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SY | 东北炕头老照片,简单纯粹,亲切如昨

 在有意无意之间 2016-11-25


城市的喧嚣繁华永远代替不了乡村的清新静谧;

“水泥森林”永远代替不了绿色村庄;

蘑菇云似地烟筒气体永远代替不了袅袅炊烟;

灯火阑珊永远代替不了繁星满天;

电褥子温暖的热床永远代替不了土坯的热炕;



在这个漫长的冬季里,我们一起回忆过去的东北热炕头,别有一番滋味





东北地区自然条件特殊,

冬天特别寒冷,

睡火炕是家家户户的习惯。

东北老炕头照片,简但纯粹,亲切如昨。

东北热炕头 
 

炕头离灶台近,火经过烟道先路过这里,先受热,所以比炕稍热乎,是冬天屋子里最暖和的地方。所以,热炕头是每个人坐或者躺着休息最舒服的地方,也是东北人冬天招待客人最高档的雅座。客人来到主人家,主人会拍着热炕头连声说“快进来,进来,上炕,上炕……”。



走进东北农村的房子

都是这样的场景——

推开房门,

外屋是锅台,水缸,

还有酸菜缸和柴火堆

进了里屋

是睡觉和休息的正房,

屋里有两铺南北大炕。




靠着南窗的叫南炕,炕稍是两只红漆大柜,画着各种图案,

柜的上面垛着红绿花面的被褥和枕头,

炕稍放着扫炕的小笤帚,鸡毛掸子,

靠近灶台一侧的叫炕头,放着火盆,

烟叵箩和老太太玩的纸牌,窗台上是几盆养的花


睡热炕头是有讲究的,

热炕头一般都是给家中最老的人睡,

小孩子只能按大小依次睡炕稍


家里来了客人,这热炕头要给客人睡,

其他的人往炕稍那面挪。

有的时候,客人和主人互相客气,

为了让炕头推推搡搡,在寒喧中充满着浓浓的温情。


热炕头白天是妇女们聊家常的好地方。

东西院的邻居,七大姑,八大姨,瘸腿赵四婶,

“烂眼边”她二舅妈,三三两两地的几个人盘坐在热炕头上,

叼着大烟袋,烤着火盆,抽边闲聊,

村里的新闻,张家李家事的,

妈家婆家事儿的,有说不完的话题。


不能忘,我小时候感冒了,

母亲把我按在热炕头上,

捂上一床大被,做一碗葱花疙瘩汤,

吃上两片止痛片,出一身透汗,睡一觉就好了


漫长冬天的夜晚我们坐在热炕头,

妈妈用被子盖住我们的脚,

妈妈倚着墙捺鞋底或缝衣服等


客人按照主人的安排,摘掉挂霜狗皮帽子,

脱下棉手闷子,搓着冻红的双手,

褪下鞋子,盘腿儿坐上炕头上,

拿过炕上的烟笸箩,捻上一袋烟,

窗外虽然大雪纷飞,火炕上是温暖如春。


坐在热炕上,都有话说,有嗑唠。

炕热了,坐不住了,

用双手交替在屁股底下垫着,

落得手热呼呼、红通通的,

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个热炕头,就连上厕所也不肯去


热炕头,有左邻右舍其乐融融氛围,

更有更多的亲情温度,

不管你怎么疲劳,身体怎么不舒服,

只要身上一沾上它,温暖的亲情就把你包围住了


热炕头还是块宝地,蒸豆包,

贴大饼子发面都放在炕头上,

面发的快,生绿豆芽,黄豆芽,

因为有温度,几天就能长出水灵灵的嫩芽


乡下的热炕头,

你温暖了祖祖辈辈人的身子骨,

也承载了一代代人的亲情和友情

每当想起来你,心里就暖,

真的好想好想再投入你的怀抱,做一个好美好美的


新媒体编辑 刘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