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中国彩瓷的顶级品种,众多瓷器收藏爱好者不难想到珐琅彩、粉彩和洋彩。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盛世是中国制瓷工艺的顶峰时期,珐琅彩、粉彩和洋彩便是此朝涌现,并成为清代宫廷艺术的光辉典范。尤其是珐琅彩,自产生以来一直是皇帝御前独享的珍玩,制品不多,故异常珍贵。三者皆为精品彩瓷翘楚,如何鉴定不同呢? 那怎样鉴别区分珐琅彩与粉彩? 珐琅彩与粉彩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彩色瓷品种,二者均出现在清代康熙年间的晚期。二者区别之一是珐琅彩的玻璃质较多,粉彩则较少。不过,最容易区分的还是珐琅彩画面中的轮廓线都比较清楚,每个花朵、每片叶瓣都有明显的轮廓界限。而粉彩瓷器的纹样则有渲染效果。如果把珐琅彩比作油画,那么粉彩就好比水彩画。 那怎样鉴别区分珐琅彩与洋彩? 洋彩,仿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所用颜料与珐琅色同。洋彩与珐琅彩关系密切,使用珐琅料,图案主要是洋菊、洋莲等西洋花卉类,运用西洋绘画技法。洋彩在陶瓷分类上属珐琅彩类,是一种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彩瓷。所以,想辨认一件瓷器是不是洋彩,主要有两个特征,即是否仿西洋绘画技法,和是否使用珐琅料。具体来说,洋彩必须符下列四要件:一是使用了西洋明暗光点装饰图案,主要以光点表现圆状物体;二是花卉叶纹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现出枝叶的光影明暗,此一绘法几乎未使用於磁胎画珐琅上;三是人物纹饰明显采用了西洋明暗阴影透视技法;四是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与洋莲等洋花:部分纹饰应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图案设计构图。 那怎样鉴别区分粉彩与洋彩?
1741至1744年间,乾隆皇帝敕制的珐琅彩瓷,除由宫廷作坊承做外,也有由景德镇御窑负责烧制的。奉旨于景德镇御窑烧制的珐琅彩瓷雅称洋彩,御窑场大规模烧制的珐琅彩瓷则称粉彩。其时,粉彩的瓷器多饰淡雅纹样,因而得名。洋彩瓷器严遵宫廷规格,足以与内府珐琅作所制珐琅彩瓷媲美。所以,唯乾隆年间,景德镇御窑与北京珐琅作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因此珐琅彩与洋彩实际分别甚微,难以辨识。此二称谓涵义大致相同,均指“外来颜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