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泥鸿爪

 东安晚生 2016-11-28

——钟世耀钟骏声父子避兵潘家坞记

 

友人四木编纂《越读》,索稿于我,欣喜之余,自愧腹无诗书,近日正愁无题可破。友人素知我对文史的兴趣一直囿于老家,便抛来一语:“洪杨时有人逃难到你们村。”经提示,在《光绪诸暨县志·人物志》的流寓传中找到了寥寥数字的记载:“仁和钟世耀啸溪则避兵于潘家坞。”于是多方搜寻相关资料,忐忑提笔,聊成此文。

钟世耀,字啸溪,浙江仁和(今属杭州市)人。道光二十一年三甲进士,据《清实录》道光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二载:己未。引见新科进士。得旨、一甲三名龙启瑞、龚宝莲、胡家玉、业经授职外。何若瑶……钟世耀、张舒翰、宗宗锡龄、毕道远、陈鉴、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另据《清代硃卷集成》第二十三册《会试·咸丰庚申恩科·钟骏声》载:父世耀,道光乙酉科举人,乙未大挑二等,候选教谕,辛丑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签分兵部,补职方司主事,总办武选司事,兼武库司则例馆提调,管理饭银处汉本房行走,员外衔,加四级。诰授朝议大夫。”钟世耀由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兵部主事职,人称钟兵部。

咸丰四年(1854年),这一年于清廷而言可谓内外交困,太平军在占领南京后开始北伐和西征,与此同时,英、法、美三国公使串通一气,要求“修约”,并控制了上海海关。在这样纷乱的时势下,钟世耀无奈移疾而归,回到了故乡仁和。

咸丰十年(1860年)三月,为缓解南京的危局,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部第一次攻占杭州。查阅《暨阳东安潘氏宗谱》,在《例授承德郎潘公静芗传》中载:“其时钟兵部啸溪与乃子殿撰雨辰范太史次典均避寇其家,待之甚厚,诸公亦美其才,怂恿之,谓犹是立名奚科第为意,遂决捐六品州同衔以县丞候补于闽,濒行时钟范诸公各赠以诗。”此次避难,同行的还有咸丰六年丙辰科二甲进士、职翰林院的范鸿谟,及钟世耀之子钟骏声,而接待他们的则是东安乡潘家坞村家境殷实、禀姿灵敏的青年才俊潘邦召(字念缉,号静芗,官名珍),潘仅比钟骏声长一年,钟世耀、范与潘可谓是忘年之交了。在范鸿谟赠与潘静芗若干四律诗中,可见这样的注释:“余以(庚申)三月来坞小住旬余,仲秋复至胜游始畅。”庚申年即1860年,此时间亦与当时的时局相吻合。

综合以上史料,可以复原155年前的情景: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为解天国都城天京之危,运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于18603月率部攻打杭州,320日杭城失陷,往日坚守紧闭的城门此时洞开,城中显贵和百姓纷纷逃离杭城,投亲靠友他方。此时范鸿谟接到了远在暨阳的好友潘静芗的邀请,便约同僚钟世耀父子,从钱塘江沿水路至浦阳江逆流而上,再辗转枫桥江,终于到达了暨阳东安乡(今属阮市镇)的一个小山村——潘家坞。

潘家坞地处暨阳邑城东北五十里,东山尖峙其东,小马岭镇其南,闭地户而虚西北以开天门,远远望去仅见山峦重叠,及至村口方现近百户人家之村落。久居喧嚣闹市的名贤贵客倚楼凭栏,欣赏着这幽静的山色,呼吸着山村独有的新鲜空气,聆听着潺潺的溪流声,仿佛此行只为踏歌赏景,完全忘却了尘世间的烦忧。而潘静芗等村中乡绅雅士的热情招待,更让客人们流连忘返,有范鸿谟诗为证:“避秦饱作看山人,泉石天然迥绝尘。王杰登楼忘作客,陈蕃下榻爱留宾。十千赌醉持螯共,百万争豪喝雉频。莫问人间蛮触事,幽居且自乐闲身。不仅如此,钟、范还视潘静芗同辈族人为兄弟,晚辈后生为侄子,棣萼倾心仪廙最,竹林把臂籍咸皆。”范鸿谟在诗中这样注释:“潘氏昆季多贤,余与静芗、肖岩、恭甫尤挚。”“竹侯、廉臣、鹤楼诸君小阮之选焉。查《暨阳东安潘氏宗谱》,其中提及的肖岩为邑庠生潘邦敷,恭甫为潘邦靖,竹侯为贡生潘文渭,廉臣为光绪乙亥岁贡生、候补儒学训导潘文浚,鹤楼为太学生潘文颢,以三国魏丁仪和丁廙兄弟、晋阮籍和阮咸叔侄而喻之,足见主客其乐融融,相处甚恰。

