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天读完《道德经》(18)

 木桩指路 2016-11-30

三十天读完《道德经》(18)不读《道德经》,不足以为官;

不读《道德经》,不足以经商;

不读《道德经》,不足以处世。

每天三分钟,三十天读完万经之王《道德经》。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mò)身不殆。

  • 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yāng),是谓袭常。

天下事物都有个开头儿,要把这个开头儿当作天下事物的根本。已经得知了万物的根本,就能认识万物。既然认识了万物,还必须坚守着万物的根本,就一辈子没危险。塞着窟窿,关闭门户,终身不生疾病,敞开窟窿,济了他们的事,终身不可救治。观察细微叫做明,保持柔弱叫做强。用它的光亮返照内在的明,不给自身带来灾殃,这就是熟习常道。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朝甚除,田甚芜(wú),仓甚虚;

  •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假如我有点知识,我就在大道上行走,怕的是走邪路。大路很平坦,而人却喜欢走捷径。

朝政很腐败,农田很荒芜,仓库很空虚,而穿着锦绣衣服,带着锋利宝剑,吃厌了精美饮食,占有过多的财富,

这就叫做强盗头子。多么不和乎道呀!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chuò)。

  •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 修之于国,其德乃丰;

  •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善建的不可拔除,善抱的不会脱落,子孙遵照这个道理祭祀永不断绝。

用这个道理修身,他的德就会纯真;用这个道理治家,他的德就会有馀;用这个道理治乡,这乡的德就会久远;用这个道理治国,这个国的德就会丰厚;用这个道理治天下,天下的德就会普及。

所以,从个人去认识个人,从家去认识家,从乡去认识乡,从国去认识国,从天下去认识天下。

我怎么会知道天下是这样的呢?就是用这种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