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道夫·斯坦纳“儿童教育”的演讲(9-10岁的儿童)

 timtxu 2016-11-28

     9岁-10岁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对于他们而言,看似平谈无奇的生活,实际上发生了悄然巨变,儿童开始感觉到了那个单独的我,而不像过去,他们认为周围的一切跟我是一体的。当人开始以我的方式看世界的时候,有很多丰富的感受开始在此衍生……



正文:

第二讲


 一九二四年八月十三日讲於英国


       我们的教育及教学方法乃是建筑在“想像”上的。你一定要清楚明白儿童在九至十岁以前还不知道如何分别“自己”与周遭的环境。儿童虽然出於某些习惯性的本能称自己為“我”,但事实上,他们真正的感觉是自己与世界浑然一体,因此,有些人就有一种奇特的说法,他们说原始人类觉得全世界都是“活的”,也就是说,他们认為无生命的物体也有灵魂,是活的;要了解儿童就要想像儿童和原始人类一样,因為儿童确实会敲敲某些东西,就好像那件东西有生命一样,但实情并不完全是这样,儿童并不会认為无生命的东西有灵魂,但他们并不去区分有生命与无生命的东西,对儿童而言,每一件东西都是浑然一体无有分别的,他们自己也处於这浑然一体之中,一直到九至十岁他们都不会分别自己与周遭环境,若要适切地教育孩子,这是你在教学时一定要考虑到的。


        因此,在你讲到儿童周遭的一切事物时,不论是植物、动物或石头,你都要讲起来好像它们会互相交谈、互相动作,就像人类一样,它们也会讲话,也会互相爱或互相恨。你要有创造性地将人类智慧学的理念融入其中,在谈到动物或植物时就像谈到人类一样。但你并不是要刻意地,理论性地把它们讲成有魂有魄,你只要很自然地以儿童能了解的方式对待它们,让儿童在未能区分自我与周遭环境以前也能了解你在讲些什麼,因為,在此时儿童那裡有理由去认為石头没有灵魂而狗却有灵魂呢?我们大人会马上分别出来狗会动而石头不会动,但是儿童并不会将“会动”这个特性与“有灵魂”相连在一起。


        没错,你可以将所有的东西都当做它们是人一样,会想、有感情、会互相交谈、会讨厌或同情对方,所以当儿童在这段年纪时,你要教给孩子的一切都要以神话、传奇或故事的方式传给他们,当然,在这些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了生命,注入了情感。你一定要记著,以这种方式滋养儿童灵魂深处的想像力,就是儿童未来一生心灵生命的最佳基石。


        如果你在儿童这段年纪时,塞给他们一大堆智识性的教材(如果你不将要教他们的东西先“转化”一下,就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则孩子将来就会有血管及循环系统的疾病。


        我们必须一再地重覆这一点,你一定要随时注意到,儿童是肉体、灵魂及灵性合一的一个整体。


        肩负教师的责任,在心灵上,你必须有艺术的情感并具备艺术的气质,教导学生时,不是只将你的思想概念传达给学生,而是如何在教学中表达自己,这是一种无法衝量的生命品质。不自觉中,老师传达了许许多多的意念给孩子们。在诉说著充满感情的神话、传奇或故事时,老师一定要自觉到这一点,在我们这一个唯物主义的时代,很容易见到老师们在讲这些故事时根本不相信这些事情,并认為是幼稚可笑的。人类智慧学在此时便能做為一种真知的向导。经由人类智慧学,我们了解到,我们若将一件事情用图形来表达,会比我们去讲一个抽象的概念丰富千万倍,一个健康的孩子会很自然地感受到他需要以图形来表达一切事物,并以图形的方式接受、学习一切事物。


         这就是歌德(Goethe)在孩提时学钢琴的方法。老师教他如何用第一指,第二指……等来弹钢琴,他不喜欢这种教法,他那炫学派的老师与他的想法自然不和。歌德的父亲是炫学派的学究之一,自然会选择炫学派的老师教自己的孩子,而这些老师也都很不错,但是这种老师与小歌德的想法不合,因為太过於抽象了!所以小歌德就自己发明了一种方法,给每一个手指一个名字,比如食指就叫做「杜德铃」(就是指东指西的小家伙的意思)。