这样的愉快时光更显短暂,李秀成顺利完成了牵制清军的任务后,323日即率全军安全撤离杭州,在山坞小住十多天的名贤们也该返杭了。世事难料,此后各人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钟骏声,字雨辰,号亦溪。受父辈的熏陶,一直勤勉志学,可以想象在山坞小住的时间里,尽管父辈们沉浸于觥筹交错和喝雉呼卢之中,但钟骏声却静静地复习着四书五经之类的典集,准备着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返杭后即参加咸丰帝三旬寿辰特设恩科应试,高中榜首,成为清时浙江最后一名状元,现杭州民生路状元弄即由此命名,又与清时浙江首位状元史大成一起暗合清朝浙江状元始于史,终于钟,而成奇谈。钟骏声取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后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典试山东湖北,视学四川,在清穆宗皇帝实录馆提调官任上病故。

186112月,李秀成再次率兵攻占了杭州,并一直占据杭州达三年,在此期间,太平军欲授官钟世耀,想利用他的影响来稳固对杭州的治理,不料钟竟绝食而亡。在《李鸿章全集》之奏议一中收录有“优恤钟世耀片”:“再,据江苏忠义局详据翰林院修撰钟骏声呈称,亲父钟世耀系道光乙酉举人、辛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改补兵部职方司主事加员外郎衔。咸丰四年因病回籍,于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杭城失陷,抗志绝粒殉难。该修撰于同治元年五月假旋至沪,遇杭州亲友,始悉其父殉难情形。因浙江巡抚驻军三衙,道路梗阻,本籍无从具报,就近呈恳奏恤等情,具详请奏前来。伏查兵部主事钟世耀,敦品育德,世受国恩,于浙省失陷抗志殉难,洵属深明大义,名节无亏。现在杭州未复,其子钟骏声未能回籍,就近在苏呈报。臣未敢任其淹没,相应请旨敕部,将员外郎衔兵部职方司主事钟世耀从优议恤,以昭忠荩。除咨明浙江抚臣查照外,谨附片具陈,伏乞圣鉴训示。谨奏。”《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之忠义七中载:“钟世耀,字啸溪,仁和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兵部主事。移疾归,负乡望,城再陷,贼将授以伪官夕绝粒殉节。”

范鸿谟返杭后因慕潘家坞胜景,于同年仲秋二度来坞闲居,“春秋选日住山斋,两度欢游结胜侪。”“我欲一廛来卜隐,长依田水觅生涯。”后因潘静芗捧檄闽中,才恋恋不舍离开潘家坞北上上海,在《论曾国藩的民族气节》一文中亦有提及其去向:“1861年冬,太平军攻占苏、浙大片土地,中外商贾云集的上海成了孤城,危在旦夕,……186216日,杭州籍翰林院庶吉士范鸿谟也从上海赶到安庆。尽管他们在曾国藩面前'声泪俱下,叩头乞师,请词哀迫,但终不能动摇曾国藩的初衷,不予应允。

至于尽心竭力招待接济名贤避难的潘静芗,尽管未及四十便离世,但其家族兴旺,后人中士工家商兼优。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何燮侯为其孙婿,孙辈中潘尔藏曾任北京大学庶务主任、潘锡祜为甘肃省长公署第三科员、潘瀛执掌甘肃灵武、彰县、毛目知事;中国著名水稻专家杨开渠是其曾孙婿,曾孙潘炳天曾任民国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电信机械修造厂厂长;玄孙中有创办了诸暨工业规模企业三十强之纺织公司的、有曾任诸暨体育局局长的、有现任枫桥酒厂董事长的,许是祖荫庇佑而报施于后吧。

潘家坞,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村,只曾因一兵部主事、一翰林、一状元的侨寓而载入县志,足令我族人乐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