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厌女强迫症画家笔下的女人们

 袁吴梵希 2016-11-30

在希律王前跳舞的莎乐美 莫罗

这是小艺的第50篇读画

今天与大家聊聊一位犯有严重厌女强迫症的艺术家,他的名字叫居斯塔夫·莫罗(Gustave Moreau,1826-1898)。

他是一个独身主义者,据说成年以后,他生活中除了母亲以外,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其她女性。母亲死后,更是过起了隐居生活,直至终老。

他喜欢画神话女性,画风很诡谲,但也很受人们的喜爱,都说他的画越美丽就越危险。

1 混搭的美感

按照惯常的说法,莫罗是以象征主义画家而著称于世的。不知道对这个名头,莫罗作何感想。因为按照他的个性,是不会对这些感冒的。

莫罗自画像 确实有点孤独和阴郁啊

与他对待女性的矛盾态度一样,他反感一切试图将他概括的观者。他曾说:“你相信上帝吗?我只相信他一人,我即不相信我所碰,亦不相信我所见,我只相信我无法见到和摸到之物。智慧和理性之于我是靠不住的,永恒的只有我的感觉。“

玛格利特 《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1934

也难怪后来的超实现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们始终对莫罗贡献念念不忘,他这番大有感觉至上、自许为上帝的宣言,确实切中了超实现主义艺术运动的神经:凭借感觉,便能创造出一个不存在的世界。

丽达与天鹅 莫罗

莫罗这种只信任自己的态度自有着他的根基,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着艺术氛围的家庭,父亲是著名的建筑家,母亲是位音乐家。自小就博览书,父母为了重视他的教育,甚至要求他完成大学学业后,才能从事他心所向往的艺术事业。

朱庇特与塞墨涅 莫罗

父母的这个坚持令他变得博杂,作品充满了学者式的文学性,但同时也让他与当时的艺术潮流都保持了适当的距离。在他盛年时期,绘画上的古典与浪漫之争早已过去,学院派艺术的审美情趣也有了偏向现实主义的倾向,而在坊间,印象派已经开始大行其道。

浦罗米修斯 莫罗

他对古典主义颇为失望,对浪漫主义心存向往却不又完全接受,对现实主义充耳不闻,对印象派的自然主义倾向更是嗤之为浅薄。或许,正是这种态度造成了他孤独的天性,但也令他的作品充满着一种混搭的美感。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莫罗的成名作

创作时刚从意大利游学归来 古典主义倾向很明显

从造型语言上来说,他是古典主义的。

俄耳普斯在悠瑞黛斯墓前

据说是莫罗为纪念情人而作 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情调

真不知道他的厌女强迫症是否与此有关

从精神上来说,他又是浪漫主义的。

莫罗受浮世绘影响的作品

他喜欢用水彩和少量油画颜料混搭作画

而欧洲十九世纪末所风行的异域风情,无疑也给了他不少启示:日本的浮世绘,印度和波斯的细密画,莫罗几乎都博而采之。

苏珊娜和老人

结果造就了他即有古典线条的力量,又有斑斓的色彩,还有一股迷幻的异域情调的艺术风格。

2坏女人莎乐美

尽管莫罗与当时的主流艺术潮流始终保持着距离,但这并不防碍他在艺术上取得成功。

莎乐美在希律王前舞蹈 莫罗 1876年

据说,当这幅《莎乐美在希王前舞蹈》在沙龙展出时,曾引发50万人前往观看。当然,也有人说,正是莫罗的这幅代表作,开启了19世纪末“女性恶”这个观念的先河。

施洗者约翰的头在显灵 莫罗

莎乐美的故事在欧洲人人耳熟能详,也是无数画家乐于表现的题材:妙龄女郎莎乐美向约翰求爱被拒,她以舞蹈取得希律王答应任何一件事的许若后,便愤而请希律王将约翰斩首,最后把约翰的首级拿在手中亲吻,以这种血腥的方式拥有了约翰。

莎乐美在希律王前舞蹈(局部)

在这幅作品中,莫罗将莎乐美安置在了一个印度风情和教堂混搭起来的环境中。她满身琳琅环绕,闪闪发光,充满着异域情调。

莎乐美在希律王前舞蹈(局部)

她舞者梦游般的形象,和象征着魔法的手镯、黑豹、绚丽宫殿上恶神的造型,使画面呈现出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也使莎乐美带有了一种诡谲的危险与邪恶:她越美丽就令人越不安,她有多迷人也就有多危险。

施洗者圣约翰的头在显灵 莫罗

当然,前面的这番解读是莫罗的功劳的。因为在传统的语境中,圣约翰的死其实是政治和宗教斗争的结果,莎乐美只不过是希律王假手的一个工具而已。

但著名剧作家王尔德在看过莫罗的这幅画后,灵感大发地为这个故事添上了一抹爱情的元素,莎乐美开始由杀人工具变成了一个因爱生恨的悲剧性人物。她因此而变得更加令人难忘,也更加的耐人寻味。

与此同时,她坏女人的名声也开始变得更加的牢不可破。

莎乐美捧着施洗者约翰的头 莫罗

在莫罗的一生中,曾反复地描绘过这一题材。虽然这出自于他的厌女强迫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其实也代表了相当大社会层面的观念。

莎乐美之舞 莫罗

理由是多方面的:自1848年现实主义绘画和文学创造出了无数活生生的现代女性形象,自从摄影技术广泛使用后,数不胜数的裸女照开始产生,审美趋势也开始越来越向官能刺激靠近,当然还是当时女权主义开始兴起……无不都是促成这一观念兴起的注脚。

施洗者约翰的头在显灵 莫罗

据说,同样以作风大胆地表现裸女的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就曾对莫罗的作品寝食不安。

莎乐美之舞 莫罗

这当然不难理解,库尔贝一系列的女裸体画既表现了油画技法的一个里程碑,也代表了自文艺复兴提香、丁托列托、委塞内罗等画家引发的正面欣赏裸女之风的最完美阶段。

他确实有理由担忧:自莫罗之后,只怕是再也无法持续了。

3越堕落越美丽

与在推文开头莫罗那番拒绝归类的表述一样,他也曾对自己习惯表现女性恶的画风作过一番宣言。

水神加拉蒂 莫罗最后一次参加沙龙展览的作品

他说他所画的所有神话女性都构思于心,但是这些女人们的色性、残忍、冷漠、淫荡等品质都取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女人。

埃及艳后 莫罗

或许正因如此,它才应和了当时的社会情绪。当然,这种共鸣更多的是就文化阶层而言的,只能说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共鸣:他作品中折射出的强烈情感意识,反应了一部分法国人对当代社会的一种忧虑。

命运女神和死亡 莫罗

但这种贵族和精英式的忧虑,毕竟还是风吹雨打去。从物质世界的视角看来,人们也可以认为莫罗虽然是个厌女强迫症的患者,但他的艺术不仅享用着女性的生理官能,而且也在以女性审美成分创造着他们的财产。

拿着俄耳甫斯头颅的色雷斯姑娘 莫罗

他以高超的绘画技艺表现着女性恶的同时,他塑造的女性官能美感却引发了一股强劲的官能美的情色艺术风潮。就像波德莱尔(1821-1876)的《恶之花》一样,培养出了一派审视邪恶美的作家和画家。

也就是说,莫罗虽然坚守着贵族式的批判态度,但实质上却开启了现代之门。

莫罗晚年作品

莫罗在他所处时代所经历的这个精神历程,其实与我们改革开放后所经历的过程颇为类似:我们的口号是我是屌丝我怕谁,而莫罗时代的口号则是越堕落越美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