 

        儿童认為自己是一个形象(Image),他们也希望一切的事物都以形象表现,因為如此,我们可以见到孩子们多麼需要老师们能运用想像力,能有艺术的气质,如此老师才能以一种真正“活跃”的心灵与孩子们相见。这种活跃的特性对儿童的影响是无法衝量的,说它“无法衝量”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经由人类智慧学,你再度学到了要相信传奇、童话与神话故事,因為它们是以想像性的图形表达了高层次的真理,於是,经由你,这些童话、传奇与神话再度有了灵魂与生命。当你在诉说这些故事时,你的一字一句散发著你对这些故事的虔诚、相信之心,便将真理带入了儿童的心,真理便在你与儿童之间交流。


        而一般的教学经常都是非真理在老师与儿童之间交流,只要老师这样想,“小孩们很笨,我很聪明,因為小孩相信童话故事,所以我得讲童话故事给他们听,这就是适合他们听的东西。”非真理就会立刻掌控了全局,当老师这样想时,所讲的故事就会立刻有一种知识性的能量注入其中。


         但是,儿童们,尤其是在换牙期至青春期之间的儿童们对老师究竟是智识性强还是想像力强特别的敏感,智识性对儿童有毁坏及阻碍性的影响,想像力则给予儿童生命及动力。让这些基本观念融入你的中心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在未来几天我会详细地讲这些细节,但在今天结束前,我希望能再讲一件特别的事情做為结论。


(小编:下面这一段,我们在9岁孩子的夏令营中也有观察到,9岁的孩子开始对鬼神有很多害怕或者有了解的兴趣,他们开始对这个世界的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产生好奇。此外,在他们身上也明显的表现出边界感的重要,有边界感和没有边界感在9岁这个年龄段孩子身上时非常明显的,他们需要一个权威,这个权威内在是平和的对孩子充满爱的,同时对于界限又具有绝对的执行力。)

         

        在儿童九到十岁间会有一件特别的事情发生。抽象而言可以这样讲,儿童在这段时间学到如何分别了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儿童感觉自己是一个“我”,而周围环境是外在的,不属於这个“我”的。但这是一种抽象的讲法,实际上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有了一些困难或问题,於是他们来找你,大部份的情形都是这些孩子讲不出他们的心灵上的变化所造成的负担,於是讲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在此时,你得了解到这种情形是来自儿童心灵的深处,你得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式、正确的答案来回答他。这对儿童的未来一生有极大的影响。


        身為他们的老师,除非你有绝对的权威,否则你没办法带这个年纪的孩子。也就是说,除非你能让儿童觉得“这是真的,因為你认為这是真的;这是善的,是好的,因為你认為这是善的;这是美的,因為你觉得这是美的。”因此,你指出了什麼是真,是善,是美。為了孩子,你必须就是真、善、美的代言人。於是,向著你的儿童也必定向著真,向著善,向著美!


       在九到十岁间,儿童的潜意识中本能地升起一种感觉——“我从我的老师那学到一切,但我的老师是从那裡学来的呢?是谁教我的老师?”如果你在此时跟孩子们解释、说明,只会伤害到孩子。在此时,重点就是用爱心、温暖的言语,避开伤害他们的危险性,并保留你在孩子心中真善美权威的地位。这种困难期可能会延续数周或数个月,因為此时儿童即是面临一种所谓的“质疑权威性”的危机,如果你能够在此时以温暖的爱心处理这种危机,保留你的权威,如果你能以内在的温情、诚心、真理心与孩子相见,帮助孩子度过这段时期,则孩子们会获益良多。孩子们会保留著对你的权威性的信任,无疑的,这对儿童未来的教育有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在九到十岁间,不能让孩子们对一个真善美的代言人的信心有所动摇。如果这种情形发生了,则带领孩子过一生的一种内在安全感也同时动摇了。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你们一定要随时记著这点。在教师手册中有著许许多多做老师的指南,但是知道一了解孩子们在儿童期何时有何种心灵上的变化,还有你应该如何的应对?比这些手册中的指南要重要得多!因為如此,你才能经由你的应对将你的光芒照耀儿童的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