅上升。

代理品种模式为盈利关键,盈利能力仍有上升空间

2006年以来,国内几大连锁开始大规模成系统地推广高毛利的贴牌或者代理品种(通常毛利率在50%以上),改变了传统医药零售过去仅仅只有十几个点毛利率的现状,将药店的终端拦截优势得到利用和放大。


当然,代理品种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过高的代理品种占比会使店内品牌产品的供应不足,若再结合店员过度功利性的推销必然会影响顾客的满意度水平,造成会员消费频次的大幅下降。




上市连锁药房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手段获得源源不断的扩张资金,整个行业目前处于以一心堂、老百姓和益丰药房等上市公司为代表的跑马圈地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伴随着区域的加速扩张,自建与并购整合能力成为扩张的核心竞争力。从上市后的并购进度来看,一心堂为并购步伐最快的企业,益丰药房和老百姓也紧跟其后。

拓展健康关联品类,打造多元化商品经营的大健康药房新业态

多元化商品经营的大健康概念药房已经成为国内外医药零售行业新的发展趋势之一。




据中国药品零售发展研究中心(MDC)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百强连锁营业总收入中非药品占比仅为14%,且产品多为吸引客流的低价低毛利生活用品。
2011年美国连锁药店协会(NACDS)的数据显示,当年美国连锁药店中非药品收入已达到25%,品类包括妇婴幼儿奶粉、健康食品等高毛利品种,整个非药品类的毛利率可达到45%,国内连锁药店营业收入中非药类大健康相关品种占比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依靠多元化商品经的经营模式使得单店的盈利能力水平逐渐提升。


进入药房O2O新时代,轻问诊等创新业务模式未来可期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电商业态的发展,国内连锁药店纷纷启动了电商业务,建立并运营了传统B2C模式的网上药店商城,目前包括一心堂、老百姓、益丰药房、海王星辰等一线大型线下连锁药店企业均已完成自己的官方网络商城布局,并入驻天猫医药馆、京东商城等构建多平台体系。



尽管近几年网上药店发展势头强劲,但是线上无法销售处方药仍是目前医药电商市场最大的一个痛点,同时,医保的跨区域网络支付也是制约线上交易的最大瓶颈,目前国内最大的线上药店健一网其2014年销售额仅3.8亿元。
因此,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的区域化经营特征以及线上下单线下交易的特点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佳突破口,这也是拥有线下实体药店企业发展医药电商的核心优势。
目前,O2O模式均已被多家连锁药店企业作为重点业务进行布局。


风险因素

行业竞争风险

医药零售行业是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随着区域内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在领先区域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存在下降的风险。


政策风险

医保控费已成为常态化,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下降可能带来零售连锁药店收入增速放缓。此外,医药分家以及分级诊疗政策推进不达预期也将影响整个行业的未来成长空间。


经营风险

目前大部分连锁药房的营业场所和仓库使用租赁物业经营,存在因业主违约、到期无法续签、房屋拆迁等原因而无法持续稳定经营的风险。

总结

我们认为中国连锁药店行业将在未来几年迎来高速发展期,新近上市连锁药房公司有望依靠资本助力开启国内跑马圈地的新盛宴。

转自中信证券医药团队,作者田加强/陈竹/曹阳


 药联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